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为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互联网文化氛围,某校八年级学生会就“初中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开展研究,请你参与。
(1)为了解同学们的上网情况,你认为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开展此项调查活动?

某小组对全校同学进行问卷后,部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问题

问题选项(统计结果)

你是否会因为过度上网忘了饥饿与疲劳?

从不(36%);偶尔(43%);经常(21%)

你在网上遭到过同龄人恶意攻击、辱骂或者嘲讽吗?

没有(34%);偶尔(59%);经常(7%)

你浏览网络信息时有没有怀疑其真实性?

从不(13%);偶尔(85%);经常(2%)

你发现有人在网上传播色情、暴力信息时持什么态度?

从不采取任何行动(56%);立刻举报(44%)

(2)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调查结果暴露出的问题。
(3)为倡导全同学“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请你写一份演讲稿的提纲。
要求:①要点符合题意,恰当运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②行动具体,表述规范,书写工整。
2021-11-1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西城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2 . 【网络生活,理性参与】

材料一   网民遭遇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的比例



(1)指出材料一中条形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

材料二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倡导文明上网,广泛开展争做中国好网民活动,推进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广大网民遵德守法、文明互动、理性表达,远离不良网站,防止网络沉迷,自觉维护良好网络秩序。”


(2)结合材料二,请就“文明上网”向所在学校全体学生写一份倡议书。
3 . 【在社会中成长】

为了落实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各地立足于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把课堂延伸到大自然、红色景点、研学基地等,采用“寓教于乐”形式,将自然、文化、国防教育、技能拓展、农事体验等主题相结合,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带着课本去旅行”,真正实现实践教育与校本课程无缝衔接,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1)各地“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教育活动”,旨在促进青少年养成怎样的行为?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养成这种行为的意义是什么?(写出两点即可)
【合理利用网络】

2023年9月11日-17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福州举行。这届网络安全周的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提高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共筑网络安全防线,青少年群体更值得关注。如何正确合理利用网络,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变得日益重要。

某中学对本校100名学生上网主要目的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3)从上述统计结果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4)针对以上问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该校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提出合理化建议。(写两点即可)
2024-01-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4 . 【做新时代好网民】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止到今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10亿,其中20岁到39岁的网民达到了37.7%,19岁以下的占比15.6%,青少年网民数量达到全国网民总数的一半以上。青少年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真正主力军。苏州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分小组开展“做新时代好网民”的主题实践探究活动。

小组实践探究一   青少年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


(1)小组实践探究一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小组实践探究二   向青少年发出“做新时代好网民”的倡议

关于“做新时代好网民”的倡议书


第一,①________________。对网络上的信息有基本的辨别和判断能力(是否符合事实和因果关系)。
第二,传播网络正能量。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第三,④________________。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不渲泄负面情绪等。
(2)请运用所学知识补充完整倡议书中的内容。
5 . 融入社会,成长成才

材料一   在国庆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开展“参观一感悟一实践”研学活动:

参观感悟实践
参观省博物馆,感受历史。写参观感悟,回味研学的乐趣。将经历运用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但是小丽这样说:



(1)请你反驳小丽的观点。

材料二   手机已深度渗透和影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一些控制力不强的青少年被“俘虏”,严重损害身心健康。

材料三



(2)请你对被手机“俘虏”的青少年提出两点忠告。

材料四   20224月,中央网信办针对网络暴力易发多发、社会影响力大的18家网站平台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一是建立健全识别预警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网络暴力当事人实时保护机制;三是严防网络暴力信息传播扩散……


(3)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会产生哪些社会效应?请你简要谈谈。
2022-12-0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6 .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网络越来越普遍。有人说过“互联网可以是资源的宝库,也可以是潘多拉的魔盒。”一些未成年人因接触互联网而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上网成瘾,身心受损,引发网络犯罪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恩考。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此某校举行“绿色上网,健康成长”活动请你参与,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该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至少两种)
(2)“互联网可以是资源的宝库,也可以是潘多拉的魔盒。”谈谈你对互联网“也可以是潘多拉的魔盒”的理解。
(3)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说说如何绿色上网,文明上网?
2022-10-3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海南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7 . 网络安全,人人有责

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10月11日至17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我市某中学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向广大师生普及网络安全常识,提升广大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动员广大师生协力营造清朗网络环境。


(1)请你设计两种“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形式。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能为维护网络安全做些什么?
2022-04-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8 . 【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有人在网上带节奏,误导舆论走向,对持不同观点人群大肆攻击,近年来,网络暴力“按键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有人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谣言,引发社会恐慌而受到法律制裁;还有人沉迷于短视频不可自拔,给主播打赏,造成财产的损失。


(1)请为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设计一个主题。
(2)有人认为“网络是陷阱,我们青少年要远离网络”,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评析该观点。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青少年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2023-11-2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八年级社会法治试卷
9 . 凝聚共识

材料一   2023923日至108日,第19届杭州亚运会正式举行。让我们一起走进亚运会,心心相融,爱达未来。

【共享亚运】小青荷群体平均年龄20.59周岁,其中00后占比89.9%,累计上岗志愿服务37.8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长336万小时,为竞赛运行的13个不同领域提供志愿服务。亚运期间,小青荷收到了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技术官员、媒体记者以及现场观众等100多人发来的感谢信,用真挚付出获赞无数。

(1)结合材料,说明“小青荷”青年志愿者的行动带给你怎样的启迪?

【青年践行】你所在的学校为组建学生志愿服务队伍,设计了以下招募方案。

学生志愿服务队伍招募方案

活动目的

组建我校学生志愿服务队伍,进行志愿服务。

服务内容

协助完成校园垃圾分类工作;
______
______

招募宣传方式

利用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宣讲;
______
(2)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将以上方案补充完整.

材料二   以下是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围绕“走近网络空间”的主题搜集资料,制作的两个板块。

板块一   网络点亮生活

素材一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蓬勃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0万亿元大关,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5%,同比增长10.3%,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

素材二

“领导留言板”是人民日报专门为中央部委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搭建的网上群众工作平台。2023年上半年,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共收到32.2万件群众有效留言,27.4万件得到各级领导干部回应和解决。

(3)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素材,谈谈你对“网络点亮生活”的理解。

板块二   聚焦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普及,青少年遭遇网络诈骗数量也在增加。对此,小智产生疑问:避免青少年掉入网络诈骗陷阱,各方应如何发力?为此,他搜集了以下资料:

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我国中小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教育缺失,大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网络安全知识;部分网络平台未能及时排查处置涉诈信息,日常管理不到位;部分父母监管不力,缺少与孩子的陪伴和沟通,导致孩子转至互联网寻求心理安慰,因此他们也容易成为受欺骗的对象。

(4)结合资料,请你回答小智的疑问。
2023-12-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10 .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普及。一些未成年人因接触互联网而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上网成瘾,身心受损。同时,网络犯罪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此,某校举行“绿色上网,健康成长”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为该校设计几种活动形式。(至少三种)
(2)请你说说应如何绿色上网,做文明上网人。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