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5 道试题
1 . 小明看到临沂广播电视塔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支巨大的毛笔在沂河书写琅琊的篇章,如图甲所示。于是他找来一些器材和同学一起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支架、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方格纸等。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如图乙,将玻璃板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小明拿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发现蜡烛B可以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蜡烛A的像的与蜡烛A的大小是.______的;
(3)改变蜡烛A的位置,再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像和物体对应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小明发现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MN垂直,像和物体到镜面MN的距离相等,从而得出像与物体的位置关系。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小明终于明白了“相映成趣”的原因是: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______的;
(4)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探究像的虚实,拿走蜡烛B,并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个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发现.______,说明蜡烛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是虚像。
2024-06-1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2 . 毓秀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一段距离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毓秀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她再取一段与蜡烛A等长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保证实验效果,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四块玻璃板,我们应选择 ________(填字母)玻璃板;
A.较薄茶色       B.较厚茶色       C. 较薄无色       D.较厚无色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_______( 选填“A”或“B”)侧观察;
(3)毓秀把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大小 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另一个小组做实验时,找不到玻璃板,只有一面平面镜,为了找到像的位置他们将平面镜垂直纸面靠右放置,装置俯视图如图乙所示,只要让眼睛从 ______(选填“P”“Q”或“M”)区域进行观察,当 ________时,说明蜡烛B所在的位置就是蜡烛A像的位置。
2024-06-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3 . 夜间行车时,车内开灯会不利于安全驾驶。这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有关,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 ___________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实验中应选择与蜡烛①外形相同且 ___________(选填“己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②,移动蜡烛②发现其恰好能与蜡烛①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
(3)如图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①的像将 ___________(选填“仍然”或“不再”) 与蜡烛①关于镜面对称。小轿车倾斜的前挡风玻璃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设计的,可以防止车内物体成像在车的正前方干扰司机视线。
2024-06-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祁阳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4 . 小聪首先用如图甲、乙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水平放置,附有量角器的白纸板由EF两部分构成,始终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可以绕ON翻折。

(1)如图甲,EF在同一平面上,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测几组入射角∠i和反射角∠r,分析比较二者大小关系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用字母符号表示);
(2)若光沿BO入射,经M反射后沿OA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的;
(3)如图乙,把F向前或向后翻折,则在F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探究完光的反射规律后,小聪紧接着又利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的位置;
②将与A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面与像重合,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这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③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其成因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弯折”的筷子             B.水中倒影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2024-06-1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中考三调物理试题
5 . 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____________
(2)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_(填变化情况);
(3)如图2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2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____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       B.硬币成像在b
C.硬币成像在c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4)小强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如图3所示,用以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硬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2024-06-1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6 . 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应选取两支______(“相同”或“不同”)的蜡烛A、B。小明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无论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白纸上怎么移动,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7 .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小聪做了如下两个光学实验。

(1)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改变蜡烛A的位置,发现外形相同的蜡烛B总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表明___________,蜡烛A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
(2)图乙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图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此时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__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6-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第三中学、第六中学联考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8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的3支蜡烛,应该选择________(填序号)两支蜡烛开展实验;
(2)将选好的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另一支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后,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至某一位置时,发现它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乙所示,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________,并记录两支蜡烛的位置;
(3)为了得到普遍规律,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进而探究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如图丙所示,实验中将透明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放置,然后将蜡烛沿水平桌面向右移动L=5cm,则两次蜡烛到像的距离的变化量为________cm。
2024-06-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定心卷)
9 .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此处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此处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移去蜡烛B,并于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024-06-15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三模物理试题
10 . 【实验名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问题】同学在长为3m的房间利用平面镜检查视力时,视力表和平面镜分别贴在相对的两个竖直墙面,检查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5m,此时他应面向______(选填“视力表”或“平面镜”)站立。平面镜成像还有什么特点?回到学校后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证据】
(1)如图所示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做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同时在玻璃板中会观察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减弱此影响可选用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支蜡烛A、B,应选择外形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3)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4)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
【解释】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交流】
(1)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同学检查视力时,与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m。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