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0 道试题
1 .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A常温下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插入浓硝酸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产生气体铜的还原性比铁强
B向碳酸钙的悬浊液中通入无色气体,悬浊液逐渐变澄清该气体是HCl
C将银和溶液与铁和溶液用盐桥连接组成原电池,连通后铁电极附近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
D向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黄色原溶液中有
A.AB.BC.CD.D
2 . 某稀溶液中含有4 mol KNO3和2.5 mol H2SO4,向其中加入1.5 mol Fe,充分反应(已知被还原为NO),最终溶液体积为1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中c()=2.75 mol·L-1
B.所得溶液中c(Fe2):c(Fe3)=1:2
C.反应后生成NO的体积为33.6 L(标准状况下)
D.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
2019-02-20更新 | 497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山西现代双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9-10高二下·福建福州·期末
3 .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B.C.D.
2023-02-16更新 | 785次组卷 | 107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必修一:4.2.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同步练习化学试题
2011·四川资阳·一模
单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的Fe2+的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4B.1∶4∶1C.4∶1∶1D.1∶1∶1
2021-03-27更新 | 1597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是2 NA
B.标准状况下,7.8克Na2O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是0.3 NA
C.5.6克Fe与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是0.2 NA
D.1mol金属钠与足量氧气完全反应,氧气得到的电子数为NA
2022-11-24更新 | 76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2019-01-30更新 | 4654次组卷 | 70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化学试题
7 . 下列关于铁单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B.装月饼的袋子里常放有干燥剂和铁粉,这是利用了铁粉的还原性
C.常温下,Fe与H2O不反应,但在空气中O2、H2O的共同作用下能发生氧化反应
D.56 g铁和71 g氯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8 . 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铁具有延展性和导热性,可制作炊具
C.Fe2O3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颜料
D.Fe3O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铁的化合价有+2价和+3价
9 . 类推思想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被采用,但类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经过实验的验证。以下类推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盐酸与镁反应生成氢气,故硝酸与镁反应也生成氢气
C.铁与Cl2反应生成FeCl3 ,故铁与I2反应生成FeI3
D.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和铝钝化,故常温下浓硝酸也能使铁和铝钝化
2021-11-06更新 | 1569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测试化学试题
10 . 为了验证能够相互转化,按下表操作进行实验:
操作顺序对应现象
①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②滴加溶液
③再滴加几滴氯水
①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
②溶液无明显变化
③溶液变红
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解释现象①的反应为
B.操作②可说明操作①后的溶液中无
C.溶液变红涉及的反应有
D.比较氧化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