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我国古代就掌握了青铜(铜-锡合金)的冶炼、加工技术,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青铜器;Pb、是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不同铅化合物一般具有不同颜色,历史上曾广泛用作颜料,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
B.单晶硅熔点高,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C.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铸剑
D.含铅化合物颜色丰富,可用作电极材料
2022-07-21更新 | 9314次组卷 | 23卷引用:【知识图鉴】单元讲练测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03单元测
2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铁粉能与O2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剂
B.纳米Fe3O4能与酸反应,可用作铁磁性材料
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
D.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
2022-01-04更新 | 8627次组卷 | 19卷引用:【知识图鉴】单元讲练测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03巩固练
3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S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去除水体中Hg2+
B.O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C.葡萄糖易溶于水,可用作制镜工业的原料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2018-05-17更新 | 562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测试题
4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2018-06-10更新 | 8344次组卷 | 63卷引用:专题4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C挑战区 模拟高考(苏教版必修2)
5 . 科学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研究成果与科学家的对应关系不符合事实的是
A.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B.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推动了我国制碱工业的发展
C.道尔顿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推动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D.拉瓦锡提出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2020-09-22更新 | 1330次组卷 | 18卷引用:章末检测卷(一) 认识化学科学
6 . 氮、硫、碳的氧化物都会引起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图是氮、硫元素的各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
(1)根据A对应的化合价和物质类别,A为___________(写分子式),从氮元素的化合价能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图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_
(2)浓、稀硝酸的性质既相似又有差别,若要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铜镀层应选择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套管实验装置(部分装置未画出)来制备SO2并利用实验现象来检验其还原性,制备SO2时选用的试剂为Cu和浓H2SO4。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利用实验现象来检验SO2的还原性,则选用的试剂为_____
A. 品红溶液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双氧水(H2O2)
(4)工厂里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NO、NO2的混合气体,使其转化为化工产品NaNO2,试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5)工业上把海水先进行氧化,再吸收溴,达到富集溴的目的。吸收工艺常用的方法是先用热空气吹出Br2,再用SO2吸收Br2。取吸收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写出SO2吸收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7 . 下列选项中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适量醋酸产生无色无味、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醋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B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点燃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苯的含碳量高
D向石蕊溶液中滴入乙酸石蕊溶液变红色乙酸是强酸
A.AB.BC.CD.D
8 . 利用元素的化合价推测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氮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从氮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析,X、Y、Z、W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有______(填化学式)。
(2) N2O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N2O分解。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尾气中的NO用酸性NaClO溶液吸收,其原理是HClO氧化NO生成Cl和NO3-,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集满红棕色气体Z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的稀溶液与铜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NaNO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NaNO3,则50mL0.01 mol·L-1 NaNO2溶液与10mL0.02 mol·L-1 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还原产物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下列物质与危险化学品标志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BCD
乙醇天然气浓硫酸氢氧化钠
A.AB.BC.CD.D
10 . 动手实践: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A.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得的Na2S溶液中满加新制的氯水B.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C.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④将镁条投入稀盐酸中D.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
⑤将铝条投入稀盐酸中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A1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F.生成淡黄色沉锭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研究____________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13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等。仪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火柴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步骤对应实验现象的编号和②的化学方程式及此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填A~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457次组卷 | 2卷引用: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一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夯基提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