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地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土壤盐渍化是土壤底层或地下水中盐分因蒸发而积累在表层土壤的过程。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广泛分布,以原生盐渍化为主。下图为“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含盐量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人类垦殖活动对土壤盐渍化有一定影响。下表为“黄河三角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含盐量统计表”。

土地利用方式盐分含量(g·kg-1)
旱地棉田2.10
麦地2.02
水田稻田1.72
荒地9.39
(1)简述该地表层土壤含盐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2)从水盐运动角度说明当地垦殖活动对降低表层土壤含盐量的作用。
(3)简析盐渍土治理对当地粮食增产的意义。

2 . 几内亚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铝土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炼铝工业落后。该国的铝土矿是富铝基性岩石长期风化、氧化等作用而形成的风化壳型铝土矿。图1示意几内亚交通及铝土矿分布,图2示意几内亚康康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国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资源D.科技
2.该国炼铝工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基础薄弱B.劳动力较缺乏C.运输方式单一D.铝土资源枯竭
3.该国气候对铝土矿形成过程的作用是(     
①干季利于岩石的物理风化 ②湿季利于岩石的化学风化
③干季加速岩石的风力侵蚀 ④湿热气候利于铝元素氧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尼日尔河源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是非洲西部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尼日尔流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中游出现了少见的“内陆三角洲”,该三角洲也是流域内重要的种植业区。入海口三角洲及附近大陆架浅海区分布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位于尼日尔河下游地区的尼日利亚是非洲较大的经济体,但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科技落后,制约了经济发展。

材料二:尼日尔河流域简图


(1)尼日尔河最主要补给水源是___(选填:冰雪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自上游到下游河水水量变化规律是(     )(单项选择)
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2)尼日尔河流域东部A、B、C三地典型植被类型依次是热带雨林、_____、热带荒漠,植被类型的更替体现了____(选填:纬度/从沿海到内陆/垂直/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3)河流中游内陆三角洲和入海口三角洲的共同成因都是______作用,沉积碎屑颗粒粒径变化方向_____(选填:相同/相反)。
(4)与河口三角洲相比,内陆三角洲的种植业更加发达,从影响人口分布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
(5)非洲经济总体落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契合非洲国家可持续发展愿望。以尼日利亚为例,分析中尼可以加强合作的内容及意义。

4 . 人口分布基尼系数是反应人口分布集中程度的指标。图中是“20002020年各区域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全国

0.711

0.718

0.735

胡焕庸线两侧

东南半壁

0.517

0.534

0.566

西北半壁

0.754

0.748

0.752

四大地区

东部

0.365

0.398

0.427

中部

0.302

0.305

0.336

西部

0.773

0.765

0.771

东北

0.449

0.459

0.504

1.据表分析(     
A.我国人口分布趋于分散B.2010-2020年,东北地区人口分散
C.西部地区人口最为集中D.2000-2010年,东南人口更加集中
2.2010-2020年,西部人口分布趋势(     
①有助于地区均衡发展                            ②有助于人民享受现代化成果
③利于西部各地乡村振兴                         ④利于持续保障该地区生态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影响我国人口分布格局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B.经济水平C.政策影响D.社会发展

5 .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受裸露湖滩影响易就地起沙,这对铁路安全运营的危害较大。铁路部门构建了一个集防治坡面细沟侵蚀、阻沙、固沙与压沙为一体的综合防护体系(如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表明,相比前后路段,桥梁附近积沙危害更加严重,这是因为(     
A.桥洞风速大B.风沙直接磨蚀桥墩C.桥墩跨度大D.桥梁和桥墩的拦沙作用
2.大桥附近的荒地采用水漫压沙主要是为了(     
A.增大起沙阻力B.冲刷低地积沙C.削减风沙速度D.清除地表沙源
3.防风沙体系建成一段时间后,植被恢复最显著的区域是(     
A.退化草地B.大桥附近C.山坡河谷D.湖岸沙丘
2022-03-28更新 | 442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三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6 . 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北段,中下游经常出现“连底冻”现象,导致河流断流。该河每年11月封河,次年4月上旬自上游到下游依次开河,开河时“武开河”现象(河冰在表层和底层流水共同切割作用下快速破裂并顺流而下)频发,有时大量冰块在窄弯或浅滩河段阻塞形成冰坝,会酿成决溢灾害。2009年,当地政府在伊敏河上游修建水库缓解“武开河”现象带来的危害。下图示意伊敏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伊敏河中下游地区冬季常出现“连底冻”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高纬度地区,冬季气温低B.河道宽而浅,河流径流量小
C.深居内陆地区,受陆地影响大D.流经平原区,水流缓慢易结冰
2.伊敏河上游水库缓解“武开河”现象的独特运行方式是(     
A.封河之前,增加水库存水量B.封河期间,禁止水库水下泄
C.封河期间,保持冰下水畅流D.开河期间,增加水库下泄量
2021-11-18更新 | 141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0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河道特点,黄河宁蒙(宁夏下河岩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凌汛灾害频发。下图示意1952~2013年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的变化。槽蓄水增量是指凌汛期因冰盖的阻水作用而增蓄在河槽中的水量。宁蒙河段上游众多水库的建成,对防凌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总体变化趋势可能取决于(     
A.水库调蓄B.降水增加C.河床淤积D.冰期延长
2.上游水库建成后,冬季即使不调节流量也有助于防凌,主要得益于(     
A.蒸发损耗增大B.下泄水温提高
C.河床宽度拓宽D.河道落差减小
3.为降低凌汛对宁蒙河段的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深河道②加固大堤 ③上游水库在封冻前加大下泄水量
④凌汛河段人工分凌(水),削减下泄水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喀斯特洞穴系统的烟囱效应(如下图,图示为某季节的主要气流)是指由于洞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使气流从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低的区域的现象。它为喀斯特地区的地-气交换增加了一个通道,对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碳汇是指碳酸盐通过岩溶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无机碳的形式储存的机制。我国喀斯特地区面积超过总陆地面积的1/3,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域。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碳排放量大幅度上升,科学家对于碳汇空间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结合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     
A.夏季低、冬季高B.夏季低、冬季低
C.夏季高、冬季高D.夏季高、冬季低
2.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烟囱效应较北方明显的原因不包括(     
A.雨热同期,降水量比北方多B.土壤疏松肥厚,利于地表水下渗
C.碳酸盐岩的风化作用强D.高温多雨的气候对可溶性岩的溶蚀增强
3.研究喀斯特地区烟囱效应的意义不包括(     
A.降低未来南方喀斯特碳酸盐地区的碳汇量B.减轻我国经济发展的压力
C.减缓全球气候变暖D.增加我国的碳汇空间
2021-03-23更新 | 55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六市2020-2021学年高三3月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分布图,“垃圾洲”是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这些塑料制品不能生物降解(其平均寿命超过500年),它们只能分解成越来越小的碎块,表面上看似动物的食物。读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固体漂浮物可能来自(     )(多项选择)
A.海底上泛B.河流输入C.海洋运输D.大气沉降
(2)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洲的洋流可能有(     )(多项选择)
A.本格拉寒流B.墨西哥湾暖流C.日本暖流D.北太平洋暖流E.拉布拉多寒流
(3)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____(填方向),甲附近著名渔场名称是____
(4)“垃圾洲”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单项选择)
A.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B.增加海洋气象灾害发生频率
C.影响洋流流向,不利于渔场的形成。
D.海洋动物吞食塑料垃圾,危害其健康甚至生命。
2021-09-2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铁路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河道特点,黄河宁蒙(宁夏下河岩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凌汛灾害频发。下图示意1952~2013年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的变化。槽蓄水增量是指凌汛期因冰盖的阻水作用而增蓄在河槽中的水量。宁蒙河段上游众多水库的建成,对防凌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宁蒙河段最大槽蓄水增量总体变化趋势可能取决于(     
A.水库调蓄B.降水增加C.河床淤积D.冰期延长
2.为降低凌汛对宁蒙河段的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深河道②加固大堤③上游水库在封冻前加大下泄水量④凌汛河段人工分凌(水),削减下泄水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0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武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