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图文转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8 道试题
1 . 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中,同学们计划制作“低碳生活宣传展板”,请你积极参与,帮助他们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探究内涵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

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意味着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材料二:全球背景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威胁每一个人的生存。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每个地球人的使命。

社会的发展,将人类推进到了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折的时期。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我国还面临着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双重任务,但未雨绸缪,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应,在生活层面,倡导和践行低碳生活,已成为每个公民在建设生态文明时代义不容辞的环保责任。

【材料三:新闻速递

碳中和与老百姓有何关系?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假设市民每天每家每户可以少看1小时电视、节省1立方米水、节省1立方米天然气、乘坐公共交通,自觉进行垃圾分类,按此粗略计算,那么1天即可减少2.52千克二氧化碳排放,1年365天可减少918.2千克二氧化碳排放。

一年减少918.2千克二氧化碳排放意味着什么?3月17日,牛津大学材料系博士胡婧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表示,种树是碳中和的一种方式,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吸收(抵消)因生产活动产生的碳排放。据国家林业局研究,植一棵树每年固碳4至18千克。若按照一棵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8千克左右,粗略计算,那么每家每户一年减少918.2千克二氧化碳排放,意味着可以少种植51棵树(具体关系如图一)。全世界人人行动,这效果不言而喻。

1.为了让低碳生活概念深入人心,同学们计划在宣传展板上用醒目的大字精简阐明低碳生活的概念,请结合材料一完成任务。(15字以内)
2.美术组在展板上绘制了“可怕的发烧”宣传画(见图二),请你为宣传画配解说词,并将解说词写下来。
写作提示:①介绍画面内容及内涵;②安排好说明顺序;③语言生动,表达有条理;④不少于80字。

3.调查阶段,组员发现有的同学对“低碳生活”不以为然,他们的质疑如下。请结合材料的内容,得体应对,说服他认可低碳生活理念。
小丽:地球“发烧”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威胁,我们为什么要过低碳生活呢?
回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雯: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就算践行低碳生活也没什么作用吧?
回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准备在现场分发一张宣传海报,请根据材料及海报画面(见图三),拟写一句宣传语。

2024-05-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共同组合的整体衣冠系统,浓缩了华夏文化的纺织、蜡染、夹缬、锦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锦绣中华、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②汉服的形制以“四书五经”为中心,千百年来礼服严格遵循礼制,并未有太大变化,而百姓常服则随着时代变迁越来越丰富。从黄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

③央视推出的节目《衣尚中国》,以服饰为题,聚焦服饰之美,力图通过艺术创意、年轻态的视觉营造中国服饰的审美意境。

④传统审美需要我们发掘、理解、驾驭和弘扬。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衣尚中国》不是简单的提倡复古,而是引领大家深入地欣赏中国的传统美学,形成新的审美表达。

【材料二】

①当下,“汉服”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载体之一。但有一些设计重其表而轻其里。汉服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只有深入把握传统文化内涵,才能推进其创造性转化。

②中国服饰文化昭显着社会发展的印记,传达着特定时代的文化内涵。以唐宋为例,唐朝服饰的色彩浓艳,再加上金银杂之。其装饰图案,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生趣盎然。“上襦下裙”是唐代女子的主要服饰,颜色以红色居多,常常使用红绿搭配。而到了宋代,程朱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俭朴,后来,朴素和理性就成为了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

③中国服饰文化在各种文学体裁中也被反映和表达出来。小说中人物的服饰,是人物生活层面的写照,是人物外观形态的表露,也是人物内心情感世界、性格特征的体现,更是作家感情的曲折反映。

【材料三】

近几年,穿汉服从一种行为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汉服爱好者达500多万人,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商品成为时尚。下面是有关部门对汉服市场做出的部分调研数据。

1.阅读【材料三】,写出你从调查表中得到的两条结论。
2.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提三条合理建议。
2024-05-22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西青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
3 . “天津始‘钟’‘响’你——春风十里,天津等你”春季文旅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10大热门推荐、90项重点活动、60个赏花点位,为广大游客提供一场别具风味的盛宴。某班学生将开展以“春风十里,天津等你”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4年天津初春各类花开放情况统计图

【材料二】

利用军事文化资源,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举办花漾之春·约会航母主题活动,吸引游客登航母看军舰,凭栏远眺,领略航母编队的恢宏气势,体验独具特色的军事文化。游客在春日的航母公园中感受别样的浪漫与军事魅力。

【材料三】

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大河文明展的活动,神秘莫测的古埃及木乃伊、绚丽的古印度陶钵、栩栩如生的古代两河流域浮雕像、巧夺天工的古代中国青铜器⋯⋯带领游客深入探索大河文明的魅力,增添丰富和多样的历史文化内涵。

【材料四】

春山里隆重推出绿艺生活、春风纸鸢节活动,春风纸鸢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制作技艺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形状各异的风筝,为游客带来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活体验。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春风十里,天津等你”各项活动特色。
2024-05-1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4 . 从1983年到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已历经四十余载。请你参加以“春晚四十年,欢聚过大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汉字书写】请从下面九宫格中识别一句古诗,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里。

(2)【活动二:创意主持】距零点“10秒倒计时”拜年是春晚主持人的必备技能,请你仿写一段拜年祝福语,同春晚主持人一起给全国人民送祝福吧!
龙洋:时间的脚步是越来越近了,让我们说声你好、给面对风雨依然勇敢的自己;
尼格买提:说声你好,给走过冬天依旧滚烫的内心;
马凡舒:说声你好,给永远值得期待的广袤的世界;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嘉宁:说声你好,给永远值得相信的崭新的明天。
任鲁豫: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天的脚步声,已经慢慢地走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倒计时:
合: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3)【活动三:标识写意】下图是2024年春晚发布的吉祥物标识“龙辰辰”,请你解读此吉祥物标识的创意。

(4)【活动四:表白母亲】今年春晚歌唱类节目《是妈妈也是女儿》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摘录默词如下:“如果放手是一门功课,妈妈一生都没有考过……我只能唠叨因为我也帮不上你,原谅我只懂这样参与你生活!”生活中妈妈如果对你唠叨,你又想对妈妈说些什么?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024-05-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陕西专用)
5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吕剧,作为中国八大剧种之一,是山东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山东一张闪亮的名片。吕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请你根据下面内容,完成相关任务。
(1)【任务一】我区要举行吕剧《三娘教子》演出,你想邀请外地的朋友观看吕剧演出,于是和同学一起收集了吕剧的一些内容,做成了思维导图(如下)。请结合思维导图的内容,说说向朋友推荐吕剧演出的三条原因。

(2)【任务二】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发展吕剧,所以班级的同学对吕剧的受众群的进行了调研,发现现在喜欢吕剧的年轻人非常少,在大多年轻人的印象中,这些戏曲是老年人喜欢的,是与时代不符的事物,具体调研情况(如下)。请你结合表格内容,为吕剧的发展提出至少两点建议。)
年轻人不喜欢吕剧的理由
不了解听不懂表演时间长形式和内容老套其他
35%29%29%7%
对阻碍吕剧艺术发展因素的看法
人才缺乏宣传力度不够远离生活普及不够其他
18%29%21%28%4%
2024-05-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立新学校准备4月20号下午2:00在学校报告厅开展“我讲诚信”演讲比赛。请你一起参与。
(1)活动一:邀请评委
八(3)班班长涵涵同学邀请吴老师担任评委,请补全对话。
涵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老师:你好!涵涵同学。
涵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老师:好的,那个时间段我应该可以的。
涵涵:好的,谢谢吴老师!
(2)活动二:修改开场白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李明。【A】为了营造诚信,守约的文明氛围,【B】我校召开以我讲诚信为主题的演进比赛活动。让我们一起守住诚信,愿诚信之花遍地绽放!

①【A】处画线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②【B】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看图会意。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解释漫画的含义。

2024-05-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腊月二十四的其中一项年俗是“剪窗花”。下面的窗花与汉字谐音现象无关的一项是(     
A.连年有余B.吉祥福禄C.花开富贵
2024-05-1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作为中国八大剧种之一的吕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山东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请根据下面内容,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1)我区要举行吕剧《三娘教子》演出,你想邀请外地的朋友观看吕剧演出,于是和同学一起收集了吕剧的相关资料,做成了思维导图(如下)。请结合思维导图的内容,说说向朋友推荐吕剧演出的三条原因。

【任务二】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发展吕剧,同学们对吕剧的受众群进行了调研,发现现在喜欢吕剧的年轻人非常少,在大多年轻人的印象中,这些戏曲是老年人喜欢的,是与时代不符的事物,具体调研情况如下表:

年轻人不喜欢吕剧的理由

不了解听不懂

表演时间长

形式和内容老套

其他

35%

29%

29%

7%


对阻碍吕剧艺术发展因素的看法

人才缺乏

宣传力度不够

远离生活

普及不够

其他

18%

29%

21%

28%

4%


(2)结合任务二的表格,请你为吕剧的发展提出至少三点建议。
2024-05-1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小文想用时间轴的形式呈现叶县盐业的发展历程。请你根据下面文字帮他补全时间轴。

1981年8月,省石油勘探局在叶县第一次发现盐矿资源。

1985年秋,化工部得到了叶县盐层及厚度、含矿率等信息,为盐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7年9月26日,叶县盐矿一号井用水溶法试采成功,结束了我省不产盐的历史。

自20世纪90年代起,叶县开始发展制盐工业,5家盐厂相继建成投产,一个新型盐化工基地在中原大地形成。

近年来,叶县通过大力强链补链延链,一粒盐在这里实现了“七十二变”:可以用来生产汽车零件,可以用来生产电池,可以蝶变为多种产品。“盐穴储气”“空气储能”等相关项目纷纷签约落地,有效助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5-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以下是小新在搜集到的关于“中原农谷”的材料,请你代表学习小组的同学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主题探究任务。

标题:                      

【材料一】

近日,省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明确中原农谷建设实施一核三区发展战略。预计到2035年,中原农谷将成为国家区域性农业创新核心力量,让中国粮更多用上中国芯

过去的小麦育种工作,主要靠一把尺子一杆秤牙咬眼瞪鼻子闻进行表型观察,科研条件非常简陋。如今,在中原农谷,在神农种业实验室内,一排排麦苗静静地生长着。室内模拟的是种子全生育周期所需要的环境,春小麦一 年可以繁育6代,一年可以完成6次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过去,培育一个小麦品种至少需要八年,现在最快可提高到两年。

【材料二】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国家的命脉。它承载着14亿人的饭碗,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把种子问题解决好,不仅是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作为粮食产量占全国1/10、小麦产量占全国1/4的粮食大省,中原农谷的建设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提供了重要保障。

(1)请你提取并整合主要信息,为两则材料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了解完“中原农谷”,你一定收获颇丰。请结合以上材料,用上“智慧”“创新”两个关键词,帮小新写一份“中原农谷”宣传词。(80字左右)
(3)研学活动接近尾声,香香同学想为“中原农谷”设计形象徽标,她选出以下两幅标识,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简述理由。

2024-05-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