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请运用正确方法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读书任务。

旧宅院中的老朋友   

臧小平

①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我家一直住在四合院中。在这已有八、九十年历史的老宅院里,父亲接待过多少挚友与宾朋,这儿又发生过多少感人动人的故事,我已无从计算并将其大部分淡然遗忘,但是,随着日月的流逝却愈来愈深刻地感动着我的,是父亲暮年对这群鸟儿的一腔真情。


批注一:总领全文。但是,为何这份感动却会越来越深刻?

②整整四十个寒来暑往,这群麻雀一代代痴心不改地依恋着我家的小小庭院。每天清晨,曙光初照,它们叽叽喳喳的欢闹,便打破了院中的寂静。在这些小生灵的眼中,这朴素的旧宅院无疑是它们美好的天堂:这儿有翠竹摇曳,这儿有鲜花怒放,这儿有可供嬉戏的园地和倚偎歌唱的枝头,这儿更有我的父亲珍爱呵护它们的一片深情。正是这位可敬的老人,怀着那颗善良挚爱的心,与麻雀们结下了一段历经长久的不解之缘。多少年来,不畏风霜雨雪;不论多忙多累,不管身体好坏,年迈体衰的父亲,每天必亲自按时为他的朋友们送食送水:细心地掰碎一日三餐从自己口中省下的馒头米饭,撒在鸟儿们容易发现的地方;再将天天更换的一碗清水,弯腰放在翠竹掩映的黑土地上。天降大雪,老人怕麻雀看不到食物,便小心翼翼地用扫帚一下下扫出一片空地;暴雨倾盆,父亲打着那顶半旧的塑料雨伞,将“饭场”移到南房檐下的青石台阶。这些原先一见到人影便“呼”地四散而飞的麻雀,渐渐地,遇人只是不再惊惶地闪进东屋窗前的竹丛,打个转转,像是害羞的小姑娘暂避片刻,随即便依然故我地落在地上,寻寻觅觅地蹦来蹦去。到后来,一到“开饭”时间,它们就像嗷嗷待哺的婴儿一般聚拢来,不等喂食的父亲走开,便迫不及待地从屋檐上、绿树间飞下来,饱餐一顿。“酒足饭饱”之后,它们亲热地围着老人飞翔,无忧无虑地游戏在花丛中,放歌在绿叶间。因为,这儿是它们的乐土与家园。望着这些成为老朋友的小小生灵如此欢乐,父亲饱经沧桑的脸上,便会浮现出由衷的笑容,这群徜徉在旧宅院中的小客人,为父亲忙碌的晚年生活,带来多少生机与情趣。


批注二:              

③父亲对麻雀们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他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有人喜欢将小鸟关在笼子里,用精美的食物喂养,以博得它们动听的歌唱。但是,在我听来,这歌是悲歌!是失去自由后悲惨的歌哭!”我至今还记得十多年前,还在上小学的女儿,在院中发现了一只蹒跚试飞的雏雀,缺少玩伴儿的她,欢天喜地地准备了一只大盒子,想把这只小麻雀养在里边。父亲看见了,严厉地制止了悲剧的发生,当下就三令五申,不准家中任何人惊扰这只可怜的小鸟。老人轻手轻脚地在它藏身的花丛边撒了食物,搁置了清水盆,关切地站在卧室里的窗前,向外眺望雏雀的动静。直到下午,连午觉也没睡好的父亲,亲眼见到焦急的老雀将自己的爱子带飞回巢中,才放下心来。父亲的心与鸟儿们的心是相通的呵!


批注三:此句描写了父亲生怕惊扰了雏雀,而远远地关注这只小鸟时的动作。写出了父亲对小麻雀的“一腔真情”。

④1995年以后,父亲多次重病住院。因为旧宅院阴冷潮湿的环境实在不适于老人养病,父亲出院后,搬到了组织上为他借来的楼房中。一别几载。但是,小麻雀已成为父亲心头永远的挂牵。他总是隔三差五地亲自往旧宅院打电话,写便条,询问“麻雀替我按时喂了没有”。即使是在病情危重的时刻,他也忘不了再三嘱托身边的亲人,照顾好他的这些老朋友。今年初,旧宅院终于迎来了拆迁的消息。哪里是麻雀们新的乐园新的家,成了父亲和我们心头的忧虑与牵挂。我想,父亲那颗挚爱老友的拳拳之心,一定在期盼着鸟儿们神州处处可为家的那一天吧!


批注四:“小麻雀”是病重的“老父亲”心头永远的牵挂啊!多么感人。

⑤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这些极其普通的小麻雀,既无华美的外表,又无黄莺、百灵样的婉转歌喉;论身份地位,它们是鸟类家族中最不起眼的平头百姓,父亲何以在人们提出“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号召的数十年前,便开始对它们倾注了如此厚重的关爱与真情?后来,在我目睹和联想起父亲曾经对那么多的人和事,付出过那么多同样的真情与爱心,我懂得了,老人的这些行动,这份情感,是他人生本色的自然流露,来源于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整个世界的胸襟!


批注五:对比手法,目的是写出麻雀极其普通的特点。

⑥这几年,已近百岁的父亲多次对我讲,他一直想写一篇关于麻雀的文章,他有许多鲜活的素材酝酿已久。就在不久前,母亲整理父亲的床头柜时,发现了老人用已经颤抖的笔迹,写在稿纸上的这篇文章的标题:

《天地为笼交麻雀》——解题:“交”,交友也。

⑦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深情!如果父亲的这个夙愿能够在他笔下实现,它一定会是一篇极其真挚感人的美文。因为,父亲对这群老朋友经久不变的爱,是那样的深。

(有删节)


【注释】作者臧小平是中国文联《文艺报》编辑,著名诗人臧克家长女。
1.默读中勾画体现时间、地点、心情的词语,可以帮助你明确主要事件,梳理出文章的思路,尝试勾画,直接摘录或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地点父亲为鸟所做的父亲的心情
四十年来(1)______每天省下的馒头米饭,必亲自按时送食送水,细心地掰碎,“撒在鸟儿们容易发现的地方”快乐、幸福
(2)_____我家小庭院(3)________由担心到放心
1995年以后借来的楼房打电话,写便条等嘱托亲友喂食小鸟(4)_______

任务二:【精读•品语言】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文章右侧的旁批表述不恰当的是(     
A.批注一B.批注三C.批注四D.批注五
3.请你任选角度(例如:词语、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等)完成批注二,为第②段画横线的语句写一个赏析类批注。
任务三:【朗读•传真情】
4.下面对文章的朗读设计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朗读第①段时,适宜用略缓慢语速,深情的语调,引出后文令人感动的回忆。
B.朗读第③段第二句父亲对我说的话时,适合用高昂、严厉的语气,急促的语速,读出父亲的谴责。
C.朗读第⑤段时,要读出“我”对父亲的钦佩与赞美,尤其最后一句话的三个“热爱”应该读重音,读出内心的感动。
D.朗读第⑥段时,用平和的陈述语气,“‘交’,交友也”时宜重读,读出父亲对麻雀的真挚情感。

任务四:【默读•悟主旨】
5.文章结尾写“父亲对这群老朋友经久不变的爱,是那样的深。”父亲对这些鸟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的原因是什么?
2023-01-13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原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那时的生活,是细嚼慢咽

王安忆

①一日,走在上海虹桥开发区前的天山路上,在陈旧的工房住宅楼下的街边,两个老太在互打招呼。其中一个手里端了一口小铝锅,看上去有年头了,换了底,盖上有一些凹的地方。这老太对那老太说,不当心烧焦了锅底,她正要去那边工地上,问人要一些黄沙来擦一擦。她们身后是开发区林立的高楼。新型的光洁的建筑材料,以及抽象和理性的楼体线条,就像一面巨大的现代戏剧的天幕。这两位老人则是生动的,她们过着具体而仔细的生活,那是过去的生活。

②那时候,生活其实是相当细致的,什么都是从长计议。夏末秋初,豇豆老了,价格也跟着下来了。于是,勤劳的主妇便购来一篮篮的豇豆,捡好,洗净。然后,用针穿一条长线,将豇豆一条一条穿起来,晾起来,晒干。冬天就好烧肉吃了。用过的线收好,来年晒豇豆时再用。缝被子的线,也是横的竖的量准再剪断,缝到头正好。拆洗被子时,一针一针抽出来,理顺,洗净,晒干,再缝上。农人插秧拉秧行的线,就更要收好了,是可传几代人的。这种生活养育着人生的希望,今年过了有明年,明年过了还有后年。不像今天,四处是一次性的用具,用过了事。这样的短期行为,挥霍资源不说,还挥霍生活的兴致,多少带着些“混”。

③梅雨季节时,满目的花尼龙伞,却大多是残败的。过去,伞没有现在那么鲜艳好看,也没那么多的花样。那时的伞,多是黑的布伞,或者蜡黄的油布伞,大而且坚固,雨打下来,那声音也是结实的,啪、啪、啪。那时候,人们用过了伞,都要撑开了阴干,再收起来。木伞骨子和伞柄渐渐地就像上了油,越用久越结实。伞面倘若破了,就会找修伞的工匠来补。他们都有一双巧手,补得服服帖帖,平平整整。撑出去,又是一把遮风避雨的好伞。那时候,工匠也多,还有补碗的呢!有碎了的碗,只要不是碎成渣,他就有本事对上碴口,再打上一排钉,一点不漏的。今天的人听起来就要以为是神话了。小孩子玩的皮球破了,也能找皮匠补的。藤椅,藤榻,甚至淘箩坏了,是找篾匠补。有多少好手艺人啊!现在全都没了。结果是,废品堆积成山。现在的生活其实是要粗糙得多,大量的物质被匆忙地吞吐着。

④那时候的生活,是细嚼慢咽。吃是有限制的。家境好的人家,大排骨也是每顿一人一块。一条鱼,要吃一家子。那时,吃一只鸡是大事情,简直带有隆重的气氛。现在鸡是多了,从传送带上啄食人工饲料,味同嚼蜡。那时候,一块豆腐,都是用卤水点的。绿豆芽吃起来很费工,一根一根摘去根须。现在的绿豆芽却没有根须,而且肥胖,吃起来口感也不错,就是不像绿豆芽。现在的东西多是多了,好像都会繁殖,东西生东西,无限地多下去。可是,其实,好东西还是那么些,要想多,只能稀释了。

⑤这晚,去一家常去的饭店吃晚饭,因有事,只要了两碗冷面。其时,生意正旺。老板和伙计上上下下地跑,就是不给你上冷面,生生打发走人。现在的生意做的是一锤子买卖。不像更远的过去,客人来一回,就面熟了,下一回,已经与你拉起了家常。店家靠的是回头客,这才是天长日久的生意之道。不像现在,今天做过了,明天就关门,后天,连个影子都不见了。生活,变得没什么指望。


(1)第②段中哪些具体事例,体现那时的生活是“从长计议”的?
(2)以“那时的生活,是细嚼慢咽”为题,有何妙处?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划线句子,并分析作者把“她们(两位老太)”置身于这样的高楼中有何意图?
(4)请结合第⑤段划线句子的情境,以第一人称“我”,写一句心理描写。
(5)请分析第②段结尾划波浪线的句子的行为和链接材料中鲁迅先生的行为有何区别?
链接材料:

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请客人在家里吃饭,吃到半道,鲁迅先生回身去拿来校样给大家分着,客人接到手里一看,这怎么可以?鲁迅先生说:擦一擦,拿着鸡吃,手是腻的。

——摘自《回忆鲁迅先生》


(6)文章的结尾让人怅惘。其实,现在的生活也有许多过去的生活不具备的便利和优势,请在作者王安忆的博客空间写一则留言,谈谈现在的生活比过去的生活优越的地方。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①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②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就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③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④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作者运用___的表现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______________
2.请依次写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文段写白杨树,却在结尾写到楠木,有什么用意?
2023-01-0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德惠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用什么报答母爱

周国平

①母亲八十三岁了,依然一头乌发,身板挺直,步伐稳健。人都说看上去也就七十来岁。父亲去世已满十年,自那以后,她时常离开上海的家,到北京居住一些日子。不过,不是住在我这里,而是住在我妹妹那里。住在我这里,她一定会觉得寂寞,因为她只能看见这个儿子整日坐在书本或电脑前,难得有一点别的动静。母亲终归需要有人跟她唠唠家常,我偏是最不善此道,每每大而化之,不能使她满足。母亲节即将来临,《家庭博览》杂志向我约稿,我便想到为她写一点文字,假如她读到了,就算是我痛改前非,认真地跟她唠了一回家常罢。

②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的一生平平淡淡,做了一辈子家庭主妇。当然,这个印象并不完全准确,在家务中老去的她也曾有过如花的少女时代。很久以前,我在一本家庭相册里看见过她早年的照片,秀发玉容,一派清纯。她出生在上海一个职员的家里,家景小康,住在钱家塘,即后来的陕西贵路一带,是旧上海一个比较富裕的街区。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母亲还年轻,喜欢对我们追忆钱家塘的日子。她当年与同街区的一些女友结为姐妹,姐妹中有一人日后成了电影明星,相册里有好几张这位周曼华小姐亲笔签名的明星照。看着照片上的这个漂亮女人,少年的我暗自激动,仿佛隐约感觉到了母亲从前的青春梦想。

③曾几何时,那本家庭相册失落了,母亲也不再提起钱家塘的日子。在我眼里,母亲作为家庭主妇的定位习惯成自然,无可置疑。她也许是一个有些偏心的母亲,喜欢带我上街,买某一样小食品让我单独享用,叮嘱我不要告诉别的子女。可是,渐渐长大的儿子身上忽然发生了一种变化,不肯和她一同上街了,即使上街也偏要离她一小截距离,不让人看出母子关系。那大约是青春期的心理逆反现象,但当时却惹得她十分伤心,多次责备我看不起她。再往后,这些上插曲也在岁月中淡漠了,唯一不变的是一个围着锅台和孩子转的母亲形象,后来,我到北京上大学,然后去广西工作,然后考研究生重返北京,远离了上海的家,与母亲见面少了,在我脑海中定格的始终是这个形象。

④最近十年来,因为母亲时常来北京居住,我与她见而又多了。当然,已入耄耋之年的她早就无须围着锅台转了,她的孩子们也都已经有了一把年纪。望着她皱纹密布的面庞,有时候我会心中一惊,吃惊她的一生过于简单。她结婚前是有职业的,自从有了第一个孩子,便退职回家,把五个孩子拉扯大成了她一生的全部事业。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作为儿子,我很想做一些能够使她欣慰的事,也算一种报答。她知道我写书,有点小名气,但从未对此表现出特别的兴趣。直到不久前我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当我女儿在她面前活泼地戏要时,我才看见她笑得格外的欢。自那以后,她的心情一直很好。我知道,她不只是喜欢小生命,也是庆幸她的儿子终于获得了天伦之乐。在她看来,这比写书和出名重要得多。

⑤母亲是母亲,她当然是对的。在事关儿子幸福的问题上,母亲往往比儿子自己有更正确的认识。倘若普天下的儿子们都记住母亲真正的心愿,不是用野心和荣华,而是用爱心和平凡的家庭乐趣报答母爱,世界和平就有了保障。

1.阅读文章第②③段,文中“我”借杂志约稿的机会,跟母亲“唠”了哪些家常?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情感
回忆家庭相册里的照片的故事(1)
(2)对当年辜负母爱的愧疚

2.在“我”心中,母亲的一生简单体现在哪里?不简单又在哪里?
3.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在事关儿子幸福的问题上”,母亲的认识更正确?
4.下面对于文章结尾段画线句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呼应文题和第一段中“我”对母亲的冷落。
B.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C.这是对普天下为人子女的呼告。
D.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
5.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在用什么报答他的母亲?
2023-01-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5 . 中国航天的硬核浪漫

①蛟龙入海、嫦娥奔月、鸿雁传书……曾经,这些流传在中华大地上的呢喃,是华夏儿女对星空和深海的想象。如今,在中国科学家执着的探索下,神话变成了现实。一个个国之重器,承载着国人的梦想。它们的名字,也集结了传统智慧与探索未知的浪漫。

AG600别名“鲲龙”,取意“鲲鹏展翅,蛟龙入海”,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而“鲲鹏”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上古神兽。据庄子《逍遥游》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鲲龙”的命名,既体现了其水陆两栖的特色,也蕴含着航天人的期冀和祝福。在成功实现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2020年7月26日,“鲲龙”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

④“蛟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相传,蛟和龙居深水中,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我国首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取“蛟龙”入水,乘风破浪、以利万物的美好寓意。目前,“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潜行。

⑤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标识为“揽星九天”。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⑥“天问”之名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⑦自古以来,“北斗”就是中华民族的指路明灯。北斗,共有七星,因在北方聚成斗形,故被称为“北斗”,又名“北斗七星”,上古时期被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至今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

⑧“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中国古代诗人对北斗七星有着无限遐思。当中国科学家开始研制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便以这一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命名。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

⑨至于“嫦娥工程”和“玉兔”号则源自我们熟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承载着古人对月球的浪漫想象。在神话中,“玉兔”是古人同情嫦娥进而添补的温暖情节。如今,“玉兔”是我们追求和平的象征。“玉兔”的善良、纯洁、敏捷和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⑩在古代,人们用“鸿雁”指代信差。汉武帝时,苏武被匈奴扣留多年。后来汉朝派使者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这时,有人暗地告诉汉使真相并出主意,让他对匈奴说,汉皇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雁足上系着苏武的帛书,证明他确实未死,只是受困。这样,匈奴无法谎称苏武已死,只得把苏武放回汉朝。自此,“鸿雁传书”用来指代书信传递。“鸿雁传书,永不失联”,用“鸿雁”命名全球地轨卫星通信系统,承载了航天人的美好祝福。

⑪《西游记》中,孙悟空在进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后,具备了“火眼金睛”的技能。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取义“领悟、探索太空”,希望它能够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2015年12月17日,“悟空”成功发射升空,虽然设计寿命只有3年,但经过评估,目前它仍在太空服役。

(选文有删改)

1.请概括本文的说明对象。
2.第②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语“目前”能否删除?为什么?
AG600别名“鲲龙”,取意“鲲鹏展翅,蛟龙入海”,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蛟龙”号的作业能力可达7000米,能在全球海洋面积99.8%的海域潜行。这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2020年7月23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计划发射。
C.“玉兔”是追求和平的象征,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
D.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命名“悟空”,希望它能够识别太空中暗物质的踪影。
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①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诞生于数千年前,不仅融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事、养生等多门学问于一体,而且还蕴含着以德修身的深刻内涵,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中华民族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指导人们进行农事活动。

②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如何测定节气的呢?这要从我们非常熟悉的计时工具——“表”和“圭”说起。

③表,最早诞生于中国。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地面上立一根八尺长的竹竿来测量日影,这根竹竿最初就称为“表”。

④“圭”本是指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后来把测量日影的工具也称为“圭”。圭和表的结合,就构成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天文仪器“圭表”。1276年,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了一座观星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就相当于一个量日影的圭表。

⑤古人利用圭表观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间最长的那天,叫“日长至”,又称“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时间长短相等,把这天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

⑥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今天的天文学知识来解释,地球的公转面积平面投影到太阳系模型上形成的坐标系,为黄道坐标系,黄经,将这个坐标系的横轴,必春分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360度,共有二十四个等份,每份15度,为一个节气,基本规律是: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6日和21日,下半年是8日和23日。

⑦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在4月份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8个节气;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历法的关键和核心。

⑧二十四节气是中华祖先馈赠给每一位子孙后代的珍贵礼物,拥抱它,就是拥抱我们自己的生命质量与智慧命运。

1.第④段划线句子中“现存”一词是否可以删去?说明理由。
2.指出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到的说明方法,并说一说其作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介绍了“表”、“圭”等事物,语言平实,直截了当,不描写,不夸张,给读者以理性认识,所以本文是一篇语言平实的事物说明文。
B.选文按照时间顺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地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C.第⑧段具体阐述了节气带来的影响与作用。
D.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四季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离不开我国劳动人民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勤劳智慧。
2022-12-30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访梅

①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②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鱼。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几分(     ),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了他去。

③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看,看着看着,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④“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⑤“找些什么色彩呢?”

⑤“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红呢!”

⑦“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⑧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⑨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一定是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之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不该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⑩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     ),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好了,找到了。”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那么说,”我们一时狐疑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并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且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1.解释下列成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
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吃惊狐疑B.吃惊疑惑
C.狐疑吃惊D.疑惑吃惊
3.请依据文章内容,在表格里填写合适的语句。
(1)我们高兴地盼望
翻看舅爷画集(2)
跟舅爷出去作画我们觉得画单调
帮舅爷寻作画色彩无果(3)
(4)我们惭愧起来

4.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笑”的含义。
(1)我们当时就嗤地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
(2)我们都哑然了。
5.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
6.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
2022-12-2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碎暖

包利民

①一个午后,阳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书上。我一边整理着杂乱的书,一边随着每一本书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长着往事。忽然,便从一本书里落下一张纸条,那是一本十多年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我奇怪它怎么进入到藏书的行列中,目光不禁投向那张纸条。

②纸条已经泛黄,是从大笔记本上撕下的一条,蓝色的字迹已经极淡。“老师,我很喜欢听你讲课!”这温暖的字句,一下子撞开了岁月深处的一扇门。那个时候,我刚刚到一个小镇的初中当语文老师。第一堂课讲得紧张无比,有些语无伦次,下课的时候,我简直羞愧难当,有一种巨大的挫败感。这时候,一个女生走到我身边,把一张纸条递给我。打开纸条的瞬间,我仿佛刹那间春暖花开,心中涌动着感动,还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③上大学时,我是学生会宣传部的成员。有一次在布置一个会场时,我往黑板上写美术体大字。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自习,会议开始前,他们纷纷离开。忽然,一个女同学悄悄走到我身边,微笑着把一张纸条塞到我手里。我疑惑的打开,上面写着:“‘誓言’的‘誓’错了!快改过来!”我一惊,仔细看黑板上的字,一时又惭愧又感动。

④我刚读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个很年轻的男老师。开始时,我们并不了解他,也不怎么怕他,他教我们地理。在他的课上,我们常会有一些小动作。有一次下午地理课,他在前面板书的时候,我便写了张纸条给前面隔了几排的一个好友:“放学去河边的草地上踢球,多叫几个人!”趁老师转身的时候,我抛了过去,好友接过后,便回抛了一个给我:“你再问问别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写了多张纸条,四处抛飞。

⑤谁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抛去的那个纸团由于用力过猛,竟落在了老师的讲台上。恰好老师转过身来,他很好奇地打开纸条看了看,却没说什么,继续讲课。过了一会儿,他让我们自行把课文默读一遍,记住一些数据。我正低头读着,忽然发现老师走到我身边,把一个纸条放在我桌上,上面写着:“我也去踢球,放学后记得叫上我!”那一瞬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从那以后,老师便融入我们之中。他也让我们明白,一个老师也完全可以不用绷着脸就能让学生从心里敬服。

⑥我坐在一堆书中间,沐浴着暖暖的阳光,任思绪飘飞于一张又一张纸条的往事之中。曾经在一个幼儿园的墙上,看到粘贴在上面许多纸条,上面都是父母写给自己孩子的只言片语。比如说:“宝贝,妈妈不求你以后能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只要你一生平安就好!”一字一句都浸润着父母浓浓的爱。这家幼儿园把这些纸条都精心地收藏着,说等孩子们长大以后,让他们回来看。我想,当长大的孩子们重回幼儿园,找到父母当年写给自己的纸条,心里该是怎样的温暖和感动。

⑦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跟我讲过,有一次他和家人怄气,便选择了离家出走,让他伤心的是,父母并没有阻拦他。及至另一个城市,走投无路时,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个口袋里,发现一些钱和一张纸条,是母亲的笔体:“走够了就回家吧!”短短的几个字,瞬间消融了心里的坚冰,流淌着暖暖的感动。

⑧我常常流连于那些让人难忘的只言片语,那样的时刻,仿佛时光都走得那么轻缓。那些点点滴滴的暖,汇聚成爱的海洋,每时每刻都在包围着我们。这样,生命才会在磨砺中温暖而多姿,生活才会在坎坷中多情而美好。

1.下列各选项中,对文章内容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自然段可概括为温暖的鼓励。
B.文章第三自然段可概括为温暖的提醒。
C.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可概括为温暖的融入。
D.文章第六、七自然段可概括为温暖的召唤。
2.选文第②段结尾作者的心“刹那间春暖花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对女孩的描写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第④⑤段内容,谈谈老师用哪些优点征服了我。
5.结合选文,试分析题目“碎暖”的妙处。
2022-12-2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嘛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刷拉——刷拉——”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季节老海棠树的状态奶奶做的事
满树繁花(1)__________
(2)___________补花
落叶纷纷(3)__________
(4)___________在灯下学习

2.请在文章第③段找出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3.文章第⑧段,作者三次呼唤自己的奶奶。请根据呼唤时标点符号使用的不同,分析作者不同的心理状态。
“奶奶。”“奶奶!”“奶奶——”
4.请在第⑦段中找到与第⑤段的画线句句意相照应的句子,工整地抄写下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奶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两点即可)
6.根据文章内容,写出文章取题为《老海棠树》的原因。
7.文章开篇提到:“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请写出本文与链接材料在思想感情上的共同点。
【链接材料】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史铁生《合欢树》

2022-12-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大学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沙城之春

丁立梅

①我从南方,一路花红柳绿旖旎着过来,突然一脚踩到沙城的土地上,有好大一会儿,我回不过神来。

②沙城,塞北的一座小镇,隶属怀来县。初见它,我的脑子里蹦出这样两句诗来:江南有桂枝,塞北无萱草。关山万里,风沙漫漫,人类的足迹,好多早被掩埋得深深的。沙城人只知道,他们的前身,是个叫雷家堡的小村子,不过二三十户人家,过着清贫俭朴、与世无争的日子。当年,明英宗御驾亲征瓦剌,兵败退至这里,被瓦剌军追上,明军全军覆没,血染沙场,史称“土木堡之战”。这之后,明政府为巩固边防,开始在这里修建城堡,起名沙堡子,后陆续建成东堡、中堡、西堡,改称沙城堡。

③风大。我就没在春天见识过这么大的风,吹得我脖子上的围巾都快系不住了。接待我的沙城四中的陈校长说,今天的风还小很多了呢,昨天傍晚那风刮的,人走在外面,两腿都打颤。他说着说着,就憨笑起来。我问他,这沙城,可是用沙子做成的城堡?他听了,“呵呵”笑起来,答,它还真离不开沙子。盆地入口,周围皆山,风灌进来,沙子也就跟着进来了。那你们岂不是一年四季都吃着风沙?啊,反正是离不开沙子的。

④我听着吃惊,可他的脸上,却风平浪静。隐隐的笑意里,似有沙子粒粒,质朴得很旷古。沙城的春天来得慢。江南的花早已沸沸开过,这里的树木,大多数还睡眼惺忪,纹丝不动。我问陈校长,你们这里的春天,都长些什么?

⑤这个憨厚的塞北男人,笑笑看着我,坦然说,不长什么。旋即他又补充道,春天我们这里还真没啥。到夏天就好了,夏天我们有葡萄,成万亩的葡萄园。我们地处盆地,气候独特,所产的牛奶、龙眼、葡萄赫赫有名。我们已有800多年种植葡萄的历史了,我们的葡萄酒更是出名,好喝,是国家定点的高档葡萄酒生产基地。你们喝到的高档葡萄酒,十有八九,都是我们这儿生产的。

⑥哦,我不住点头。我看到一个盎然的春天,在他脸上荡漾。

⑦后来,我到四中办讲座,见识了比春天还春天的老师和孩子。一张张葵花般的笑脸,朝着我,饱满着。讲座完了,孩子们蜂拥上来跟我拥抱。他们说,老师,我们喜欢您的讲座。我要走了,在办公楼的大厅里,正跟几个老师话别,两个小男生突然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您等等我们好吗,我们有礼物要送给您。说完,他们急急地转身就跑。一会儿之后,他们气喘吁吁站定在我跟前,两张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渗着细密的小汗珠。他们看着我,不好意思地笑,从校服口袋里,各掏出一盒鲜奶,塞在我手上。

⑧我们住在学校里,也没什么好东西送您。这个,您喝。

⑨您一定要喝呀。他们晶亮的眼睛,盯着我,生怕我不答应。在得到我肯定会喝的许诺后,他们开心地笑了,冲我一鞠躬,谢谢老师!然后跑了。

⑩这是他们第二天的早餐奶,是他们能拿得出的最珍贵的东西,他们把它送给了我。我紧紧握着那两盒鲜奶,我把沙城最好的春天,握在手里了。

1.文章①—④段描写了沙城春天的哪些自然特点?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2.请赏析画线的句子。
(1)江南的花早已沸沸开过,这里的树木,大多数还睡眼惺忪、纹丝不动。
(2)我看到一个盎然的春天,在他脸上荡漾。
3.文章题目《沙城之春》意蕴丰富,请赏析题目的丰富内涵。
4.文章最后一段写“我把沙城最好的春天,握在手里了”,如何理解这句话?
2022-12-0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