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表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在此基础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再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GDP发展模式应当被以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绿色GDP”发展模式取代,这才有人与自然的和谐,“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将“绿色GDP”发展模式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需要。

1.近年来,“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绿色GDP”发展模式更利于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B.“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C.“绿色GDP”的提高会减少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是在追求GDP的增长的同时,也要追求环境质量
2.绿色家庭的正确做法是(     
A.绿色家庭使用无磷洗衣剂B.绿色家庭专水专用
C.绿色家庭不可能利用太阳能D.为了节约,外出购物使用塑料袋
3.在“绿色GDP”发展模式下推行“低碳经济”,下列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低碳经济就是指要减少煤炭的燃烧
B.低碳经济就是指企业要降低能耗
C.低碳经济主要是约束企业行为,与消费者无关
D.低碳经济要求经济活动全过程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7日内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

2 . 碳排放,是人类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的过程,其目前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图示意2018年中国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A.动物呼吸作用的原料B.严重削弱太阳紫外线
C.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D.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中国和全球相比,碳排放中占比差异最大的是(     
A.电力和供热B.制造和建筑C.交通运输D.其他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合理措施有(     
①提高煤使用量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采用固碳技术   ④砍伐原始森林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022-02-2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丹地貌泛指干旱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近年来,由于青海大柴旦地区的河流改道,该地的雅丹地貌被河湖水包围,形成了独特的水上雅丹奇观,水上雅丹土丘一般高10-25米,最高可达50米。



(1)分析大柴旦地区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2)有专家预测,大柴旦水上雅丹奇观在未来几十年间很可能会消失,请推测其自然原因。
(3)为了防止水上雅丹奇观消失,试说明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
2021-09-15更新 | 1619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桐城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2020年3月28日(星期六)20:30-21:30,全球第 14 个“地球一小时”活动展开,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截至 2019 年,全球累计已有近 8000 座城市、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众参与了此项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哪种大气环境问题提出的(     
A.臭氧层破坏严重B.大气光污染
C.酸雨蔓延D.全球气候变暖
2.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①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 ②人口过多,呼出大量CO2
③气候的周期性波动        ④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报告中指出,1880年至2012年期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85摄氏度,1901年至2010年期间平均海平面升高19厘米。据此回答:为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夏季调低空调的温度       ②植树种草
③开发可再生能源             ④禁止燃烧煤炭
A.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②

6 .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


回答下列各题

1.假如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碳中性国家”,对全球产生的影响是:
A.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农作物减产B.全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C.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D.南北半球的温带草原区更干旱
2.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7 . CO2的地质封存是指将CO2压缩并注入到地层中,进行长期安全的隔离和封存,以减少向大气中的直接排放。下图表示某地的地质构造,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最适合封存CO2的地层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2.地质封存是碳封存的方式之一,对于缓解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做法与地质封存的功能相似的是
A.森林保护和再造B.使用可再生能源
C.倡导低碳生活D.提高燃料利用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