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5727 道试题
1 . 实验小组在实验时,不慎将灯泡L2的玻璃外壳碰碎。他们惊奇地发现L2几乎不发光,与其串联的灯泡L1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更亮。开关断开后的电路如图甲,L1和L2都标有“2.5V 0.3A”字样。针对上述现象,探究下列问题:玻璃破碎后,L2的灯丝电阻发生了什么变化?玻璃外壳究竟起什么作用?

(1)玻璃外壳破碎前L2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20V和0.20A;玻璃外壳破碎后,两端的电压变为0.40V,通过的电流变为如图乙所示,则电流为__________A。初步分析可知:玻璃破碎后,L2电阻__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为进一步探究玻璃外壳破碎后L2电阻变化特点,对L1、L2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测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发现L1的电阻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玻璃外壳破碎后L2的电阻;

灯泡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L1、L2

电流I/A

0.16

0.18

0.20

0.22

0.24

0.26

L1

电压U1/V

0.78

1.00

1.20

1.50

1.80

2.10

L2

电压U2/V

0.20

0.23

0.30

0.41

0.52

0.80

(3)实验中,对着L2吹气,发现L2两端电压突然变小、电流突然变大,说明吹气加快L2灯丝表面空气流速,加快其散热速度,从而使灯丝电阻变小。由此推断,灯丝的电阻大小与__________有关,玻璃外壳可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4)细心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灯丝呈螺旋状,于是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将灯丝设计成螺旋状?你认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 . 小刚所在的小组在做“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按图串联甲、乙两个电磁铁,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进行了多次实验,记录如下表:
电磁铁甲(10匝)乙(5匝)
实验次数123456
电流表示数(A )0.10.20.30.10.20.3
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枚)12243661224

(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磁铁______________来判断其磁性强弱;
(2)把两个电磁铁串联在一起是为了___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中的__________,你会发现线圈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4)比较实验中的1、4,你会发现_____________,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濮阳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3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选用的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图中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
(2)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则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_________
(3)若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小灯泡仍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发生了__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4)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到某一位置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关系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
(5)小华建议根据所记录的数据多计算出几组电阻值,再求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值,小明认为小华的建议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并将蜡烛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到___________

(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部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
16020倒立、缩小、实像
23030倒立、等大、实像
320
倒立、放大、实像
①凸透镜焦距f_________cm;
②当物距u为20cm时,像距v_________cm;
(3)如图乙是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制作水球时呈现的情景,假设她稍向后远离水球,则她在球中所成的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图甲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小明借来老师的眼镜,将其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这说明老师戴的是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5 . 如图所示,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匀速向上拉动绳子,2s内物体上升20cm,G=10N,F=4N,不计绳重和摩擦,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小明改变了滑轮组的绕线方法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甲,组装器材时,调整铁圈A的高度是为了用酒精灯的______焰加热;
(2)表中第______分钟数据错误,在乙图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______
时间/min0l23456
水温/℃92949098100100100
(3)换用纸杯装水,水也能沸腾,对水沸腾时纸杯不燃烧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
A.水沸腾时温度不变
B.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C.酒精灯火力小
(4)水沸腾过程吸放热及温度变化特点与______体熔化时相同。
昨日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7 . 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______
(2)若将平面镜沿MN水平向右平移,蜡烛A像的位置______
(3)若将A靠近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______
(4)若想用led灯珠拼成汉字来代替蜡烛,以下最适合的汉字是______
A.木
B.目
C.田
D.上
昨日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 用以下方法测不同小球密度:
(1)用烧杯、水、电子秤等器材进行实验:

①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②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小球的密度为______g/cm3
③取出小球时会带出部分水,这______(选填“会”或“不会”)造成测量小球体积的误差;
(2)如图所示,另一小组在溢水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板和小烧杯配合接住溢出的水,用电子秤测量出溢水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g,接着将完全相同的待测小球逐个轻轻放入溢水杯,每放一个小球,测量并记录溢水杯、水和小球的总质量,记录在下表中,则小球密度为______g/cm3

放入小球数量/个

总质量m/g

1

68

2

76

3

83

4

89

5

95

昨日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9 . 完成以下电学实验:
(1)第一组同学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①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画“×”,并在图上改正(所画的导线不能交叉)______
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最______(选填“左”或“右”)边;
③分别选用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20Ω)中的一个完成三次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铭牌标有“20Ω1A”,则定值电阻两端控制的最小电压为______V;

(2)第二组同学用图乙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其中电压表量程0~15V,电流表量程0~0.6A;
①正确操作,记录三个电表的数据;
②根据数据画出图像,如图丙,依据图线______(选填“A”或“B”)可得出结论;
(3)第二组同学将图乙电路拆下三个元件,如图丁,在ab间接入某未知电阻,根据电压表示数和图丙信息可得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可以测量的最大阻值是______Ω;
(4)第三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戊的电路,测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灯泡额定电流为0.3A,R上标有“20Ω,0.5A”,步骤如下:
①只闭合S1,将R的滑片调整至合适位置,电流表示数为0.3A
②只闭合S2,将R的滑片移至左端,读取电流表示数为0.3A
③只闭合S2,将R的滑片移至右端,电流表示数为0.1A
④只闭合S2,读取电流表示数为0.2A
正确排序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______,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Ω。
昨日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 用乒乓球完成以下实验:

(1)如图甲,球拍击打乒乓球,使球受力,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这个力是由______发生形变产生的;
(2)如图乙,用力______(选填“吸”、 “吹”、“吸或吹”)气,乒乓球不会从漏斗里掉下来;
(3)如图丙,用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乒乓球,球被吸引,下列现象中的“吸”与之原理相同的是______
A.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会“吸”在一起
B.吸铁石靠近铁块,铁块被“吸”引
C.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被梳子“吸”引
D.投向半空的篮球,被地球“吸”回地面
(4)如图丁,乒乓球下方有一个水平静止放置的木板,球从初始位置下落,经木板发生反弹,为了使球反弹后的最大高度高于初始位置,采取以下方式:
①仅将球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下抛出;②仅将球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上抛出;
③仅将木板的位置适当向上平移后释放球;④仅将木板换成弹性好的橡胶板.
以上四个方案均不计阻力,能实现的有______个。
昨日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