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9 道试题
1 . 小明打乒乓球时发现,乒乓球竖直下落到不同接触面后反弹的高度不同。他与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猜想:
猜想1:乒乓球反弹高度可能与球的大小有关;
猜想2:乒乓球反弹高度可能与释放高度有关;
猜想3:乒乓球反弹高度可能与接触面材料有关。

(1)小组同学找来的两个直径不同的乒乓球甲和乙,用图1方法测两乒乓球的直径,测得甲的直径为40mm,乙的直径如图所示,为______ mm。
(2)接着同学们用图2所示实验验证猜想,让一乒乓球自由下落在不同的接触面上,测量乒乓反弹高度。乒乓球在下落过程中,由于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______ ,动能______ 。(均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3)多次实验后记录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123456789
乒乓球直径40mm乙乒乓球40mm
释放高度70cm70cm70cm70cm70cm70cm50cm50cm50cm
接触面瓷砖木板棉布瓷砖木板棉布瓷砖木板棉布
反弹高度40cm35cm18cm40cm35cm18cm30cm24cm10cm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应通过第______ 实验来验证,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乒乓球反弹高度与球的大小______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通过实验1、2、3的数据可得结论是:______
③分析数据发现乒乓球反弹的高度总是小于释放高度,原因是______
2024-02-15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2 . 回顾有关“机械能”的几个小实验,请完成下列小题。

(1)如图甲所示,木块从高处自由下落时将小桌的脚打入沙子中。要将小桌的脚打入沙子中更深些,应选用质量较_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木块,并将其从更_________(选填“高”或“低”)处下落;
(2)如图乙所示,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就制成了一个“魔罐”。当你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你将看到“魔罐”来回滚动,它能滚回来是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2024-02-1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3 . 小静观看台球比赛时发现:有时运动的白球去撞击一个静止的球后,白球会立即静止在碰撞时的位置,而被撞的球似乎接替了白球,沿白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以几乎相同的速度向前运动,小静据此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与势能转化和转移时的规律。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球从斜面滑下的过程中,___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

(2)B球由静止变为运动是因为B球在碰撞中获得了__________能。

(3)小静在实验时发现:撞击后,B球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高高度h2小于A球原有的下落高度h1。她猜想这可能是小球运动过程中克服__________做功造成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静操作如下:

A.控制A球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自由滚下;

B.改变小球运动导轨的粗糙程度,并记录B球在斜面上最高高度h2

小静在多次实验后发现:导轨越光滑,摩擦力越小,h2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接近”、“等于”、“大于”) h1。由此可推论得出:在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若没有摩擦阻力影响,物体的机械能将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024-02-0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德威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4 . 小明为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如图实验,让小球静止从斜面上滚下后与固定在右端的弹簧碰撞,斜面底端和水平面平滑相接,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通过弹簧被压缩的程度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的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为了研究动能大小是否和物体质量有关,应该让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静止滚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球运动到水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
(3)实验中,小明发现小球压缩弹簧后被弹簧弹回到斜面上,为了研究小球被弹回到斜面上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分别将玻璃板、木板和毛巾铺在接触面(含斜面和平面)上进行实验,让同一小球在斜面上相同高度滚下,发现当小球在玻璃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大,在毛巾表面滚动时被弹回的高度最小,因此小明认为小球被弹回的高度与__________有关;
(4)小明在(3)实验所得结论基础上进行推理,接触面越光滑小球被弹回得越高,如果接触面光滑,没有摩擦,那么小球将_________。(选择下面的选项填空)
A.沿着斜面匀速直线运动       B.不能上升到初始高度,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
C.上升到初始高度后静止       D.能上升到初始高度,并在斜面和弹簧之间往复运动
2024-02-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5 . 小明通过图的实验,研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的问题:

(1)质量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自由滚下,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___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2)实验1:将小球从斜面顶端自由滚下(图甲),观察到木块被撞出了一段距离;
(3)实验2:将小球从斜面中间自由滚下(图甲、乙),观察到木块被撞出的距离比实验1的距离___________(选填“短”“长”或“相等”),由上述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__________越大,动能越大;
(4)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有:转换法和___________
(5)若将小球从一光滑斜槽轨道(O点自由滚下(图丙),依次经过AB两点到达C点(忽略空气阻力),设AB两点的机械能分别为,则_________(选填“>”“=”或“<”),当小球从B点做斜抛运动到达最高点C时,假设小球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_(选填以下选项)。
A.沿a轨迹运动       B.沿b轨迹运动       C.沿c轨迹运动       D.保持静止
6 . 几名同学在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另一端拴一小球制成一个摆,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

实验序号

摆长l/m

摆球质量/g

摆幅/m

摆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s

1

0.7

20

0.05

1.7

2

1.0

20

0.08

2.0

3

1.0

30

0.05

2.0

4

1.0

30

0.08

2.0

5

1.3

20

0.05

2.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序号3、4探究的是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跟___________(选填“摆长”、“摆球质量”或“摆幅”)的关系;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___________决定。与摆球质量和摆幅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本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4)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___________(选填“长”或“短”)些。
2024-02-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二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7 . 小范和小杨在观看一次自行车比赛的时候,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运动员们在转弯的时候,身体都是要朝内倾斜,如图甲所示。对此:

【提出问题】
(1)小杨提出疑问: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一旁的小范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杨觉得小范“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
【猜想与假设】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倾斜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范和小杨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赛道的半径有关。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接着,小范和小杨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把半径为0.5m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传感器示数为1N,让质量为30g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其目的是让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3)在C处由静止释放小钢球后,小钢球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到达相同水平高度的D点,原因是:______
【收集证据】
观察并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ABC
距压力传感器高度/m0.50.40.3
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N1.901.781.66
【分析与论证】
(4)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自行车转弯半径形同时,______,使自行车转弯的力越大。
2024-02-0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小明猜想:单摆的周期(摆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跟摆角、绳长、以及球的质量都有关,要探究单摆的周期跟摆角是否有关?
(1)他至少应该做___________次试验来验证。
(2)如果实验结果是每次时间都相等,那么他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3)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
2024-01-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第九中学联考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9 .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在课外探究钟摆的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你根据表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摆球种类

摆线的长度L/m

摆动次数

所用时间t/s

1

木球

0.25

5

6

2

木球

1.00

5

12

3

木球

1.00

10

24

4

铝球

0.25

5

6

5

铝球

1.00

5

12

6

铝球

1.00

10

24

(1)分析对比表中试验次数_______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锤种类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对比表中实验次数1和2或4和5的数据,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钟摆摆动一次的时间与_______有关,_______越长,所用时间_______
(3)因此我们发现家中的摆钟变慢时,可以采取_______的方法,使它走时准确。
2024-01-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台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10 . 小萌同学利用甲图探究“物体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的关系”。将弹簧和金属球(球上有一直小孔)套在铁架台的金属杆AB(足够长)上面,每次将小球压缩弹簧后松手。

(1)实验时每次将弹簧压缩 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分析比较 _________(“小球第一次弹起的高度”、“小球最终静止时的高度”或“任意某一次的弹起高度”),从而比较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
(2)当压缩的弹簧x=5.00cm时,小球离开弹簧后继续向上运动,达到最高点H时,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 ________能。小萌记录小球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在整个过程中,小球在“t1”、“t2”、“t3”时刻的动能最大的是 _______时刻;
(3)请推理,表格中第5次实验小球上升的高度应为 __________cm。

实验次数

弹簧压缩量x(cm)

上升的高度h(cm)

1

1.00

1.50

2

2.00

6.00

3

3.00

13.50

4

4.00

24.00

5

5.00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