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 道试题

1 .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电压为4.5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标有“   ”字样)、开关各一个,定值电阻四个(),导线若干。小静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甲图中,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最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2)实验时,小静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电阻断路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电阻短路

(3)排除故降,继续进行实验。将电阻更换为时,其他条件不变时,电压表指针会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偏转,此时应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实际阻值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以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

(4)小静将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中,并画出图像,发现是一条曲线,如图乙所示,不能明显的看出它们的关系,所以小静在表格中补充了一行数据,请你将表格中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并在丙图中做出图像_______。由图像可知,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流和电阻的倒数成________

实验序号

1

2

3

4

电阻

5

10

15

20

电流

0.6

0.3

0.2

0.15

电阻的倒数

0.10

0.067

0.05

2024-01-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 . 冰壶运动被称为“冰上围棋”,比赛充满了智慧.在观看冰壶比赛时,发现如下两个现象:
现象一:运动员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
现象二:运动员蹬冰时要用力。
(1)请你分析以上现象,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做出猜想;
问题:_______________
猜想:_______________
(2)小红利用老师提供的弹簧测力计、正方体木块、砝码、长木板和毛巾等器材来探究这一问题,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正方体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_________运动,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②第一次测量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N;
③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_________两次实验所得的结论,可以解释现象一;
(4)有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除了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外,还与接触面大小有关.为了探究这个问题,需要重新选择合适的木块,你认为应该选择_________
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木块
B.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方体木块
C.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等的长方体木块
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宽高各不相等的长方体木块
2024-02-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3 . 小杨同学在家利用身边的物体,如图甲,蒙着刻有“F”的黑色镂空卡纸的手电筒,两个眼镜片ab,一个扎有小孔的硬纸板c

(1)如图丙,将镜片b放在刻度尺的70.0cm处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物体等大的、倒立的“F”,那么镜片b的焦距为 ___________cm;该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___________眼;
(2)保持手电筒不动,将光屏移至120.0cm处,移动凸透镜,发现凸透镜在60.0cm刻度线处时,光屏上出现清晰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保持手电筒与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动到_________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手电筒适当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___________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重新呈现的像与之前的像相比___________(选填“更大”、“更小”或“大小不变”)。此时,在手电筒和凸透镜之间放上镜片a,光屏应向___________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将镜片b换成了带小孔的硬纸板c,光屏上也出现了清晰的倒立的像,它的成像原理是:___________
(4)小何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观察光屏上的像时发现:只有像的中间部分清晰,偏左、偏右两侧的像都比较模糊。检查器材后发现只有凸透镜的安装有问题,小何做出调整后,立即在光屏上看到了整个“F”清晰的像,小何做出的调整是:___________
2024-02-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下图所示是甲乙两车每隔10s所处的位置。

(1)由图可知,0-40s甲车在做_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2)已知甲车运动的图像如下图甲所示,求甲车前20s的平均速度________
(3)已知乙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40s:
①乙车的速度相当于_________km/h;
②请在图乙做出乙车运动的图像_________
③求这段时间内乙车经过的路程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5 . 小明每天中午在学校吃配餐,细心的他发现,虽然每天上午第四节课前配餐公司就已经将当天的午餐送到了学校,但等到午餐时饭依然是热的,他想这很可能是因为配餐公司采用了泡沫保温箱(如图甲)转运配餐;前段时间济南经历了暴雪天气,雪后大家都换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棉衣来御寒(如图乙)。
喜欢动手实验的他想比较一下泡沫与棉花谁的保温性能更好。他选用了相同规格、材质的大小烧杯各两个,温度计、手表和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等材料。他将小烧杯置于大烧杯之中,在两者的空隙中分别填满泡沫和棉花,给再小烧杯加上盖子(如图丙)。实验开始时,他向两个小烧杯中倒入热水,然后将两套实验装置放在同一实验桌上自然冷却,定时测量并记录两烧杯中的水温,假设整个过程中室温保持恒定。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他应保证小烧杯中水的初温和______相同;

(2)实验数据如下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______

时间/min

0

5

10

15

20

……

45

50

55

60

泡沫组/℃

90

74

65

60

57


22

21

20

20

棉花组/℃

90

70

55

33

……

21

20

20

20

(3)请在图丁的坐标系中做出0~20分钟内“泡沫组”的水温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
(4)由图像可知:当水温同外界温度相差较大时,水温下降得较______(选填“快”、“慢”),根据这一规律,请你推测:时间为15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很可能是______
A.46℃       B.43℃       C.39℃       D.36℃
2024-02-0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情况”实验中,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应控制烧瓶中水和煤油的初温和______相等;
(2)在选取电阻丝时,电阻丝甲和电阻丝乙的阻值要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准备就绪后,闭合开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水的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煤油的温度/℃

20

28

36

44

52

60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加热3min,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根据此性质,请写出一个水或煤油在生活中的应用: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整理器材时发现,烧瓶内的电阻丝很热,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太热,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做出解释:______
7 . 小丽在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
(1)她根据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________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有关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丽将一个铅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逐渐使其浸入水中,实验过程和对应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由甲、丙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   
(3)由甲和________可知猜想一是正确的;
(4)由甲和________可知猜想二是________的;
(5)小丽想继续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是否有关?她用橡皮泥替代铅块,用小刀将同一块橡皮泥先后雕刻成各种形状浸没水中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形 状

浮力/N

1

正方体

5

2

   

4

3

   

3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她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6)在丁中做出铅块所受重力和浮力示意图。________
2023-07-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爱好军事的小亮了解到,2014年我国的372潜艇发生了“掉深”,指挥员在3min内下达了十多道口令,艇员完成了500多个动作,终于转危为安,创造了潜艇史上的奇迹。通过查阅资料小亮知道潜艇的“掉深”是因为海水密度突然变化使潜艇突然下沉,潜艇受到的水压增大,从而发生危险。于是小亮想探究一下“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对潜艇“掉深”的原因和危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是他的探究过程,请你帮他完成。
小亮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做出了如下的猜想:
浮力大小与:
a.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b.液体密度有关
c.物体浸没深度有关
液体压强与:
d.浸入液体深度有关
e.液体密度有关
他找来了弹簧测力计、金属块A、压力感应器、圆柱形玻璃杯、水、盐水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通过比较甲、丙、丁三次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______
(2)通过比较甲、丙、戊三次实验数据,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同时可得出结论:当浸入液体体积相同时,______,浮力越大。(ρ水=1.0×103kg/m3
(3)通过读取乙、丙、丁中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发现物体下表面所受压力F<F<F,由此可得到:液体密度相同时,______,液体压强越大。小亮对其他猜想也进行了探究,并得出了结论。
(4)通过分析,潜艇发生“掉深”的原因是当潜艇突然潜行驶入海水密度较______的海域后,受到的______力突然减小,小于潜艇的______力,使潜艇急剧下降,下降过程中受到海水的______力增大,从而发生危险。
(5)如果你是潜艇的指挥员,当潜艇发生“掉深”时你会发出命令向潜艇水仓中加水还是将水仓中的水排出?为什么?______
2023-08-23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如图所示,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源电压恒定未知,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2A”,定值电阻若干,电压表量程“0~3V”,电流表量程“0~0.6A”。
表一

实验次数

U/V

I/A

1

1.0

0.24

2

1.5

0.38

3

2.0

0.48

表二

实验次数

R

I/A

1

5

0.4

2

10

0.3

3

20

0.2

(1)第一小组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根据表一数据可得结论______
(2)根据表一数据可知定值电阻为______Ω(保留整数),同学们发现和定值电阻上标注的阻值不同,他们说:
A.“阻值不同,不能用表一数据分析论证”
B.“电流表有阻值,造成阻值不同”
C.“数据符合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的特点,也能得到(1)中的结论”
D.“做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也能得出(1)中结论”
以上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3)第二组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将5Ω电阻换成10Ω、20Ω电阻后,闭合开关,均直接读出并记录了电流表示数,得到表二数据,分析数据无法得出结论,原因是______。根据表二数据,可知:
①三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相当于______Ω的定值电阻;
②正确实验时,可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
2023-03-02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油炸冰淇淋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特色小吃;小红阅读相关资料发现,炸冰淇淋时冰淇淋的外面要包裹一层面包糠,并且在油炸前放入冰箱中冷冻15分钟,面包糠中出现冰晶为宜;油炸时间约为8s使面包糠焦黄即可,这样的炸冰淇淋外皮热脆,里面冰淇淋冰凉爽口;油炸时冰淇淋为什么没有熔化?有冰晶时为什么效果更好呢?小红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

(一)探究油炸冰淇淋时,冰淇淋温度变化的实验:
(1)设计实验:
①将质量相等的冰块(模拟冰淇淋)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三个A试管中;
②将一个A试管放入到装有适量面包糠的烧杯中,组成B容器(模拟面包糠包住冰淇淋);
③再将另一个A试管放入到装有适量面包糠和一定量冰粒的烧杯中,组成C容器(模拟冷冻后的面包糠包住冰淇淋);
④实验中用沸水代替沸油,可以______(选填“加快”或“减缓”)升温,便于观察;
(2)进行实验:
①如图2甲所示组装实验器材,点燃酒精灯;将A、B、C三个容器同时放入沸水中加热;
②某一时刻A容器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③观察记录三个容器中温度计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2乙所示的图像;
④实验过程中小红觉得B容器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较慢,她将酒精灯的火苗调得更大,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改善这一状况;
(3)分析论证:
①由图像可知,第3分钟时甲图A容器中的冰块处于______态;
②由图像可知,______(选填“A”、“B”或“C”)容器中的冰块(冰淇淋)达到熔点所用时间最长;
③推理可知:由于面包糠和冰粒的存在,炸冰淇淋时,冰淇淋即使达到熔点,在短时间内也不能______
(二)完成实验后剩余很多面包糠,小红想测量一下面包糠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
(2)调完平衡螺母后,指针总是左右摇摆且偏离中线的幅度相同,从下面选项中选出接下来不能进行的操作有______(多选);
A.直接开始测量
B.等待指针静止
C.继续向右调节游码
D.用手轻扶天平,帮助它静止
E.继续向一侧调节平衡螺母
(3)将适量面包糠放在调好的天平上,增减砝码调节游码,天平平衡时如图2丙所示,测出面包糠的质量;
(4)将测完质量的面包糠全部倒入到量筒中如图2丁所示,读出体积21.5mL;
(5)计算出面包糠的密度为______kg/m3,测出的面包糠密度比实际值偏______
(6)炸完的包糠冰淇淋球不吸水,小红利用天平、烧杯、水、记号笔、细线和重锤进行了测炸完的冰淇淋球密度的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冰淇淋不熔化)
①用天平测出炸完的冰淇淋球质量为m1
②用细线将炸完的冰淇淋球和重锤系在一起后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并在液面位置做出记号,如图2戊所示;测出此时烧杯的总质量为m2
③取出冰淇淋球和重锤,取下重锤放回烧杯中并______,测出此时烧杯的总质量为m3
④炸完的冰淇淋球密度ρ=______。(水的密度用ρ表示)
2023-01-1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