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38 道试题

1 . 山东芝罘岛由坚硬岩浆岩和变质岩构成,海岸陡峭。在岛屿西端平坦海床上,形成了水下“近岸凹槽”地貌。受海水侵蚀与沉积影响,海床表层离岸由近及远依次分布砾石、砂砾、砂。下图为芝罘岛西端“近岸凹槽”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床上“近岸凹槽”的形成过程是(     
①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向下流动
②急速海浪涌向海岸,使海岸处海水面抬高
③近岸海底物质长期遭受侵蚀搬运形成凹槽
④向下流动的海水侵蚀近岸海底
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2.利于“近岸凹槽”形成的季节主要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近岸凹槽”处砾石、砂砾、砂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是(     
A.海底水流速度差异B.海底物质粒径差异C.海面风速差异D.波浪大小差异
21-22高三上·北京西城·期中

2 . 下图为北京某手机用户查看天气预报时的手机截屏。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11月29日比12月1日气温日较差小,主要原因是11月29日(     
A.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C.受南风影响,白天气温高D.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2.图示期间,北京空气质量较好,主要原因是(     
①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净化空气
②降雪利于污染物的沉降
③晴天较多,排放的污染物减少
④刮风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人口流动变化与经济发展速度互为作用。下表表示2005~2011年东北三省人口净迁移率(单位:%)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辽宁省1.292.822.131.771.311.061.86
吉林省-1.37-0.21-0.49-0.74-1.17-0.58-1.46
黑龙江省-1.66-0.27-0.23-2.270.98-0.33-3.82
1.2005-2011年东北地区(     
A.各省人口均呈流出状态B.吉林省迁出人口有可能流向辽宁省
C.黑龙江省人口迁向吉林省D.吉林省人口净迁出速度一直在加快
2.吉林省的人口变化对本省的影响是(     
A.促进经济快速发展B.减轻社会保障压力
C.加速地区人口老龄化D.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3.黑龙江省为应对人口的变化趋势,应该(     
A.限制人口流动B.放开国际移民政策
C.大力发展现代农业D.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流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南极磷虾因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捞。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下左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2022-12-11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22-23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极磷虾,以浮游植物为食,集中分布在南极海域。海冰,盐度、水温及环境方式等都会影响磷虾的分布,其中洋流及海水的垂直交换为南极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时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及渔场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南极磷虾固其体量大、繁殖能力强、营养丰富,被称为人类未来的“粮食”,世界各国专门派出船只赴南极海域竞相捕猎。201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列。

材料二图左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南极生物链示意图”。

(1)列举我国前往南极海域捕捞磷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说明南极海域过度捕捞磷虾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3)分析我国远赴南极海域捕捞磷虾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2023-03-18更新 | 1686次组卷 | 14卷引用:天津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一)地理试题

6 .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央正式宣布将把海南岛打造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若海南建成自由贸易港,将更有利于发挥海南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在泛南海经济合作中的中心枢纽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1.海南岛将被打造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是(     
①国家政策支持②地理位置优越③海南岛面积较大④海南经济发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一带一路”建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海南的意义是(     
①促进海南各类资源开发②为海南提供了更大规模的世界市场,经济发展有了更强劲的动力③将促进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④拓展了海南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机会,提升了海南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10-08更新 | 893次组卷 | 12卷引用:高频考点57 合作共赢-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7 . 下图为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2.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冬季气温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B.冬季风影响大,寒潮频发
C.云雨天气多,大气辐射作用强
D.地形闭塞,利于冷空气集聚
2022-06-03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微考点07 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备战2023年高考之地理图表专项突破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8 . 在我国东北地区,不少路段的涎流冰常常给公路工程施工和养护带来很大困难。高寒地区每当进入冰冻期,地下水以及植物覆盖层下的不冻结水,在其露头的地方,形成延流水漫流于公路上,这种延流水每流入公路一次,就结一层冰。涎流水逐次流向公路,形成大小不一的冰堆,这种冰就叫做延流冰。受结冰期的反复作用,涎流冰产生了一个露头结冰、停止融化、消退以及孕育的连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正常年份,东北地区公路上涎流冰消退的时间是(     
A.2—3月B.4—5月C.8—9月D.11—12月
2.涎流冰公路段在夏季面临的危害是(     
A.路基容易发生滑坡塌方B.涎流冰堵塞桥梁涵洞
C.公路线发生弯曲变形D.公路面沥青层变硬
3.冬季,在路堤的表层下面存在的地下水无露头时,也会产生涎流冰影响公路路堤,对此种情况的养护措施合理的是(     
A.人工刨冰或爆破,清楚涎流冰积水B.覆盖涎流冰的发源地,防止冬季封冻
C.在涎流冰路段挖坑,让地下水流出D.在公路上撒盐,清楚路面冰堆。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福建省长乐市宽阔低平的滨海平原上,因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面积约80km2的海岸沙丘,它自闽江入海口向南绵延约50km,大致呈条带状平行海岸线分布。这里也是福建省三大风沙活动区之一,一年中东北风盛行,历史上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影响该地风沙活动强弱。

层理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时,由于地质作用的差异而显示出的层状现象。研究层理构造有助于认识地层的形成环境。科考队员在海岸沙丘东南部选择一地进行采样,通过沉积剖面考察福建省长乐市滨海平原海岸沙丘沉积构造时发现,经历数百年的海退,该地沙丘有明显的上、下两层不同沉积构造,上部沉积层呈交错层理,下部沉积层呈平缓的波状层理。


(1)据材料说明长乐滨海地区形成大规模海岸沙丘的自然条件。
(2)指出要绘制出上图采样点沙丘剖面图,在采样点考察中需要测量的信息。
(3)近年来,海岸沙丘呈现逐渐向陆地移动的趋势。为防治该地风沙对耕地的危害,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2-08-04更新 | 689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考模拟试卷(一)地理试题与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蚯蚓吞食土壤和有机物质的能力很强,经过蚯蚓消化管的土壤,排出成蚓粪,是一种高效有机肥料。蚯蚓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也是畜牧业、渔业的增产的重要饲料,用途广泛。不少人为了赚钱,利用电子诱捕装置猎捕蚯蚓,危害巨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严厉打击电捕蚯蚓等破坏土壤行为。大柏老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区旧县镇,该村曾是“京郊奶牛第一村”,但是产生的牛粪每年用于耕地的不到30%,剩余的70%堆在地里。2013年,大柏老村委会和北京大地聚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蚯蚓养殖,并形成了“畜牧养殖一粪便一蚯蚓一有机肥一农业种植”的农业模式,取得良好的收益。下图示意大柏老村位置。



(1)分析蚯蚓对土壤改良的作用。
(2)说明国家严厉打击电捕蚯蚓的意义。
(3)分析大柏老村以蚯蚓养殖为核心农业模式的好处。
2023-04-0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