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和药品等。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相关物质性质的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I.连接装置A→B→C,制备并收集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
(3)利用装置C收集时,气体应该从_______口进(填“m”或“n”)。
Ⅱ.连接装置A→B→D,制备氯水。
(4)装置D中试剂a为,通入即可制得氯水,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将装置D制备的氯水转移至三颈烧瓶内,将pH传感器、氯离子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分别插入三颈烧瓶中(图1),用强光照射氯水,进行实验并采集数据,获得相关变化曲线。

解释图2中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依此可判定实验过程中溶液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Ⅲ.连接装置A→B→D,探究氯气的性质。
(6)将装置D中试剂a更换为紫色石蕊溶液,通入过量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7)将装置D中试剂a更换为的混合溶液,通入一定量氯气,溶液中各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3所示。已知还原性:,线段表示_______(填离子符号)物质的量的变化,原混合溶液中_______
2023-02-17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2 . FeCO3可用于制备补血剂。某研究小组制备FeCO3,并对FeCO3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探究。
已知:①Fe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②Fe2++6SCN-Fe(SCN)(无色)
Ⅰ.FeCO3的制取(夹持装置略)

装置C中,向Na2CO3溶液(pH=11.9)通入一段时间CO2至其pH为7,滴加一定量Fe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CO3固体。
(1)试剂a是_______
(2)向Na2CO3溶液通入CO2的目的是_______
(3)C装置中制取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有同学认为C中出现白色沉淀之后应继续通CO2,你认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_______
Ⅱ.FeCO3的性质探究

(5)对比实验ⅱ和ⅲ,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写2个)
(6)依据实验ⅱ的现象,写出加入10%H2O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Ⅲ.FeCO3的应用
(7)FeCO3溶于乳酸[CH3CH(OH)COOH]能制得可溶性乳酸亚铁补血剂。该实验小组用KMnO4测定补血剂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发现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其原因是_______(不考虑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
2022-04-20更新 | 107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大联考雅礼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并探究其性质。所用仪器及药品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设计上述制取氯气装置时,按照各装置的功能,连接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____→收集装置→___________
(2)A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若要验证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可将如图所示装置连接到原实验装置中,连接的最佳位置是____ (填选项序号)。

①A、B间       ②B、C间       ③C、D间
(5)该小组同学将制得的氯气配制成氯水,以探究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氧化
假设2:氧化
请你完成下表,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结论
①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1正确
②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2正确
(6)若要产生常温常压下,理论上需要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 . 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熔融金属锡反应可制备SnCl4,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制备。

已知:①金属锡熔点为231℃,化学活泼性与铁相似;②SnCl4的沸点为114℃;③SnCl4易与水反应。
请根据图中装置回答:
(1)装置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试管Ⅱ中的试剂是_______,装置V的作用是_______
(3)当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点燃Ⅳ处的酒精灯开始加热;
(4)装置Ⅵ最好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填标号);

(5)反应前Ⅳ中Sn的质量为17.85g,结束后在V中收集到了31.3gSnCl4,反应的产率约为__
2021-03-1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
5 . 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相关实验,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序号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在含0.1mol的AgNO3溶液中依次加入NaCl溶液和KI溶液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变成黄色Ksp(AgCl)>Ksp(AgI)

B

在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沉淀生成酸性:H2SO3>HClO

C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乙醇溶液紫色褪去乙醇具有还原性

D

向溴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水层几乎无色苯与溴发生了反应
A.AB.BC.CD.D
6 . 下列由废催化剂(主要含FeBr3及少量溴、苯)制取无水FeCl3的实验装置与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氧化FeBr3溶液中的溴离子
C.用装置丙分离出FeCl3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溶液可得无水FeCl3
7 .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为检测二氧化氯能否与KI溶液反应,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述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且气密性良好,D中稳定剂不能与Cl2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且产物有ClO2、Cl2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观察到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
(3)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放出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观察到装置F中的溶液变成蓝色,则F的反应中氢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4)自来水厂用碘量法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其实验操作如下:取300.0mL的水样,酸化,加入足量的碘化钾反应,再用0.2000Na2S2O3溶液和生成的碘单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恰好完全反应时用去25.00mL Na2S2O3溶液,测得该水样中的ClO2含量为_______
(5)该小组同学还制得了ClO2的水溶液,以探究FeI2的还原性。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FeI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ClO2的水溶液,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1:Fe2+被ClO2氧化;
假设2:被ClO2氧化。
为验证假设1,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结论
取少量黄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___假设1正确
2022-03-18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大联考化学试题
8 . 为探究Na与CO2反应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银白色的P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B、C装置的目的是使进入D装置中的气体为干燥、纯净的CO2,则其中装置B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
(3)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1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是m2g.再按如下顺序进行实验操作。
①打开K1和K2,通入CO2至E中出现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熄灭酒精灯;
④冷却到室温;
⑤关闭K1和K2
⑥称量硬质玻璃管。
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g。
(4)加热D装置中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钠块表面变黑,熔融成金属小球;
②继续加热,钠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硬质玻璃管中有大量黑色和白色物质产生。
③F中试管内壁有银白物质产生。
(5)探究硬质玻璃管中,固体产物所含钠元素的存在形式:
假设一:只有Na2CO3
假设二:只有Na2O;
假设三:___________
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完善操作步骤及相应实验现象),验证上述假设:
步骤1.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
步骤2.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步骤3.往步骤2所得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滤液不变红色。
结论:假设一成立。
(6)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及下表实验数据,写出Na与CO2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m1m2m3
66.70g69.00g72.15g
2021-03-05更新 | 8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回答下列问题。
Ⅰ.将NaOH溶液和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
Ⅱ.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A>B>C,且A、B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C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B2C和B2C2.据此填空:
(1)A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位于第_______周期_______族。
(2)A、C、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化学式)_______
(3)A、B形成的含氧酸盐与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
(4)利用下图装置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A中加_______,B中加Na2CO3、C中加_______,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
2020-12-2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四次月水平检测试化学试题
10 . Ⅰ.历史会被尘封,但不会被掩盖,更不会被忘记。1939年4月,日寇在侵略晋城时使用了生化武器氯气弹,犯下了滔天之罪。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和收集少量干燥、纯净的氯气,选用如图所示仪器及药品:

(1)上述实验中,用来盛放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选择上述仪器并按顺序连接(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__________
(3)制得的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目的是___________
(4)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若需要制取,需要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Ⅱ.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消毒剂,它在酸性条件下生成并放出有类似的性质。某兴趣小组探究亚氯酸钠的制备与性质。

i.制备亚氯酸钠
关闭止水夹②,打开止水夹①,从进气口通入足量,充分反应。
(6)装置A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探究亚氯酸钠的性质
停止通气体,再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①,打开止水夹②,向A中滴入稀硫酸。
(7)开始时A中反应缓慢,稍后产生气体的速率急剧加快,请解释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8)实验完成后,为防止装置中滞留的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再次打开止水夹①,___________
2023-11-1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