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结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先后在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毛巾、棉布、木板),做了三次实验,然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面表格。请回答以下问题:

表面状况

阻力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m

毛巾

0.1

棉布

较大

0.18

木板

0.35

(1)实验探究中,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是通过______显示的。
(2)在三次实验中,让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滑下时,应保持同一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从上述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______(选填“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B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______(选填“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或“继续沿原来圆弧运动”)。
2022-07-02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暑假分层作业】八年级物理(苏科版) 第08练 力与运动
2 . 5月份即将迎来深圳市初中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核,初三的小周和小华到物理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练习,他们先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1)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如图1所示,则物体的长度读数为 ___________cm,时间读数为 ___________s;
(2)用图2装置实验时,小车从A静止释放,从AB所用时间tAB=2s,AC所用时间tAC=3s,则BC间平均速度vBC=___________m/s;
(3)如图3能够准确反映图2中小车从AC运动情况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4)完成实验后,小华同学想,他们只需要在水平面上铺上不同的材料即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4所示甲、乙木板上分别铺有毛巾和棉布,丙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让小车从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在本实验中,每次实验都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是为了 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可得出“阻力越小,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 ___________。根据此结论,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 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3 . 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经过一段下坡路。他思考:物体从粗糙程度相同的斜坡下来后滑行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斜面的高度越大,冲下斜坡后滑行的最大距离就越大。从能量角度分析,物体越高,重力势能也越大,到达坡底时的______能就越大,从而滑行得越远。

(2)接着小明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斜坡和水平面间的夹角有关。
为验证猜想,他设计了图甲所示的装置,将A、B两个木槽在O处平滑连接。实验中多次改变并测出夹角ɑθ,然后将甲、乙小滑块从木槽A上由静止释放,测量出滑块冲上木槽B的距离(滑块中心到O点的距离)ss,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12345
夹角a30° 30° 30° 40°50°
夹角θ20°30° 53°30° 30°
s/cm37.919.3 30.031.2
s/cm37.8 28.1 19.3 30.131.1
①实验中甲、乙两滑块质量______,每次应将两滑块从______处释放;
②第2次实验中测量s时刻度尺和滑块的位置如图乙,则表格中应填入______
③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猜想一是______的;
④用上表数据分析猜想二,序号为______的数据为无用数据,分析其余数据,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物体的高度和质量一定时,斜坡的角度越大,物体滑行距离越远。
(3)进一步分析,你认为导致斜面夹角越大滑块滑行距离越远的原因是______
2022-05-12更新 | 35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22年中考物理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南通专用) 必刷卷05
4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2)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_____,由此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在水平面保持_____________。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重力和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4)小丽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___________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A.保持静止             B.继续来回摆动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
2022-05-08更新 | 5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川系2021一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半期考试物理试题
5 . 小菲同学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_____________;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大小的方法: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远,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___________。说明运动的物体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4)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关系的情形,如图2所示,请你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图。
6 . 小明和小华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时看到一辆卡车、一辆小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并排停在白线的后面。绿灯一亮,三辆车同时启动,小汽车冲在最前面,摩托车其次,卡车最慢。看到这一现象后,他们想到了一个问题:机动车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可能与自身质量有关。
猜想2:可能与所受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有关。
(1)提出猜想2的理论依据是:力是_______的原因;
(2)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猜想1,小明多次改变砖块的质量,用弹簧测力计以恒定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动小车,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记下2s内小车离起点的距离s。请你指出该方案设计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
(3)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图乙的装置探究小车启动快慢与自身质量的关系(小车所受摩擦力可以忽略),实验时,小车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记下小车2s内运动的距离s。若s越大,则表明小车启动越_______
(4)小华正确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123456789
小车和砖块的总质量m(kg)444888161616
拉力的大小F(N)124124124
2秒后小车离起点的距离s(cm)50100200255010012.52550
①通过比较_______(填实验序号)三次实验可以论证猜想1。
②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当小车和砖块的总质量一定时,2秒内小车运动的距离s与牵引力F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7 . “长征五号”B型运载火箭首飞成功。这次发射任务首次试验了一种充气外壳的装置(又称为充气热盾),以减小返回舱返回速度,保护它不受大气摩擦烧蚀、地面或水面撞击等方面的损害,并减轻返回舱重量。小华想充气热盾对返回舱的下落阻力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小华发现,充气热盾外形类似纸锥,于是,他用纸锥模拟充气热盾展开了探究。他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纸锥的锥角越大,下落阻力越大;
猜想二:形成纸锥侧面的扇形半径越大,下落阻力越大;
猜想三:纸锥表面越粗糙,下落阻力越大。
他用相同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大小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并在纸锥内放一相同重物模拟返回舱(纸锥质量很小,忽略不计)。
     
(1)实验中纸锥每次都由静止开始释放,为了对比下落快慢,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
(2)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实验,用秒表测量纸锥下落的时间记录在表中.分析编号1、2两组数据可知,______号纸锥下落较快,说明这个纸锥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比较______
纸锥编号下落高度h/m扇形纸片半径r/cm减掉的扇形圆心角θ/°纸锥锥角α/°下落时间t/s
11.9109081.92.20
21.91013571.11.84
31.959081.92.20
(3)分析表中1、3两组数据,可得在纸锥锥角相同时,纸刻锥下落速度与扇形纸片半径______(选填“有关”或度“无关”),不过,小华认为这个结论还不够可靠,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4)现有4号、5号纸锥如图丙所示,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根据小华的实验结论,_____号纸锥应该先到地面。
(5)分析实验可知:为了减缓下降速度,应该选用锥角较______的充气外壳,从而增大返回舱受到的阻力
2021-05-23更新 | 41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中考第二次质检物理试题
8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选填“a”、“b”或“c”);
(2)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运动;
(3)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
(4)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_(“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5)上述实验结论是小明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下列得出实验结的过程与该实验相同的是______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物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9 .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某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______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表面运动的距离最______(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最______(选填“大”或“小”);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如图所示,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沿______(填字母)路线继续运动。
10 . 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力学实验: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①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若第二次实验中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刚好滑到了木板最右端,接下来改在木板表面上实验,最合理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A.减轻小车的质量          B.降低小车释放的高度
C.增加木板的长度          D.增加木板的宽度
③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
(2)另一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聪明的小明提出一个改进方案,如图所示.他将弹簧测力计(已在竖直方向调零)的挂钩通过细线固定在地上,同时把弹簧测力计的圆环通过细线与滑块相连,小明水平向左匀速拉动滑块下方的木板,当滑块静止后,根据______的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块受到的______摩擦力(选填“静”或“滑动”),则用这种方法测出的摩擦力将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此过程中,小明的拉力F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