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8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A探究甲烷气体中是否含有氢气将气体样品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然后再通过CuSO4粉末氧化铜固体变为红色,CuSO4粉末变蓝色,说明含有氢气
B探究Fe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的固体产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稀盐酸溶解,分成两份:一份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另一份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前者溶液变血红色,后者溶液紫色褪去,则固体产物中铁元素有+2、+3两种化合价
C探究乙烯能否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向乙醇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制备乙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D探究Fe3+、Cu2+对H2O2溶液分解的催化效果强弱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2mL 5% H2O2溶液,分别滴入0.2mol/L FeCl3溶液和0.3mol/L CuCl2溶液各0.5mL若a中产生气泡快于b中,则说明Fe3+的催化效果强于Cu2+
A.AB.BC.CD.D
2021-09-04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绍兴市第一中学等)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题
21-22高一上·浙江·阶段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实验探究题
实验目的: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原因。
【分析与猜想】
(1)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2O2+2H2O= 4NaOH+O2↑,往过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本应只会变红而不会褪色,而实验中发现酚酞变红后又褪色,由此提出如下的猜想:
A.氧气有漂白性
B.氢氧化钠有漂白性
C.___________
【实验与判断】请完成表格:
实验编号123
实验装置
验证猜想B.氢氧化钠有漂白性C.___________A.氧气有漂白性
实验现象溶液变红后不褪色
实验说明1. 2的实验中NaOH溶液是用___________(填“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钠固体”、 “过氧化钠固体”)溶于水配制的
(2)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程中,钠元素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溶液中还生成了一种不很稳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质X,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可用如图装置对溶液中不很稳定的物质进行探究,在①处装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下列选项,下同),②处装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

A.酚酞试剂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
C.二氧化锰
D.氢氧化钠固体配制的溶液
(4)气体③是___________,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没有写出X来,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4-28更新 | 42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4.27】【宁波】【高一上】【高中化学】【00137】
3 .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Al(OH)3悬浊液:向1mol·L-1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6mol·L-1NaOH溶液
B.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待检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2021-08-12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35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4 .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实验目的。(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一段时间后,H2S溶液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1-03-11更新 | 51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化学20210304-019
20-21高一上·浙江绍兴·阶段练习
5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现象
A制备Fe(OH)3胶体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
B除去MgCl2溶液中的AlCl3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搅拌、过滤
C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在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D比较氯和碘的非金属性将少量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溶液呈棕黄色,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液体,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A.AB.BC.CD.D
2021-01-02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在线化学33
13-14高一下·浙江宁波·期末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6 . 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 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装置设计】甲、 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若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选择的装置应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A.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mL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
B.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C.在试管②中加入5 mL X试剂;
D.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
E.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1)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试管2中加入的X试剂为___________
(3)步骤E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常用___________方法分离获得实验中的乙酸乙酯。
2019-01-30更新 | 40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实验室中利用MnO2制备干燥的Cl2及少量氯水并收集Cl2,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连接图1、图2装置,向分液漏斗中注水,打开K1,关闭K2,检查装置气密性
B.图1装置中,滴加浓盐酸,点燃酒精灯,可制备Cl2
C.可通过图2装置干燥并收集一定量的Cl2
D.连接图1、图3装置,打开K1,点燃酒精灯,可制备少量氯水
2021-06-10更新 | 509次组卷 | 7卷引用:考点09 氯及其化合物-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8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夹持装置及石棉网已略)
ABCD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实验室制备硝基苯探究乙醇具有还原性探究苯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配制银氨溶液
A.AB.BC.CD.D
2021-06-26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化学20210621-005【2021】【高二下】
9 . 下列有关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实验室制备氯气B.装置乙制备干燥的氨气
C.装置丙石油分馏制备汽油D.装置丁制备乙酸乙酯
2021-05-25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在线化学90高一下
10 . 水合肼(N2H4·H2O)是重要的氢能源稳定剂,其制备的反应原理为NaClO+2NH3=N2H4·H2O+NaCl。下列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在装置甲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碱石灰制取NH3
B.用装置乙作为反应过程的安全瓶
C.制备水合肼时从装置丙的b口通入NH3
D.用装置丁吸收反应中过量的NH3
2021-03-03更新 | 771次组卷 | 8卷引用:考点34 物质的制备与合成-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