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500 道试题
1 . 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实验序号

电压

1.0

1.2

1.5

1.8

2.5

电流

0.10


0.155

0.28

0.24

(1)图甲为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电路,电源电压为
①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改正.__________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测得5组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的数据记入表中,其中第2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A.分析可知,不可能通过以上实验获得的数据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③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______
(2)用图丙所示的电路测的阻值。定值电阻阻值已知,R为电阻箱,电源电压恒定。

①闭合S,电压表并联在bd两点间,记录电压表示数为U,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
②再将电压表并联在ac两点间,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
③则__________。(用表示)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 . 小明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

(1)常温下,小明采用a装置完成实验__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__________
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
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       D.用碎冰做实验
(3)该实验除了需要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外,还应该记录物质的__________
(4)物质在时刻与时刻相比,下列物理量不变的的有__________
A.密度       B.质量       C.内能       D.比热容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3 . 小夏利用身边物体测量液体密度。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刻度尺、细绳(若干)、橡皮筋、铝块(已知铝的密度)、石块、容器、待测液体。实验步骤如下:

A.如图甲,在刻度尺左端扎上橡皮筋(橡皮筋相当于平衡螺母),用细绳悬挂刻度尺。调节橡皮筋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
B.如图乙,将悬挂铝块的细绳固定于a位置并保持不变,记录Oa长度
C.如图乙,调节悬挂石块的细绳b的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Ob长度
D.如图丙,将铝块浸没于待测液体中,调节右侧细绳至c位置,使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Oc长度L
①位置c应在位置b____________侧(填“左”或“右”)。
②待测液体的密度__________(用上述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③更换待测液体,重复以上步骤,就可以测出不同液体的密度,这把可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刻度是____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
今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4 . 小明和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连接并联电路时,发现在两个小灯泡并联的电路中再并联一个小灯泡,原来的两个小灯泡都变暗了。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几位同学成立了实验小组并提出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并联的小灯泡越多,导线损失的电压越大;
猜想二:并联的小灯泡越多,电池两端的电压越小;
猜想三:并联的小灯泡越多,干路中的电流越小。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先将一个电阻连接在AB之间,读出开关闭合前电压表的示数,以及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然后将2个、3个、4个相同的电阻分别并联在AB两点之间,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电阻个数电压表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
开关闭合前开关闭合后
16.005.275.24
26.004.7024.65
36.003.873.79
46.002.892.78
(1)根据所学的知识,断定__________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2)分析数据可知,电池输出的实际电压和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有关,电路中所接入的电阻越小,电池两端输出的实际电压越__________
(3)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电池内部也是有电阻的,导线也有一定电阻,分析可知,__________(填“电池内部”或“导线”)电阻是导致AB两端实际电压变小的主要原因。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多校中考第三次模拟理综物理试题
5 . 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实验中,器材如下: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3.8V,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10Ω)、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 0.2A)滑动变阻器(20Ω 1A),开关和导线若干。

(1)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各元件不必标注字母)____
(2)为了完成实验,电流表应选择______量程,电压表应选择______量程,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选填“”或“”)。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3.8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Ω。
(4)完成上述实验之后,老师提出:如果没有电压表,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仍可完成本实验。兴趣小组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断开,闭合,电流表示数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______(用表示)。
今日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题
6 .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小明使用可绕O点自由转动、刻度均匀的杠杆,以及多个重为0.5N的钩码进行了以下操作:
(1)不挂钩码时,杠杆在图中所示的位置静止。小明将杠杆左边的螺母调至最左端,发现杠杆右侧还略向下倾斜,此时小明应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杠杆右边的螺母,使杠杆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2)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F1,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F2;测出杠杆水平平衡时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m

阻力F2/N

阻力臂/m

1

0.5

0.2

1.0

0.1

2

1.0

0.15

1.5

0.1

3

0.1

3.0

2.0

0.15

4

2.0

0.15

1.5

0.2





小明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第__________次实验数据有误,剔除这一组数据后,初步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第4次实验结束后,小明撤去右侧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继续实验。如图所示,他在左侧A点悬挂三个钩码,再用弹簧测力计(未画出)在B点拉杠杆。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为__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2.0N             ②2.5N             ③3.0N             ④35N
(4)筷子是中国传统餐具,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用筷子夹东西时,所属的杠杆类型与第___________次实验时的杠杆类型相同;
(5)小明选用质量分布均匀但两端粗细不同的筷子玩“托筷子”游戏时,用一根筷子把另一根筷子MN水平托起来,图为筷子稳定时的俯视图,筷子MN的重心在O′点,此时__________(选填“MO′”或“O′N”)段更重一些;

【拓展】如图所示,小明在一根均匀硬质细杆上挖出等间距的5道细凹槽,将细杆分成6等份,并分别在细杆两端和凹槽处标记出“0、1、2、3、4、5、6”,然后在两端对称安装合适的螺母。支架(未画出)支撑在任一标记处时,都要重新调节螺母,使细杆不挂物体时在水平位置平衡。现把重为2N的物体悬挂在标记“6”处,仅在其他标记处放置支架和悬挂最大容积为800mL、重为1N的小桶,通过改变支架支撑的位置和小桶悬挂的位置,并调整小桶内的水量,可以有__________种方案使细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今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中考理综物理试题
7 . 利用图甲电路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1)闭合开关前,应将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将图甲中E导线的F端依次与ABCD四个接线柱试触,发现只有与D试触时电压表有示数,若故障只发生在开关或滑动变阻器处,则故障是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表格中处电流值如乙图所示,数值是________处应填写的内容为________阻值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序号

1

2

3

电压表示数U/V

0.8

1.6

2.4

电流表示数I/A

0.16

0.30

M

N




(4)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将电流表改装成直接测量电阻的仪表,是连接待测电阻的接线端,电流表表盘如图乙所示,量程选择为,电源电压恒为。改装步骤如下:
①将直接相连,调节滑片使电流表指针指在0.6A刻度上,此后保持滑片位置不变;
②在之间接入不同待测电阻,依据的对应关系,将电流表表盘上刻度对应改为之间所接电阻的阻值,从而完成将电流表改装成直接测量电阻的“电阻表”;
则该“电阻表”的刻度是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在电流表0.3A刻度处应标________Ω。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中考四模物理试题
8 .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L为小灯泡。

(1)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补充完整_____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记录电流表的示数;选择合适的量程,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bbccdacbdad间的电压。将这些数据记入下表。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再做几次实验。读取数据①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示数为____________V;

数据序号

电流/A

Uab/V

Ubc/V

Ucd/V

Uac/V

Ubd/V

Uad/V

1

0.20

1.0

2.5

1.0

3.5

3.5

4.5

2

0.24

1.5

1.2

2.7

4.5

3

0.30

2.5

0.5

3.0

2.0

4.5








(3)根据数据可知R0的阻值为___________Ω;
(4)根据第1组的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这部分电路中的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再做几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读取数据___________(选填“②”或“③”)时,电压表指针没有对准刻度线;
(6)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写出一条你还能发现的规律:___________
【拓展】灯泡L1和L2的额定功率相等,额定电流分别为0.2A和0.3A,小明利用图甲中的灯泡L,对L1和L2的发光情况进行研究。将L、L1、L2与某一可调压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只闭合S1,调节电源电压至某一值时,通过电压表判断出L1正常发光;断开S1,闭合S2,发现不用改变电源电压,L2也恰好正常发光。则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_Ω。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中考理综物理试题
9 . 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所选的电源电压恒为3V,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连接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如下操作:

(1)闭合开关后,_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无示数。经检查发现电路中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错误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____
(2)改正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了四次实验,读取每次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将数据填在右表中。分析数据可得出: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V

1

1.5

2

2.5

电流I/A

0.2

0.3

0.4

0.5

(3)完成上述实验后,为了测量额定电流为0.2A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部分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补全电路:请在图中虚线框中补画出定值电阻和被测灯泡的元件符号;____
②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只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
③保持滑片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V,接若将滑片调至最左端,电压表示数为6V;
④计算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______Ω。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如皋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0 . 如图所示,为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压恒定的电源,一个电流表,一个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额定电压2.7V,额定电流不大于0.5A),开关及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经检查,电源和导线完好且接线柱连接正常,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
A.电流表断路       B.小灯泡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当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压表示数变为___________V。
(4)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W。
(5)实验中第二小组由于电压表被损坏,又设计了甲、乙、丙三种方法测量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定值电阻阻值为,三个方案中___________无法完成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多校联考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