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0 道试题
1 . 中国文化崇尚“和”,“和”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你参加“‘和’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探“和”之义】
(1)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和”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夫和(不同因素和谐相处)实生物,同则不继(发展)。(《国语·郑语》)

②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义赏》)

③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

【“和”源流长】
(2)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时至今日,在我们身边还会看到许多极富感召力的宣传标语。下列标语中你最喜欢哪一条?并说明理由。(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说明)

①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②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③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

【寻“和”之用】
(3)3月20日“国际幸福日”到来之际,班级举办“‘和’美中国”文化传承活动,请你设计两项活动。
2024-04-09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

(A)圣经这门课,神父总是给保尔打满分。新约、旧约和所有的祈祷词,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上帝哪天创造了什么,他也都记得一清二楚。保尔打定主意,要向瓦西里神父问个明白。等到上圣经课的时,神父刚坐到椅子上,保尔就举起手来,得到允许以后,他站起来说:“神父,为什么高年级老师说,地球已经存在好几百万年了,并不像圣经上说的五千……”他刚说到这里,就被瓦西里神父的尖叫声打断了:“混账东西,你胡说什么?圣经课你是怎么学的?”保尔还没有来得及分辩,神父就揪住他的两只耳朵,把他的头往墙上撞。一分钟之后,保尔已经鼻青脸肿,吓得半死,被神父推到走廊上去了。

(B)保尔憋了好久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终于爆发了。他总是这样,一发起火来,动作就异常迅猛。“怎么,你们这帮坏蛋、奸商,竟敢欺负人?”保尔像蹬着弹簧,两手一撑就跳到中铺上,挥起拳头,朝莫季卡那副蛮横无耻的脸上猛力打去。这一拳真有劲,那个家伙一下子就栽下去,跌落在过道里的人们的头上。

“你们这帮混蛋,统统给我滚下去。不然的话,我就要你们的狗命!”保尔用手枪指着上铺那四个人的鼻子,怒冲冲地吼着。这样一来,局面完全改变了。丽达密切注视着周围所有的人,要是有谁敢碰碰保尔,她就准备开枪。上铺马上腾出来了,那个贼眉鼠眼的家伙也慌忙躲到隔壁的铺位上去。

(1)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
(2)请分别概述以上两段文字内容,并说说选文反映了保尔怎样的性格特点。
2024-04-09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人生路漫漫,处处是考场。在一次又一次的解题中,我们勇于试错,一路芳华在一次又一次的困顿中,我们拥抱变化,紧咬牙关在一次又一次的动荡中,我们立心力行,百争流。“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人生的考题,起笔是汗水诠释的青春,落笔是坚定书写的当下。同学们,你们是否准备好了,始终保持一颗开放进取之心,始终保持一份坚韧平实的品格,不因逆流而改变航向?你们是否准备好了,成为这一代人中最优秀的那一批,投身于数、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研究,在创新的道路上孜孜以求,敢为天下先?你们是否准备好了,在文学、艺术、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上坚定所爱,不畏路途遥远,博采众长?你们是否准备好了,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实践,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成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你们是否准备好了,用火热的青春,去谱写似水的年华?心怀热爱、奔赴山海的莘莘学子,未来可期。坚定、飞扬、耀眼的少年的你们,汇聚星河。愿你们珍惜时光、把握青春。“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1)给语段中③处的拼音填写汉字,给语段中④处的汉字填写拼音。
百gě______争流        莘莘学子______
(2)给语段①②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①______       ______
(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4)“未来可期”“汇聚星河”的短语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2024-04-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
4 .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
②茅飞渡江洒江郊, 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将友情升华为哲理,表明友情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是:______________
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绘桃林美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5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明节时,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革命烈士陵园去扫墓,祭奠英烈。同学艾扬知道之后对你说:“我想单独到其他地方去玩。就请假不参加了。”你不赞同艾扬的做法,请结合清明节的意义加以应对。怡宝对艾扬说:“__________。”
2024-04-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宝应博物馆民俗厅是收藏、陈列民俗物品,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班级准备派代表前去参观并采访工作人员,请你设计两个有价值的采访问题。
问题一:①_______     问题二:②______
2024-04-0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7 . 给这首写民俗的古诗中间四句补充工整,最恰当的一项是(     
远山枫外淡,破屋     孤。(第三四句)
宿草春风又,     去岁无。(第五六句)
A.麦边 新阡B.麦边 阡新C.边麦 新阡D.边麦 阡新
2024-04-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8 . 下列对宋代名家诗句中所写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B.欧阳修: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元宵节)
C.苏轼: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清明节)
D.陆游: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端午节)
2024-04-0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9 . 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薄雾轻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烟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泪雾,风吹过,这些仿佛要气好像雾霭的轻潮渐淡,最后消散无踪。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耐样的艳丽。红彤彤的夕阳给小村了一层金边,这个时候,从     的房顶袅袅升起的丝丝缕缕,在晚霞的照射下,     在那个小村落里,     着一种朴实,一种单纯,这烟就像这越发落的衬落,古朴、恬静、温暖。在炊烟的呼唤下,人们从山阔、田里、河畔顺着村道走田来。炊烟的方向,就是家的方向。

难还中国古代文人无论桀骜还是恬淡,无论身归山野还是向往庙堂,在诗句中总会提及炊烟,悄悄地织构美好。比如陶渊明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范成大有指点炊烟隔葬苍,午餐应可寄前庄,票晨有孤舟横筠向何处,竹外炊烟一两家”…炊烟就是人,就是宴。有炊烟的地方,才是人用。

1.下列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轻笼lóng          河畔bàn                    落寞
B.轻笼lǒng          河畔pàn                    落没
C.轻笼lǒng          河畔pàn                    落寞
D.轻笼lóng          河畔bàn                    落没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错落有致   缭绕   升腾B.长短不一   缠绕   奔腾
C.长短不一   缠绕   升腾D.错落有致   缭绕   奔腾
3.“这时候,村子终于脱去了如纱般的睡衣,彻彻底底清醒过来。”这一句话在编辑时遗漏了,请问放在下列哪一处最合适?(     
炊烟是农村最美的一张名片。①薄雾轻笼的早晨,一根根或细长或短粗的烟囱里,冒出淡淡蓝蓝的细腻烟雾,②风吹过,这些仿佛展气好像雾霭的轻烟渐淡,③最后消散无踪。④而黄昏的炊烟,又有一种别样的艳露
A.①B.②C.⑧D.④
4.下列含“烟”的诗句与“炊烟就是人,就是家”意境相符的一项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霞。B.故人西游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厦门悬。
2024-04-0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
①品读“_____________,三而竭”使我们明白了做事情要趁着情绪高涨时,一下子做完的道理。
②吟诵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两句让我们感受到这位南宋爱国诗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
③《十五从军征》诗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强烈的时间差,侧面表现了战争的长久残酷,让我们感慨万千。
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______________”两句重现了热烈喧闹的宴饮送别场景。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