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认识化学科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37 道试题
1 . 某校兴趣小组对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如下:
装置

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
实验Ⅰ1.5mL1mol·L-1CuSO4溶液和3.5mL1mol·L-1NaOH溶液混合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
实验Ⅱ1.5mL1mol·L-1CuCl2溶液和3.5mL1mol·L-1NaOH溶液混合开始时有黄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黄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绿色
已知: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浓盐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少量Cu2O固体于试管中,加入5mL0.1mol·L-1NaOH溶液,持续通入SO2,若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证明实验Ⅰ中砖红色沉淀为Cu2O
B.将实验Ⅱ中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后,加入浓盐酸,沉淀溶解,然后加入蒸馏水,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白色沉淀为CuCl
C.实验Ⅱ与实验Ⅰ现象不同是因为阴离子不同造成的
D.实验Ⅰ、Ⅱ中不一定生成了SO
2023-12-28更新 | 49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2020年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第19场新闻发布会上,华中科大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云、烟、雾均属于气溶胶
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C.胶体是混合物,可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D.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2.5×10-6m=2500n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其分散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3 .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元素⑦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表示为_______
(2)④、⑧、⑨的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填离子符号)。
(3)①-⑩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④⑧⑨三种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⑧的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
(6)为了证明⑤和⑥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下列说法或实验能提供证据的是_______
A.比较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熔点、沸点高低
B.将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与冷水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C.比较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4 .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都带电
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C.制备Fe(OH)3胶体后可以用渗析的方法净化
D.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022-09-18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设计如下实验验证氧化性:。(已知:稀溴水呈黄色;浓溴水呈红棕色;碘水呈棕黄色;忽略氧气的影响)
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
溶液变为浅黄绿色溶液变为棕黄色溶液变为黄色溶液变为蓝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①中发生反应:
B.实验①②的现象可以证明氧化性:
C.实验③发生反应:
D.实验③④能证明氧化性:
2022-09-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清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利用铁元素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铁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预测高铁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B.从图中可知Fe(OH)2无法一步转化为Fe(OH)3
C.Fe2+→Fe3+的转化过程中铁元素被还原
D.欲证明某溶液中含Fe2+而无Fe3+的最佳方案为: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2022-12-1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2020年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第19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云、烟、雾均属于气溶胶
B.胶体是混合物
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D.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2.5×10-6 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其分散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8 . 2020年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第19场新闻发布会上,华中科大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其分散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B.云、烟、雾均属于气溶胶
C.胶体是混合物,可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D.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胶体中存在的离子
2022-08-25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北京市施行的《北京市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购进、存放、使用亚硝酸盐等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1)根据物质组成上分类,亚硝酸钠(NaNO2)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
A.钠盐     B.硝酸盐       C.氧化物
写出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亚硝酸钠可用来处理过量的叠氮化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a.NaNO2+H2SO4=HNO2+NaHSO4
b.2NaN3+2HNO2=3N2↑+2NO↑+2NaOH
①上述两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
②其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用双线桥法表示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
(3)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且均有咸味。
①若误食亚硝酸钠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钠的中毒,下列关于上述中毒。解毒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亚硝酸钠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氧化剂
C.维生素C能把铁离子还原成为亚铁离子                       D.亚硝酸钠被还原
②鉴别方法如下:将样品盐放入稀硫酸与另外一种溶液(溶质为X)的混合液中,振荡,再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可以证明该样品盐是亚硝酸钠;如果溶液无变化,则可以证明该样品盐为氯化钠。X与亚硝酸钠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NaNO2+2X+2H2SO4=2NO↑+I2+K2SO4+Na2SO4+2H2O(已配平),其中X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含NaNO2的废水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可用铵盐来处理亚硝酸钠生成一种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2-03-26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
10 . 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证明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电流计示数明显变小
C.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固体,由于不反应,故电流计示数基本不变
D.选取相同浓度的溶液替换溶液,电流计的示数明显变大
2021-11-2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