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30 道试题
1 . 有机化合物R为无色粘性液体,易溶于水,可由葡萄糖发酵制得。
(1)化合物的质谱图如图-1所示(图中最右侧的峰表示所形成的分子离子峰,其质荷比的数值就是的相对分子质量)

                                   图-1
在足量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缓缓通过浓硫酸、碱石灰,发现二者分别增重,则R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对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含有官能团,R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图2所示,则R中含有________种氢原子,R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图-2
(3)R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制得可降解塑料PL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某烃的结构如图3所示,若每两个碳原子之间均插入一个原子团,可以形成金刚烷的结构,金刚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一氯代物有________种。

                       图-3
(5)聚碳酸酯(结构如图4)的透光率良好,它可制作车、船、飞机的挡风玻璃,以及眼镜片、光盘、唱片等。它可用绿色化学原料碳酸二甲酯(结构如图5)与另一种原料M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生成甲醇。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
2 .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
B.乙烯能与氢气加成,而乙烷不能
C.苯在50℃60℃时发生硝化反应,而甲苯在30℃时即可
D.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而苯不能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
3 .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目的

实验室制乙炔并检验乙炔

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实验方案

选项

C

D

目的

证明酸性:碳酸>苯酚

验证苯环中是否含有独立的碳碳双键

实验方案

A.AB.BC.CD.D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
4 . 下列有关化字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甲基的电子式:
B.2-乙基-1,3-丁二烯的键线式
C.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D.乙二醇的实验式为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
5 . 铬和钒具有广泛用途。从含高价钒(V)、铬(VI)废水中提取铬和钒的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

(1)沉钒。先用调节溶液,钒(V)主要以存在,再用溶液沉钒得到钒铁共沉淀物。
①如果用调节溶液,调节时就开始发生“沉钒”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图1表示时不同铁钒摩尔比条件下对钒去除率的影响。当铁钒摩尔比大于2时,钒去除率会再次增大、但增加幅度趋缓,其原因是________

(2)还原。用调节溶液,存在,再加入溶液还原。写出还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的存在形态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的分布如图2所示。请补充完整由溶液制得的实验方案:取分离、提纯得到的溶液,________,低温烘干,得到高纯晶体。(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蒸馏水、溶液、溶液、溶液)

(4)用滴定法测定中有效氯含量的原理为:。该实验方案:取样品配制成溶液,取待测液于碘量瓶中,加入溶液和过量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用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2~3滴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溶液。该样品中有效氯含量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该样品的有效氯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
6 . 化合物Z是合成药物非奈利酮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可用饱和溶液和2%银氨溶液进行鉴别
B.Y中的含氧官能团分别是酯基、羧基
C.最多能与发生加成反应
D.X不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

7 . 已知,则有机物可以由下列哪组物质反应生成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
8 . 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溶液的性质。
实验Ⅰ:向溶液中滴加溶液。
实验Ⅱ:向溶液中滴加溶液。
已知:的电离常数,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I滴定恰好反应时,
B.实验I滴定至溶液中时,至少大于
C.实验II初始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实验II最后阶段发生反应(最简整数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卷
9 . Glaser反应是指端炔烃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的偶联反应,例如:,下图是利用Glaser反应制备化合物E的一种合成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D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
(2)写出在浓硫酸作用下,A物质在70~80℃与浓硫酸反应生成苯磺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用1molE合成1,4-二苯基丁烷,理论上需要消耗氢气___________mol。
(5)芳香族化合物F是C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日比为3:1,符合条件的F有5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苯环的结构很稳定,常温下较难发生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苯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常采用如图所示装置。

(1)①开始时应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苯、浓硫酸和___________
②写出制取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该小组同学还设计了A、B、C三组实验装置用来制取溴苯。

(2)装置C中当把软橡胶袋中的铁粉加入到混合液中后,观察到的现象有液体沸腾,烧瓶中___________,三个装置中所共同发生的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取装置A中锥形瓶中的水溶液少许,加入溶液得到浅黄色沉淀,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该结论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
(4)装置B中足量的作用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