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数据在图中已经标出,图中上方是小车运动到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h:min:s”)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
(2)实验中用____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__________测量小车通过该路程所用的时间;(填测量工具)
(3)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倾斜程度较小,目的是方便测量小车运动的__________
(4)若路程s2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小车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通过计算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小车的速度在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5)若小车撞击金属片后,小明才反应过来停止计时,则测量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24-05-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江东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潮州柑汁多味甜,声名远播。小梅设计如下实验测量潮州柑皮的密度。
(1)她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一个潮州柑的皮放入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发现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左侧,她可以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___________(选填“游码”或“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如图甲所示,潮州柑皮质量为___________g;

(2)她将该潮州柑皮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则该潮州柑皮的体积为___________,从而可以算出潮州柑皮的密度为___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她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觉得测体积误差太大。于是她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
B.测多个潮州柑皮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C.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
2024-03-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作用,其焦距是___________cm;
(2)小梅将光源移至距离凸透镜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出现清晰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将光源移至距离凸透镜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如果将光源移至距离凸透镜15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倒立”、“正立”、“缩小”或“放大”)
2024-03-2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小梅同学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她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冰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使碎冰___________,同时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读取各个时刻的温度。
(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___℃;在第6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在第12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冰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足够长时间,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_沸腾(选填“能”或“不能”)。水在沸腾的过程中发生的是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5 . 小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_____cm。
(2)在实验开始前,应该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______(选填“高度”或“直线”)。
(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选填“缩小”或“等大”或“放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利用了该原理工作。
(4)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同组同学不小心用手指尖按到凸透镜上,此时光屏上有____(选填序号)。
A.指尖的像  B.指尖的影子  C.烛焰完整的像  D.烛焰不完整的像
(5)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没有在光屏中央,要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
(6)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___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024-01-2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题
6 . 小明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图甲是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小明纠正错误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3)小明纠正错误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g;
(4)如图丙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g;
b.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用油性笔作标记;
c.取出小石块,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4g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
(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
(6)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在选取油性笔做标记时,应选取笔划较______的笔。(选填“粗”或“细”)
7 .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要完成此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____,在安装器材时,最后安装的是_________(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
(2)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3)通过图乙中A的现象,可以判定水_______(选填“正在”或“没有”)沸腾;
(4)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5)请根据图丁进行分析,同组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8 .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一块标有刻度的白色粗糙硬纸板与平面镜保持____________,如图甲所示;
(2)实验时,在甲图中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QON向前或向后翻折,则纸板Q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3)若保持平面镜位置不变,将纸板向后倾斜一个角度(如图乙),入射光线仍能呈现在纸板P上,且沿EO方向入射到平面镜的O点,此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Q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在甲图中硬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2024-01-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题
9 . 小伟同学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_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1放在A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2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完全重合时,该位置记为
(3)将光屏放在位置,任意移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
(4)改变蜡烛1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______
(5)将图乙中C处的蜡烛沿直线向玻璃板方向移动1cm,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cm,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6)小伟看到自己的手表与同桌的相同,于是小伟突发奇想:用两块相同的手表替代A处蜡烛,正立于玻璃板两侧,如图丙所示。此时A处手表指针指在9点整,那么手表的指针应调至___________点才能与A处手表指针的像完全重合;
(7)另一小组在做该实验时发现点燃的蜡烛A,同时出现了的两个像,其原因可能是所选的玻璃板较________(填“厚”或“薄”),通过测量发现两像间的距离为1cm,则所选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cm。
2023-06-04更新 | 31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到图甲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_____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图乙中的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将蜡烛移至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_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个成像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实验中,当物距较小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找不到到像,除了成虚像外,还有可能是 _____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图丙所示,原来在光屏中心的像“跑”到光屏上方。能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操作是 _____;(填序号)
①光屏下调
②蜡烛下调
③透镜下调
(5)为了克服蜡烛燃烧变短带来的问题,小虎从网上购买了利用LED灯做成的F光源进行实验,将F光源放在10cm刻度线处时,直接用眼睛透过透镜所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丁中的 _____;1
   
(6)经研究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像距v和焦距f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请你结合公式,图乙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时,光屏应移至 _____cm刻度线处才能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的放大率是 _____
2023-05-31更新 | 47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