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5 道试题
1 .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同程度地转换至“静止”模式,封闭状态让人们的互联网生活热闹非凡。无论是社区团购,还是平台抢菜;无论是接受信息,还是寻求帮助,互联网都成了人们与外界连接的重要窗口。为此,我们可以认识到(     
A.网络让生活更美好
B.网络是人际交往的最佳选择
C.网络生活可以取代现实生活
D.网络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新途径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时,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近百万条,建言量排名前5的话题分别为:群众办事、保障救助、教育、宏观经济、住房。经认真梳理,中国政府网汇总精选了1100多条有代表性的建言,《政府工作报告》对其中的重点意见进行了吸收。

材料二   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包括“清朗·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清朗·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清朗·2022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清朗·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专项行动、“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等十大重点任务。


(1)材料一说明网络的作用是什么?
(2)开展材料二中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何现实意义?
(3)未成年人应该如何以实际行动配合“清朗”系列专项行动?
3 . 【理性辨别   慎重交往】

材料一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联网使我们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扩大了交往的领域、对象,丰富了我们的认识经验。


(1)请说出利用互联网可以做出哪些有益的事情(至少四例)

材料二   小明是网络爱好者,经常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留下自己的身影,和网友无话不说,甚至经常晒出自己的日常生活片段,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照片。


(2)作为小明的好友,你应该对他说些什么?
(3)我们如何做到情重结交网友?
2023-08-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漫画《网络问政》体现了(     
   
①协商民主是依法行政的核心                    ②拓宽民主监督渠道,保障公民权利
③网络问政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④网络问政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8-1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晓阳是名电脑高手,也是一名“微公益”达人,他不仅平时利用网络学习、看新闻、查资料,还经常利用微信微博分享正能量和做公益。一次晓阳与同学分享了这样一则新闻:学生小华发现一位老人摔倒在地,来不及多想就及时扶起老人,并拨打“120”。老人获救后,家人对小华万分感谢,路人也对小华行为大加称赞。

材料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谈到互联网时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互联网用的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的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晓阳和小华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请说明该行为的含义并试举两例。
(2)你是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互联网可以是阿里巴巴的宝库,也可以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句话的?
(3)结合晓阳的行为,请你谈谈在网络生活中青少年怎样避免“潘多拉魔盒”带来的伤害?

6 . 2020年春节是个不同寻常的春节!全国各地都紧急按下了暂停键,整个国家好像一下子进入了冬眠状态。这一切,皆是因为一个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返校后,八年级(1)的同学们围绕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材料一   新型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直播带货让网络零售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两会期间,网民通过网络就新冠防治问题向政府积极献言建策;疫情期间众多学生停课不停学,在家上网课,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引发在线教育爆发式增长。


(1)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

材料二   停课不停学,李明同学疫情期间在家研读《宪法》,他发现,宪法的很多条款都是通过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来保障公民权利的。

宪法条款

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13条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示例:财产权

第19条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第27条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37条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阅读宪法的相关条款,参照示例完成上面表格,并谈谈公民行使权利时要注意些什么?

材料三   抗疫期间,无数人让我们感动。韩红爱心基金会为武汉筹款募捐抗疫物资;志愿者为滞留在外的流浪者送去被褥和棉袄;商家在口罩紧缺的情况下坚持原价销售;许多年轻人有了更多独处和思考的时间,读一些平常不读的书,提升自我。


(3)结合材料,运用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有关知识,说说材料中普通人的优秀品质给中学生的启示。(至少写出3点)
2023-08-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近日,一百多万网友观看了“国粹艺术来袭”直播节目,部分网友发出以下弹幕评论:“网络直播看《牡丹亭》,感觉杜丽娘突然从电视中走出来了,面对面跟我聊天!”“我发的弹幕,她也能看到,非常奇特的感受。”从网友的弹幕评论,可以知道(     
①网络让我们虽相隔万里也犹如近在咫尺
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造了新业态
③热心网友积极发表弹幕,发展了民主政治
④网络直播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方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3-07-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安徽省庐江第四中学等4校 2022-2023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知法懂法,学法用法】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年龄相对提前,呈现低龄化的特点。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经沾染很多恶习。70%左右的犯罪与网络有关,网络内容良莠不齐,特别是色情暴力凶杀等内容对未成年人危害极大,容易诱发犯罪;经常在一起吸烟、酗酒的人,可能在烟酒的维系下结成不良团伙,实施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除此以外,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也可能诱发未成年人犯罪。


(1)有人据此认为网络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应该远离网络,你怎么看?
(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材料二   中学生小勇周末和妈妈去新华书店看书,在公交车上发现一个小偷在偷一个老人的钱包,小勇悄悄告诉妈妈,妈妈摇摇头,轻声说:大家都不敢管,我们也不要管,管不了!小勇想起老师上课讲过,可以给110发信息报警。就拿过妈妈的手机,发信息报警。不久,警察赶到拦住公交车,在小勇和其他市民的协助下抓住了小偷。


(3)从小勇的举动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2023-07-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9 . 【拥抱科技   走进网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直播带货让网络零售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两会期间,网民通过网络向政府积极献言建筑;疫情期间众多学生停课不停学,在家上网课,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引发在线教育爆发式增长;依靠5G通信技术,在线“云监工”火神山医院建设,远程在线医疗会诊。

材料二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上网及发布、交流信息已成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然而,有些网民却不顾事实,发布、传播谣言,最终受到处罚;有的人沉迷于网络,不思进取,荒废了学习和工作;还有的人轻信网上的一些信息,致使自己上当受骗……网络是把双刃剑,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了一个人。


(1)依据材料一回答: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哪些作用?
(2)联系材料二,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10 . 淄博烧烤从走红到“出圈”,流量是最大的推动力。从“顶流”互联网“种草”,到自媒体跟进传播;从官方媒体报道关注,到话题热度持续攀升,再到一众网友在朋友圈晒图点赞。每一次传播都是对淄博烧烤的又一次引流。这说明(       
A.网络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C.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D.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