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备,并研究其性质。其中,a、b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备的试剂是的固体混合物
B.装置乙中,b比a先变蓝
C.装置丙中,产生大量白烟
D.装置丁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其中试剂可以是水
23-24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2 . 氨催化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装置如图所示(装置内空气均已排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装置中的固体也可以是
B.装置丁可以起到防倒吸作用
C.理论上装置丙中通入的氨气和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可以完全被吸收生成
D.装置乙中的干燥剂可以为碱石灰
3 .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如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实验时C中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中出现无色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C.D中液体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A中加入的固体,可以是NH4HCO3或NH4Cl
2023-12-20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阶段重点练(二)
4 . 模拟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装置如图所示(无水CaCl2可用于吸收氨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②、⑤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NaOH溶液
B.装置③中气体呈红棕色
C.通空气的主要作用是鼓出氨气,空气可用N2代替
D.装置④中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有HNO3生成
5 . 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取氨气时烧瓶中的固体常用CaO或碱石灰
B.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三颈烧瓶瓶口,试纸变蓝,说明已经充满
C.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则C点时喷泉最剧烈
D.若实验是在常温(25℃)、常压条件下完成,则在E点烧瓶中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6 . 已知氨气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如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实验时C中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中出现无色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A.装置C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B.装置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C.装置D中液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装置A中加入的固体,可以是NH4HCO3或NH4Cl
2021-01-08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7 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苏教版2019
7 . 关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虽然氨水受热分解可产生氨气,在实验室也不能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
B.通常可选择浓硫酸为干燥剂,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既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又可用排水法收集NH3
D.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与NH4Cl固体加热制取NH3,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8 .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不可用中性干燥剂CaCl2干燥氨气
B.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C.实验室用氯化铵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制取氨气
D.实验室利用废铜屑制取CuSO4溶液的理想方法是:将废铜屑在空气中灼烧后再溶于稀硫酸
9 . 已知氨气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如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实验时C中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中出现无色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C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B.装置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C.装置D中液体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装置A中加入的固体,可以是NH4HCO3或NH4Cl
10 . 已知NH4NO3在空气中爆炸时的反应为4NH4NO33N2↑+2NO2↑+8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4NO3在高温下爆炸时可以看到红棕色的烟雾
B.NH4NO3的含氮量小于氯化铵
C.实验室不能用NH4NO3固体与Ca(OH)2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3
D.乘坐火车时不能携带NH4NO3固体
2019-12-05更新 | 338次组卷 | 4卷引用:鲁科版必修一2019—2020学年第三章检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