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酸氢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镁条投入盐酸时,快速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投入热水时,其表面会附着微量气泡。受此启发,某兴趣小组对Mg与NaHCO3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向7.5 mL1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长3cm的镁条持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略显浑浊
I.探究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
(1)经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有H2,实验室检验H2的方法为_______
(2)小组成员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有CO2,并对此进行了如下实验(图1、图2中曲线②均为对应加入镁条的数据):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
2分别称取两份6.0 mL 1 mol·L-1NaHCO3溶液于两个相同塑料瓶中(其中一个加入0.1g镁条),塞紧CO2气体传感器,采集数据,各重复实验1次,得到图1所示曲线
3分别称取两份30.0 mL 1 mol·L-1NaHCO3溶液于两个相同烧杯中(其中一个加入1.1g镁条),插入pH传感器,搅拌并采集数据,得到图2所示曲线

图1中曲线②对应的CO2含量逐渐增大的原因为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结合实验3解释,随着时间推移,图1中曲线②的数值低于曲线①的原因为_______
II.探究Mg与NaHCO3溶液反应比与热水反应快的原因。
小组成员推测可能是溶液中的Na+或HCO加快了该反应的发生,对比实验1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4向_______溶液中加入长3 cm的镁条持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略显浑浊
(3)结合实验1和4,可知溶液中的HCO加快了反应的发生。
①实验4中横线处内容为_______
②查阅文献可知,Mg(OH)2质地致密,MgCO3质地疏松,请结合必要的文字和化学用语解释HCO能加快该反应的原因为_______
III.探究固体浑浊物的组成。
文献显示,固体浑浊物为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不同方案,测定混合物组成。
(4)甲同学借助下图装置(可重复选用),通过测定固体热分解产物水及二氧化碳的质量,测定其组成。按照该方案,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编号)。


(5)乙同学只测定了固体浑浊物在热分解前后的质量分别为3.42 g和2.00g,据此计算出固体浑浊物中n[Mg(OH)2]:n[MgCO3]=_______
2022-04-09更新 | 1137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一模)化学试题
2 .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图为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部分物质已略去)。

资料:i.沉淀池中的反应为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ii溶解性: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NH3,1体积水溶解1体积CO2
物质NaClNH4HCO3NaHCO3NH4Cl
20℃溶解度/g36.021.79.637.2

(1)CO2和NH3通入沉淀池的顺序依次是___
A.先通CO2后通NH3 B.先通NH3后通CO2 C.任何顺序都可以
(2)煅烧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物质X是___(填化学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沉淀池中有NaHCO3析出,是因为一定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B.滤液中主要含有NaCl、Na2CO3和NH4Cl
C.设计循环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4)某纯碱样品中含杂质NaCl,取质量为ag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g固体物质,则此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
2021-11-26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向体积均为10mL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得到溶液甲和乙。向甲、乙两溶液中分别滴加0.1 mol·L-1盐酸。此时反应生成CO2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体积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CO3、NaHCO3
B.当0<V(HCl)<10 mL时,甲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 =H2O
C.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
D.乙溶液中滴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112 mL(标准状况)
2021-05-28更新 | 260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涞水县波峰中学高三8月月考化学试卷
4 . 钠及其化合物在化工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Ⅰ.目前,世界多数国家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已知物质A、B、C、D、E、F、G有如图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已省略):

(1)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对应物质的化学式:D_______,E_______
(2)写出物质A、B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②的实验现象:_______
(3)写出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若把物质A投入到D的水溶液中,该过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为分步反应则分步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
Ⅱ.部分碳酸盐是家庭常用食品膨松剂,例如蒸馒头过程中,面团在微生物作用下发酵时产生气体,从而变得疏松,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机弱酸,这时需要加入纯碱调节酸性。
(5)下列关于纯碱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
A.受热易分解               B.水溶液显碱性               C.属于碱                       D.可与酸反应
(6)探究用调节面团酸度,而不用的原因。取质量均为1g的分别与足量酸反应生成时,消耗的量更多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7)如果面团发酵得不好,气孔少且略有酸味,可改用替代纯碱。此时的作用有(请用化学方程式结合文字表述)_______
2021-03-22更新 | 100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的盐酸,产生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HCO3):n(Na2CO3)=1:1
B.通入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mL
C.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NaOH):n(Na2CO3)=1:3
D.原NaOH溶液的浓度为0.2mol/L
2020-01-20更新 | 530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