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下列关于氮的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于水呈碱性,所以是电解质
B.图中呈现了三种固氮方式
C.“雷雨发庄稼”的原因是生成铵态氮肥
D.在常温常压下不发生化学反应
2024-04-23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川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2 . 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两端各放置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然后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再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
A.B.
C.D.
2024-03-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招生考试全真试卷化学2
3 . 下列有关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或描述正确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与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原理相同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SO2,造成大气污染,使雨水pH<5.6形成酸雨
C.SO2通入CuSO4与NaCl混合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Cl,体现SO2的还原性
D.向50 mL 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 mol
2023-12-19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阶段重点练(一)
4 . “三大强酸”包含盐酸、硝酸和硫酸,都是具备高腐蚀性的强酸。下列它们的性质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Cu(NO3)2晶体,铜粉溶解
B.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说明HNO3分解生成NO2
C.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溶液中含有
D.向Na2S溶液中加入稀硝酸产生淡黄色沉淀
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某课题组发明一款可充放电的全固态钠电池,本发明提供的固态钠离子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极电势N极高于M极
B.充电时,由M极迁移至N极
C.充电时,M极电极反应式为
D.为了降低成本,可以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换为溶液
2023-09-07更新 | 497次组卷 | 2卷引用:题型02 电化学图像分析-2024年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6 . 人体所需能量大部分来源于葡萄糖。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
C.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D.遇碘单质变蓝
2023-09-01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苯环的羧酸叫作芳香酸
B.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决定了羧酸的元数
C.羧酸分子中都含有极性官能团—COOH,因此都易溶于水
D.乙酸的沸点比乙醇的沸点高,主要是因为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更大一些
2023-08-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4.1羧酸(课前)-鲁科版选择性必修3

8 . 甲、乙、丙三种烃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质量最大的是丙
C.乙和丙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D.乙和丙分别加入过量溴水中,充分振荡,静置,乙上层无色,丙下层无色
2023-08-08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合格考汇编14烃
9 . 下列关于几种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H2O、酸溶液反应时,钠都是还原剂
B.金属铁与水蒸气反应可得到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C.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是由参加反应的O2的量决定的
D.镁粉中含有少量铝粉可加入盐酸除去
2023-08-08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BBWYhjhx1007.pdf
10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地保护自然环境。某次化学实验后,回收的废液中存在Ag+、Ba2+、Cu2+。某同学欲从废液中除去这些离子并分别回收铜、银两种金属,设计如下处理方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欲对废液中的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可以依次加入HCl、H2SO4、NaOH
B.检验废液中含有Ba2+可以用Na2SO4溶液
C.由处理方案可知离子的氧化性:Fe3+>Ag+>Cu2+>Fe2+
D.向滤液丙和丁中通入氯气,可重新获得FeCl3溶液,用于循环利用
2023-08-04更新 | 37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项02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