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3 道试题
1 . 某小组同学采用以下装置验证SO2的性质:(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从实验目的分析,试管1、4的目的都是为了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_(性质),试管2是为了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_(性质)。
(3)除上述两种性质外,你认为SO2还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可以通过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加以证明。
(4)经过实验,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
①试管1中___________
②试管2中有黄色浑浊出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试管3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均产生沉淀。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加入的物质O2氨水
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管4和试管5均加入NaOH溶液,在实验目的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
(7)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Na2S+SB.Na2SO3+SC.Na2SO3+Na2SO4D.SO2+Na2SO4
2021-08-22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2 .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此外二氧化硫还能够抑制霉菌和细菌的滋生,可用作防腐剂。
Ⅰ.甲组同学拟利用粉与浓硫酸反应制取(标准状况下)。实验方案设计如下:取粉与的浓硫酸(含)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待粉全部溶解后,干燥并收集气体。
(1)写出粉与浓硫酸反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按甲组同学实验方案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并且制得气体应该含有杂质,该杂质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为了检验甲组同学所制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按甲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制备气体,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检验。(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B中试剂均过量)

①A中试剂是品红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B中所装试剂为____________
③证明气体中混有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Ⅱ.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燃煤是产生的主要原因。
(4)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的排放。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过程中产生的转化成硫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丙组同学认为溶液可以做的吸收液,从而减少实验室的排放。乙组同学认为丙组同学的假设不成立,为此乙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
反应开始后,B、C试管中除了有气泡外,未见其他现象;D中红色褪去。通过乙组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020-07-2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用如图装置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现象说明产物中有
B.②中利用了的氧化性
C.将②③对调也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
2024-05-15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二(二模)化学试题
4 . 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取SO2并验证其性质。

(1)盛装70% H2SO4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
(2)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判断SO2生成的快慢,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填代号)。
a.蒸馏水     b.饱和NaHCO3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OH溶液
(3)C试管中的试剂可以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现象为_______
(4)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D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方案____(填“Ⅰ”“Ⅱ”或“Ⅲ”);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装置F中为_____溶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的操作为将定容后的溶液摇匀
B.以铜氨溶液为电镀液,用乙装置进行铁制镀件镀铜
C.用丙装置观察钠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D.用丁装置检验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产物中是否含有
6 . 下列实验装置或现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形成红色喷泉甲中Zn片有红色固体析出,乙中铜片质量增加制取得到干燥的NH3制备SO2
A.AB.BC.CD.D
7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证明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
B比较铁和铜的活泼性将铜丝放入氯化铁溶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C制备氢氧化亚铁把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长胶头滴管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液体
D检测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取少量样品滴到干燥pH试纸上,待显色完全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A.AB.BC.CD.D
2024-01-09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测试化学试题
8 . 已知X、Y、Z、R均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具有如下特征:
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
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难溶于水,是一种很弱的酸
RM层上有7个电子
(1)Z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
(2)R的+1价含氧酸的电子式_______
(3)Y的简单氢化物不能用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用方程式表达)
(4)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来探究X、Y、Z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①试管D中盛放_______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D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
③另一同学从实验目的上分析认为该实验设计部分正确,即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仅为_______
2023-04-2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现象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模拟铁的腐蚀,左侧为析氢腐蚀,右侧为吸氧腐蚀
B.装置乙:验证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C.装置丙: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D.装置丁: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加入浓溴水再转入丁图中分液)
2023-05-1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化学试题
10 . 下列装置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测定醋酸的浓度观察甲烷与氯气反应的现象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产生向铁电极区附近溶液中滴入2滴铁氰化钾溶液,验证铁电极受到了保护
A.AB.BC.CD.D
2023-04-16更新 | 5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诊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