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并回答问题。
俗称纯碱,通常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热稳定性较强,但高温下也可以分解为

有着广泛的用途。高温下可与石英砂反应生产玻璃。也可用于烟气脱硫,水溶液吸收 ,再通入空气,最终可得到 。在冶金工业中也可以与 等金属硫化物反应,生成 等金属氧化物。在食品工业、国防、医药等领域亦有广泛应用。
工业上有多种制备 的方法。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提出了氨碱法制取 和合成氨联合起来生产的工艺,可同时获得 两种物质,再煅烧 获得 ,原盐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升。侯氏制碱法对我国纯碱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的性质可知它属于___________类(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2)用于烟气脱硫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a.受热均易分解。___________
b.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
c.侯氏制碱法除 外还能获得 ___________
2024-02-2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
2 . 为对比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补全下表。
实验装置及操作
实验现象盛有_______(化学式)试管中温度计示数升高盛有Na2CO3的试管中固体完全溶解;盛有NaHCO3的试管中固体有剩余__________
实验结论或解释相同温度下,溶解度Na2CO3______NaHCO3(填“>”“<”或“=”)。Na2CO3很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1-0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Na元素相关的物质有很多且具有广泛的用途。
(1)氯化钠(NaCl)是生活中常用的化学品,也是重要的化工生产原料。粗盐中一般含有CaCl2、MgCl2、CaSO4和MgSO4杂质。从粗盐制得精盐的过程如下:

①试剂Ⅰ是_____
②加入试剂Ⅱ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③操作a中,未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
A.蒸发皿       B.玻璃棒       C.漏斗       D.烧杯
④用到操作c的名称为_____,操作b不能省略,理由是_____
(2)Na2CO3、NaHCO3走进千家万户,在食品加工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①下列关于Na2CO3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
A.受热易分解       B.俗称纯碱、苏打       C.可用于制皂       D.可与酸反应
②传统蒸馒头常采用酵头发面,再用Na2CO3调节面团酸度。查阅资料得知,酵头可使面团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CO2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但同时也会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消耗酸更多的是_____
③若面团发得不好,面团内的气孔少,略有酸味。可不用Na2CO3而用NaHCO3,继续揉面,上锅蒸后也能蒸出松软的馒头。解释NaHCO3的作用_____
(3)某品牌复合膨松剂的说明书如下图所示。其中葡萄糖酸-δ-内酯和淀粉是助剂,其作用是防止膨松剂吸潮结块而失效。焦磷酸二氢二钠的作用是_____
2024-01-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小组同学进行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探究,实验如图(夹持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I 实验II



(1)实验I,能够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的证据是_______,NaHCO3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实验II,方框内装置中饱和NaHCO3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II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饱和Na2CO3溶液中有细小晶体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细小晶体的原因:_______
2024-01-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NaN3迅速分解产生N2和Na,同时放出大量的热。N2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填“还原性”或“氧化性”)。
(2)Fe2O3可处理产生的Na,反应为6Na + Fe2O3 = 3Na2O + 2Fe,反应中Na做___________(填“还原剂”或“氧化剂”)。
(3)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若不用Fe2O3处理产生的Na,Na可与NaHCO3分解产生的水反应,写出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可得到“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的结论,证据是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Na2CO3和NaHCO3的溶液均显碱性
b.相同温度下,NaHCO3的溶解度大于Na2CO3
c.向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中分别滴加足量的盐酸,相同条件下产生CO2的体积也相同
2024-01-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考班)试题
6 . 某小组同学通过对比实验了解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下表是他们撰写的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1)请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报告中的内容。
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内容)现象
在贴有标签a、b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g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观察外观
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摸试管底部。有明显放热现象的试管是___________(填“a”或“b”)。
继续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0.0mL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再分别向两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溶液均变红,颜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_____(填“a”或“b”)。
最后分别向两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加热大试管一段时间。(注:棉花球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已知,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在装有NaHCO3固体的装置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2)已知: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0.5g,NaHCO3的溶解度为9.6g;如果向饱和Na2CO3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晶体析出,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由实验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得出结论的原__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的化学式_______,俗称_______,其水溶液显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剧烈程度,前者_______后者(填“>”、“<”或“=”)。
2024-01-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的性质。
【查阅资料】pH越小,浓度越小,溶液碱性越弱。
【实验过程】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数据
实验Ⅰ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温度变化
实验Ⅱ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pH变化
【分析与解释】
(1)实验Ⅰ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______
(2)实验Ⅱ中,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______
(3)实验Ⅱ中,滴加溶液的pH变化与滴加溶液的有明显差异,原因是滴加溶液的烧杯中,参与反应的离子有______
9 . 钠及其化合物在认识物质转化规律以及生产生活中均有重要应用。
Ⅰ.钠与水的反应
(1)将钠投入足量含有酚酞的水中,作了如下记录,将实验现象与匹配的实验结论连线:_______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钠浮在水面上            a.有碱生成
B.钠四处游动               b.有气体产生
C.溶液变红                  c.反应放热,钠熔点低
D.钠熔成光亮的小球     d.钠的密度比水小
(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若反应中生成H2的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下),则参与反应的金属Na的质量是_______
(4)同物质类别的金属Mg也能与水发生反应,试着调用反应规律分析Na和Mg分别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Na_______Mg(填“>”“<”或“=”)。
Ⅱ.钠与氧气的反应
(5)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多种可能,造成产物多样的原因是_______
(6)其中产物_______(填化学式)可用作潜水艇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写出其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Ⅲ.碳酸钠、碳酸氢钠在食品加工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7)下列关于Na2CO3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
a.受热易分解       b.俗称纯碱、苏打       c.属于碱       d.可与酸反应
(8)传统蒸馒头常采用酵头发面,酵头可使面团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CO2气体,从而使面团疏松,但同时也会产生乳酸、醋酸等有机酸,需要额外添加“碱面”将酸去除。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因_______(填“Na2CO3”或“NaHCO3”)消耗酸更多,更适合作为中和发酵带来的酸味的“碱面”。
(9)若面团发得不好,面团内的气孔少,不够膨松。需添加_______(填“Na2CO3”或“NaHCO3”),继续揉面,上锅蒸后也能蒸出松软的馒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产气原理_______
2023-11-04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B卷)化学试题
10 . 选择完成下列实验的装置。
   
(1)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固体,用______(填序号,下同)。
(2)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用______
(3)配制溶液,用______
2023-06-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练习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