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氧化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热浓硫酸和乙醇混合液,产生的气体能使溴水褪色 ,证明该气体是乙烯
B.用苯与溴水制取溴苯,溴苯的密度比水的大
C.铜与稀硝酸制取一氧化氮,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
D.加热氢氧化钙与氯化铵反应制氨气, 氨气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019-09-28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陆良县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做“FeSO4被HNO3氧化”的实验,发现溶液变深棕色。猜想可能是生成的NO2或NO与Fe2+或Fe3+反应,使溶液变为深棕色,设计下列装置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加入药品后,关闭c,打开a和b,再通入一段时间N2
B.关闭a、c,打开b及分液漏斗活塞,反应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证明NO与Fe2+反应
C.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更新丙、丁中试剂,关闭a和b,打开c,反应后丙中溶液变为深棕色,丁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证明NO2也可与Fe2+反应
D.该实验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2011·北京丰台·一模
名校
3 . 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还不能证明该气体为NO
2016-12-09更新 | 169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统一练习(一)(理综)化学部分
4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2021-03-1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湟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N2的作用:_____________,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
(2)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NaOH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即可证明NO与Cu反应。
(5)NO可被Ce4氧化,制得NH4NO3产品,流程如下(Ce为铈元素)。

①装置Ⅰ中,酸性条件下NO被Ce4氧化的产物主要是NO和NO,写出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进入装置Ⅲ溶液中NO的浓度为a g·L1,要使1 m3该溶液中的NO完全转化为NH4NO3,至少需通入标况下的O2________L(用含a代数式表示,结果保留整数)。
6 . 为探究Cu和一定浓度的溶液反应所得气体中是否混有NO,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已知:的沸点为21℃,NO的沸点为-151℃。
(1)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能够让反应立刻停止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不能证明反应所得气体中混有NO的方案并阐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证明所得气体中混有NO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还原为空气中的常见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1)实验时,为在E烧瓶中收集到NO,以便观察颜色,必须事先赶出去其中的空气。检查装置气密性后第一步实验操作为___
(2)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微加热,在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如何证明E中收集到的是NO而不是H2__,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其原因是__
(4)装置D的作用是___
8 . 亚硝酸钠(NaNO2)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可作为肉类食品的护色剂,并可以防止肉毒杆菌在肉类食品中生长,保持肉制品的结构和营养价值;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中毒。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亚硝酸钠进行多角度探究:
I.亚硝酸钠的制备

(1)实验中用恒压滴液漏斗,相比普通分液漏斗,其显著优点是________
(2)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中制备Na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II.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
已知:①NO+NO2+2OH-=2NO+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NO:-152℃
(3)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______
(4)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右连接):A、C、___________________

(5)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I.设计实验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
(6)供选用的试剂:NaNO2溶液、KMnO4溶液、FeSO4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溶液、KSCN溶液。根据提供的试剂,设计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方案:_____
19-20高二·浙江·期中
9 . 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将产生的NO2、NO、O2在密闭容器中用水多次反复循环吸收制备硝酸。
(1)写出用上述方法将NO2完全生成HNO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2)工业上用氨作原料制硝酸,用氨和硝酸制得硝酸铵。若由氨催化氧化制得一氧化氮的产率为96%,由NO制得硝酸的转化率为92%,氨和硝酸制硝酸铵时100%利用。则生产0.2t硝酸铵需要_______m3(标准状况)的氨气。
(3)为了证明NO可以与氧气和水共同反应生成HNO3,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有关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为观察到NO气体生成,打开K1,关闭K2,应从U形管的长管口注入稀硝酸至U形管右侧胶塞下沿后,迅速关闭K1,观察到U形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
②装置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
④打开K2,至装置II中长玻璃管中的气体呈无色后,打开K3,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3,长玻璃管中并未充满液体。设计简单方法检验长玻璃管中的气体是否食NO:_______
2020-12-1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98
10 . 两组同学分别通过实验验证氮和硫的氧化物性质。
Ⅰ.甲组同学用图示装置制备一氧化氮并验证其还原性。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2)滴入稀硝酸前,先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并伸入瓶中,塞好胶塞。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4)烧杯中的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通入__________可验证 NO 的还原性。
Ⅱ.乙组同学为了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将二氧化硫分别通入下列三种溶液中。

(5)试管 a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6)试管 b 中观察到紫色褪去,能证明 S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7)试管 c 中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020-09-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