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化学计量 >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 > 物质的量有关计算 >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物质的量的运用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38 题号:15484822
镁条投入盐酸时,快速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投入热水时,其表面会附着微量气泡。受此启发,某兴趣小组对Mg与NaHCO3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向7.5 mL1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长3cm的镁条持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略显浑浊
I.探究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
(1)经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有H2,实验室检验H2的方法为_______
(2)小组成员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有CO2,并对此进行了如下实验(图1、图2中曲线②均为对应加入镁条的数据):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
2分别称取两份6.0 mL 1 mol·L-1NaHCO3溶液于两个相同塑料瓶中(其中一个加入0.1g镁条),塞紧CO2气体传感器,采集数据,各重复实验1次,得到图1所示曲线
3分别称取两份30.0 mL 1 mol·L-1NaHCO3溶液于两个相同烧杯中(其中一个加入1.1g镁条),插入pH传感器,搅拌并采集数据,得到图2所示曲线

图1中曲线②对应的CO2含量逐渐增大的原因为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结合实验3解释,随着时间推移,图1中曲线②的数值低于曲线①的原因为_______
II.探究Mg与NaHCO3溶液反应比与热水反应快的原因。
小组成员推测可能是溶液中的Na+或HCO加快了该反应的发生,对比实验1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4向_______溶液中加入长3 cm的镁条持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略显浑浊
(3)结合实验1和4,可知溶液中的HCO加快了反应的发生。
①实验4中横线处内容为_______
②查阅文献可知,Mg(OH)2质地致密,MgCO3质地疏松,请结合必要的文字和化学用语解释HCO能加快该反应的原因为_______
III.探究固体浑浊物的组成。
文献显示,固体浑浊物为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不同方案,测定混合物组成。
(4)甲同学借助下图装置(可重复选用),通过测定固体热分解产物水及二氧化碳的质量,测定其组成。按照该方案,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编号)。


(5)乙同学只测定了固体浑浊物在热分解前后的质量分别为3.42 g和2.00g,据此计算出固体浑浊物中n[Mg(OH)2]:n[MgCO3]=_______
2022·河北石家庄·一模 查看更多[7]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较难 (0.4)
【推荐1】(1)化合物A、B、C、D、X之间的转化关系见下图。化合物X含三种元素,化合物D含两种元素,B是强碱、焰色反应显紫色,气体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写出化合物X、D的化学式:X____D____
(2)我国科学家在金刚石压腔实验中创造出了新颖化合物X′,超过的压力下能保持稳定。5.0克X′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为B′和0.4克A′(气体);A′的密度约为;A′和B′物质的量之比为l:2。Y′为含有C′元素的气态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的单质是环状分子,具有冠状结构。E′为常见无机物,将E′隔绝空气加热可得D′和F′,产生的D′和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Y′与E′以1:1发生化合反应生成G′,假设反应过程无损耗,A′、B′、C′为单质,气体数据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定:根据如下转化关系,给出A′、B′、C′、D′、E′、F′的化学式: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F′____

(3)已知甲、乙、丙、丁是四种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若丁和乙均为单质,且乙中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丁的2倍。写出甲、乙、丙的化学式:甲____________
2021-03-23更新 | 361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2】苯甲酸(无色针状晶体,熔点122.4℃)可广泛用于医药、染料载体、香料等,实验室用甲苯和高锰酸钾制备苯甲酸。反应方程式如图:
+2KMnO4(苯甲酸钾)+KOH+2MnO2↓+H2O;
+HCl(苯甲酸)+KCl
已知有关化合物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溶解性沸点(℃)
甲苯920.87难溶于水110.0
苯甲酸钾160易溶于水
苯甲酸1221.26微溶于水248.0
苯甲酸在100g水中的溶解度:0.18g(4℃),0.27g(18℃),2.2g(75℃)。
实验步骤:
i.合成:如图(固定及加热装置略去)所示,在三颈烧瓶中加入4.23mL甲苯和100mL蒸馏水,瓶口装上温度计、电动搅拌器、冷凝管,慢慢开启电动搅拌器,加热至沸腾。经冷凝管上口分批加入21.30g高锰酸钾(过量),继续煮沸至甲苯层消失,回流液中不再出现油珠为止,得到反应混合物。
   
ii.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分离:①趁热过滤→②洗涤滤渣→③合并滤液和洗涤液→④冷却→⑤盐酸酸化→⑥过滤。
iii.对粗产品苯甲酸进行提纯:①沸水溶解→②活性炭脱色→③趁热过滤→④___________→⑤过滤→⑥洗涤→⑦干燥。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100mLB.250mLC.500mLD.1000mL
(2)冷凝管b处水流方向是___________( “进水”或“出水”)。
(3)高锰酸钾需要分批加入,请用化学反应速率观点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对粗产品苯甲酸进行提纯过程中, “③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 ; 可证明“⑥洗涤”步骤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
(5)干燥后称量得苯甲酸2.44g,则苯甲酸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3-07-04更新 | 175次组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 (0.4)
【推荐3】为了测定已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图中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图安装好仪器,打开了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请填空:

(1)Q内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为了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加稀硫酸之前,K1、K2、K3中应当关闭的是______________,应当打开的是_______________
(3)当上述反应停止,将K1、K2、K3均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_____________,缓缓打开K1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时,量筒I中有x mL水,量筒II中收集到y mL气体(已折算成标准状态),则过氧化钠的纯度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化成最简表达式。)
2018-01-04更新 | 2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