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34 道试题
1 .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做相关验证和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1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验证具有氧化性。

①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
②装置甲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说明具有氧化性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该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制备(难溶解于水中)。

①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三颈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该实验体现了的性质是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将纯净的缓缓地通入到溶液中,得到沉淀。为了探究该反应中的氧化剂,该同学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Ⅰ:溶液中的
假设Ⅱ: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①验证假设Ⅰ(配制溶液前已将蒸馏水煮沸并密封冷却)。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溶液中缓慢通入纯净的气体
假设I成立
实验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气体
实验i现象为___________,实验ii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②验证假设Ⅱ。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目的
实验iii同实验步骤同实验的相关现象作对照实验
实验iv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iv的步骤为___________,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67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2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某实验小组进行如下关于银镜反应的实验探究。
Ⅰ.探究银镜反应中的作用
已知:①银镜沉淀速率过快可影响其结构和形貌,从而影响其光泽;
开始沉淀时不稳定,易不可逆分解为黑色
③在实验Ⅰ、Ⅱ、Ⅲ中的溶液可视作中性溶液。

(1)的氧化性会随浓度增加而上升,对比实验Ⅰ和Ⅱ,实验小组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1>的氧化性随溶液的增大而增大
<猜想2>_______
(2)该实验小组为进一步探究而设计实验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最终得到结论:“猜想1不合理,猜想2合理”。简述实验Ⅲ的实验过程:_______

(3)该实验小组又进行了实验Ⅳ,控制实验Ⅱ和实验Ⅳ中溶液相同,对比实验Ⅱ和实验Ⅳ,实验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Ⅱ.该小组在一次制银镜时误将无标签的溶液当成稀氨水,使得转化为淡黄色沉淀。查阅资料知只有极浓的氨水可以将溶解,而实验室并无浓氨水,故不能利用制备银氨溶液。实验小组决定采用肼还原制银镜,实验报告如下。
请将实验报告的空缺部分填充完整。
实验目的采用肼还原制得银镜并以此深入探究银镜反应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①肼具有强还原性,易吸潮、易被氧化、易与等酸性气体反应,常压下可与水形成共沸物(其中肼含量约69%);

实验药品悬浊液、溶液(加碱化,)、催化剂、焦性没食子酸(别名连苯三酚)溶液(加碱化,)、尿素、油、盐酸。
实验仪器制备肼的全套装置[具体仪器见装置图,需注意的几点:a.实验最好使用洗气瓶,但因实验室没有洗气瓶,故用_______(填“广口瓶”或“细口瓶”)接导管替代;b.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减压蒸馏装置(具体仪器略)、试管、胶头滴管等。
实验操作①依图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②用油浴加热,向三预烧瓶缓缓鼓入空气,同时缓缓将恒压滴液漏斗内药品滴入三颈烧瓶,加热约后停止加热;
③将三预烧瓶内的液体进行减压蒸馏,得到氨肼混合溶液,将其滴加入悬浊液中。

实验结果实验制得了银单质,但其并未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而是松散的银粉。
实验反思①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加碱化)的作用是_______,加热过程中持续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
②为深入研究为何该反应没有生成银镜,我们又做了如下实验:

综合做过的上述关于银镜反应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4-02-19更新 | 42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调研卷化学试题
3 . 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多种物质,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蘸取NaCl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可观察到火焰呈________________色。
(2)氯化钠溶液通电后,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Cl2与Ca(OH)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如图表示NaCl固体在水中溶解过程的微观状态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干燥的NaCl固体不导电,是由于其中不存在Na+和Cl-
b.进入水中,NaCl固体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
c.NaCl溶液能导电,是由于在电流作用下,其可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
d.加热至熔融状态的NaCl也可以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
(5)某小组同学为探究Cl2的性质并制备氯水,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有色布条,b为湿润的有色布条。

①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V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④用强光照射氯水,并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相关变化曲线如下图。图中纵坐标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

a.氯离子浓度                                          b.溶液中氯气的含量
c.pH                                                       d.氧气体积分数
2023-12-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4 .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取图甲实验后U形管中液体,加入FeCl3溶液后呈紫色,证明煤中有酚类物质
B.图乙通过观察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间,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通过图丙实验现象,验证非金属性S>C>Si
D.利用图丁装置及试剂制备Fe(OH)3胶体
5 .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纯净的氯气并研究氯气的性质。装置如下:
   
已知: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装置B的功能是:___________,装置C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
(2)a,b均为红色布条,其中a布条为___________的(填“干燥”或“湿润”)。与实验目的直接相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进行表达)
(4)小组同学观察到D中红色褪去,并对褪色原因提出假设:
假设1:___________
假设2:ClO-破坏了酚酞的结构。
该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假设1是否成立。实验方案为:取少许D中褪色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___________(填“操作”),若___________(填“现象”),则假设1成立。
6 . 某化学小组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进行如下探究。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一)性质探究。供选试剂:溶液、溶液、片、粉、溶液
(1)同学甲探究铁具有还原性,可选择试剂:粉、溶液、_______
(2)同学乙为探究的还原性,取2 mL 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氯水,观察现象不太明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欲获得更充分证据,此实验操作应该完善为_______
(3)同学丙欲探究具有氧化性,其方案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二)的制备同学丁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已查完好。

(4)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进行的操作:先打开,关闭,打开,反应片刻后,再______________,发现溶液从装置2进入装置3中,关闭
(5)从实验操作过程分析装置3中有灰绿色沉淀产生而没有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
(三)出土铁器修复部分过程的分析与探究
(6)腐蚀原理分析:一般认为,铁经过了如下腐蚀循环:Ⅰ.转化为;Ⅱ.在自然环境中形成;Ⅲ.反应形成致密的保护层;Ⅳ.保护层再转化为。如此往复腐蚀。
①从原子结构解释步骤I很容易发生的原因:_______
②上述过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步骤为_______(填序号)。
(7)化学修复过程探究:研究发现,对铁的腐蚀会造成严重影响,铁器表面会产生。将铁器浸没在盛有 的溶液的容器中,缓慢加热至60~90℃。一段时间后,取出器物,用溶液洗涤,至无
①加热目的是_______
②检测洗涤干净与否的操作:_______
③铁器表面的脱氯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④修复中变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1-11-18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舍勒制备氯气的方法至今还在实验室使用。某个合作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Cl2并验证其性质。(已知:FeCl3的熔点306℃、沸点3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框B内装置的作用是净化氯气,把装置H、M连接后放入框B内,则其连接顺序是_______(请填写小写字母)。
(3)框D装置的作用是收集氯气,请在答卷中按所示气流方向,将集气瓶P内的两个玻璃导管补充画完整_______
(4)实验中,装置E中试管和F中锥形瓶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实验结束后,取锥形瓶中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使固体完全溶解,加入几滴溶液后,再加入足量锌粉,充分振荡后静置。请描述上述实验过程中,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_______
(5)装置G可选用试剂_______(填标号),并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①KI     ②NaCl     ③NaOH     ④H2SO4
(6)该合作学习小组完成上述实验验后,另一学习小组保留装置A和B,且用装置N来替代装置C,欲达到相同实验目的,请简述使用装置N进行实验的操作和现象_______
2022-01-22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8 . 某校化学兴起小组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通过以下实验来探究两种物质的性质。
(1)观察可知,均为___________色的固体。
(2)20℃时,称取两种固体各,分别放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滴加蒸馏水,振荡,发现固体完全溶解,而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到结论___________
(3)结合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数据或者现象
实验I利用传感器探究两种物质分别溶水时的温度变化
实验Ⅱ探究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一段时间后,A中无明显现象,B中_____
实验Ⅲ探究两种物质分别与盐酸反应
A中开始无大量气泡,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B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①实验I所得实验数据证明,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实验Ⅱ中试管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通过实验Ⅱ说明的热稳定性___________。(填“强”或“弱”)
③实验Ⅲ中的现象证明,与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第一步:;第二步:___________
实验二:为研究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4)装置I中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写出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若产生足量,实验过程中装置Ⅳ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7)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图中装置Ⅱ与Ⅲ之间添加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序号)。

(8)该小组同学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氯气后,再用强光照射氯水,同时使用数据采集器采集数据如下:

该小组同学采集的数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水的       b.氯离子的浓度       c.氧气的体积分数
2021-11-18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题
9 . 根据下列实验设计进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Ca(NO3)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洗涤,后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硝酸
B制备Fe(OH)3胶体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
C验证碘在浓KI溶液的溶解能力大于在CCl4中的溶解能力往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KI溶液,振荡分层,实验现象为:下层由紫红色变成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
D测定浓硫酸的pH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点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对
A.AB.BC.CD.D
2024-01-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月考)化学试卷
10 .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方案实验目的
A向沸水中滴入几滴稀溶液,继续煮沸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制备胶体
B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探究浓度对相互转化的影响
C将新鲜菠菜剪碎、研磨、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硝酸,再滴加几滴溶液,观察现象检验菠菜中是否含有铁元素
D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几滴鸡蛋清溶液,震荡:再加入蒸馏水,振荡观察现象探究蛋白质的盐析过程是否可逆
A.AB.BC.CD.D
2023-12-14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