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某小组以FeCl3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物质之间反应的多样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探究FeCl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和离子反应。
(1)配制50 mL 1.0 mol/L的FeCl3溶液,测其pH约为0.7,即c(H+) = 0.2 mol/L。
①用化学用语解释FeCl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
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使FeCl3溶液pH升高的是___________
a.加水稀释             b.加入FeCl3固体               c.滴加浓KSCN溶液            d.加入NaHCO3固体
(2)小组同学利用上述FeCl3溶液探究其与足量锌粉的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操作现象
向反应瓶中加入6.5g锌粉,然后加入50mL 1.0 mol/L的FeCl3溶液,搅拌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稍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同时出现少量气泡;反应一段时间后静置,上层溶液为浅绿色
收集检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集气管口靠近火焰,有爆鸣声
已知:Zn的性质与Al相似,能发生反应:Zn+2NaOH=Na2ZnO2+H2↑。
①结合实验现象和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出现红褐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反应后溶液为浅绿色的原因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上述1.0 mol/L FeCl3溶液中Fe3+和H+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继续实验并观察到反应开始时现象如下:
操作现象
将5 mL 1.0 mol/L的FeCl3溶液与0.65 g锌粉混合溶液温度迅速上升,开始时几乎没有气泡
___________与0.65 g锌粉混合溶液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小组同学得出结论:在1.0mol/L FeCl3溶液中,Fe3+的氧化性比H+更强。
Ⅱ.探究FeCl3溶液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反应。

(4)②中逸出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对于③中的实验现象,同学们有诸多猜测,继续进行实验:
ⅰ.甲组:取③中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入稀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FeCl3与Na2S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ⅱ.乙组:认为甲组的实验不严谨,重新设计并进行实验,证实了甲组的结论是正确的。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
(6)受上述实验启发,小组同学对pH≈8的1mol/L NaF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时的现象产生了好奇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及现象
④向2 mL 0.2 mol/LFeCl3溶液中滴入2 mL 1 mol/LNaF溶液,溶液变无色
⑤向2 mL 0.2 mol/LFeCl3溶液中滴入2 mL蒸馏水,溶液颜色变浅
i.⑤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
ⅱ.为探究④中溶液变无色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资料显示: FeF3溶液为无色。
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
(7)根据以上实验,FeCl3溶液与碱性物质之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有关。
2023-12-1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选考)化学试卷
2 .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见如图)。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主要成分:稀盐酸),服用时同维生素 C一起服用效果会更好。某学习小组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1是_______
(2)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向其滴加NaOH溶液。最初观察到白色沉淀,一会灰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B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中也产生了红色,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
(4)在上述实验中,同学们发现血红色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会逐渐褪去。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甲、乙两位同学首先对此进行了猜想:
编号猜想
溶液中的+3价Fe又被还原成+2价铁
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新制氯水氧化
①你认为甲同学的猜想合理吗?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
②基于乙同学的猜想,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验证_______
3 .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KSCN探究久置固体变质的情况。将0.3 g 固体用10mL蒸馏水溶解,配成待测液,进行实验。
【初步实验】

(1)用KSCN检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甲同学认为固体几乎未变质,ⅱ中变血红色是由于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ⅱ中血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3)乙同学不认同甲对现象的解释,他推测加入浓硝酸后ⅱ中变血红色还可能与其它因素有关,可能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步骤操作现象
取2mL待测液,加入5滴0.1KSCN溶液,再加入5mL浓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取2mL待测液,___________溶液变为红色
向Ⅱ中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5mL浓硝酸,边加边振荡溶液逐渐加深为血红色,继续滴加浓硝酸,溶液褪色,pH变化始终不明显
(4)请补全步骤Ⅱ中的操作:___________
(5)由Ⅰ~Ⅲ推测固体变质的情况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
a.几乎未变质       b.部分变质       c.完全变质
【反思与迁移】
(6)从上述探究中获得启发,在用KSCN检验及进行还原性验证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__(至少2条)。
2021-11-04更新 | 744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题
4 .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常见方法是服用补铁药物。“速力菲”(主要成分: 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见图)。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主要成分:稀盐酸),服用时同维生素 C一起服用效果会更好。某学习小组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试剂1是_____________
(2)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向其滴加NaOH溶液。最初观察到白色沉淀,一会灰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颜色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B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中也产生了红色,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有同学提出由C到D 用双氧水代替新制氯水效果会更好原因是____,写出用双氧水实现由C到D转变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在上述实验中,同学们发现血红色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会逐渐褪去。为了进一步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甲、乙两位同学首先对此进行了猜想:
编号猜想
溶液中的+3价Fe又被还原成+2价铁
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新制氯水氧化

①你认为甲同学的猜想合理吗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
②基于乙同学的猜想,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速力菲”药品为什么要与维生素 C一起用效果会更好原因是_______
2020-04-16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