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硫酸与Cl2反应的生成物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磺酸钠NaSO3Cl与水反应:NaSO3Cl+H2O=Na++OH-+HSO3Cl-
B.硫酰二氯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Cl2+6H2O=4H3O+++2Cl-
C.氯磺酸与Ba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SO3Cl+BaCl2+H2O=BaSO4↓+3HCl
D.硫酰二氯可脱去金属氯化物中的水:MgCl2·6H2O+3SO2Cl2=MgCl2+3H2SO4+6HCl
2024-04-26更新 | 3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模拟试卷
2 . 工业上煅烧含硫矿物产生的可以按如下流程脱除或利用。
   
已知:   
请回答:
(1)富氧煅烧燃煤产生的低浓度的可以在炉内添加通过途径Ⅰ脱除,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煅烧含硫量高的矿物得到高浓度的,通过途径Ⅱ最终转化为化合物A。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燃煤中的有机硫主要呈正价        B.化合物A具有酸性
C.化合物A是一种无机酸酯            D.工业上途径Ⅱ产生的也可用浓吸收
②一定压强下,化合物A的沸点低于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验证化合物A中含有S元素_____;写出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方程式____
2023-06-21更新 | 568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高考浙江卷化学真题(6月)
3 . 探究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中有不正确的是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A

在过硫化钠()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淡黄色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发生歧化反应:

B

已知呈红棕色,将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先变为红棕色,过一段时间又变成浅绿色。络合反应速率比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快,但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更大。

C

燃着的镁条插入盛有的集气瓶中。冷却后,往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溶液。剧烈燃烧,集气瓶口有淡黄色固体附着,集气瓶底有白色固体生成。试管中没有产生黑色沉淀镁能在中燃烧:

D

探究电石与水的反应

将电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了乙炔
A.AB.BC.CD.D
4 . Ⅰ.无机盐A由4种常见的元素组成,为探究A的组成,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D为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溶液B显酸性。
(1)写出组成A的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
(2)气体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A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Ⅱ.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SO2与O2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成分:

(1)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e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提出用饱和的Na2SO3溶液代替98.3%的浓H2SO4,请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若可行不必说明理由;若不可行,简述其理由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
取4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mL水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C1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目的是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4663次组卷 | 9卷引用:解密12 实验化学(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版)
6 . 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式量248)俗称海波或大苏打,它易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难溶于乙醇,加热时易分解,可用于照相行业的定影剂。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通常有以下方法,请回答有关问题。
亚硫酸钠法:Na2SO3+S+5H2O=Na2S2O3·5H2O,简易实验流程如下:
   
(1)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中不能将溶液蒸发至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得粗产品一般通过_________方法提纯。
硫化碱法: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主要实验装置如下:
   
(4)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充分利用SO2,对装置B进行改进(如上右图所示):当A中反应发生后,关闭旋塞b、e,打开a、c、d,往B中溶液通入SO2,未反应的SO2被收集到气囊f中。待f收集到较多气体时(假定此时装置A中反应已停止),关闭旋塞_______,打开旋塞_____,轻轻挤压f,使SO2缓缓地压入B中溶液再次反应,未反应的SO2又被收集在气囊g中。再将g中的气体挤压入f中,如此反复,直至完全反应。
(6)为测定硫代硫酸钠晶体粗产品的纯度。某兴趣小组称取5.0克粗产品配成250mL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在锥形瓶中加入25mL 0.01mol/L KIO3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5I+IO3+6H+=3I2+3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当蓝色褪去且半分钟不变色时到达滴定终点。实验数据如下表:
滴定次数
1
2
3
消耗Na2S2O3溶液(mL)
19.98
21.18
20.02
①该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__
②可能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有_______(填编号)。
A.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            
B.滴定管未用Na2S2O3溶液润洗
C.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2016-12-09更新 | 6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诸暨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理综化学试卷
7 . (Ⅰ)无机盐A是医学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由两种元素组成。将其溶于水,通入适量黄绿色气体B,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并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液体呈橙红色。分液后取上层溶液,经元素分析,溶质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往此溶液通入CO2和NH3可获得纳米材料E和铵态氮肥F。
(1)无机盐A中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
(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CO2和NH3两气体中,应该先通入溶液中的是____(填化学式),写出制备E和F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浅绿色盐X(仅含四种元素,不含结晶水,M(X)﹤908 g·mol-1)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取一定量的浅绿色盐X进行上述实验,充分反应后得到23.3g白色沉淀E、28.8g红色固体G和12.8g红色固体H。
已知:①浅绿色盐X在570℃、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分解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常温下B呈液态且1个B分子含有10个电子
请回答如下问题:
(4)写出B分子的电子式________
(5)已知G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并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6)X的化学式是____,在隔绝空气、570℃温度下加热X至完全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7)一定条件下,NH3与黑色固体C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红色固体和气体丙(丙是大气主要成分之一),写出一个可能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 红色固体的成分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9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