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铜的其他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CuCl微溶于水,不溶于稀酸,可溶于Cl-浓度较大的体系,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水解氧化。以海绵铜(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为原料,采用硝酸铵氧化分解技术生产CuCl的工艺过程如下:

(1)基态铜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2)为了提高溶解速率,可以适当加热到60~70℃,还可以采用的措施为________
(3)溶解步骤的温度控制在60~70℃,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该步骤中Cu 与NH4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元素被还原到最低价)_________________
(4)还原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写化学式)。   
(6)酸洗时,可选用稀硫酸或稀盐酸,但不能用浓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020-07-16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解题方法
2 .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
B.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
C.“熬之则成胆矾”是浓缩结晶过程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发生了置换反应
2020-07-08更新 | 17365次组卷 | 70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将SO2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
B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苯层呈紫红色Cu2+有氧化性,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CC2H5OH与浓硫酸共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C2H5OH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乙烯
D向5mL0.1mol·L-1KI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FeCl3溶液,振荡,用苯萃取2~3次后,取下层溶液滴加5滴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反应2Fe3++2I-=2Fe2++I2是有一定限度的
A.AB.BC.CD.D
2020-06-2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实验室以合成氨(低温变换的)废催化剂(主要含Zn、Cu的单质和氧化物)为原料制取ZnCO3·2Zn(OH)2和Cu2O,其实验流程如图:

(1)“灼烧”时,需用的硅酸盐质仪器除玻璃棒、酒精灯外,还有______
(2)“浸取”时,生成[Zn(NH3)4]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加“Zn粉”时,为使Zn粉不过量太多{已知:溶液中[Cu(NH3)4]2+呈深蓝色},合适的操作方法及依据的现象是___;分离出的铜粉中混有少量Zn,提纯铜粉的方案是__
(4)已知反应:[Zn(NH3)4]2+Zn2++4NH3K=3.5×10-10,由[Zn(NH3)4]CO3溶液制取ZnCO3·2Zn(OH)2,可采用的装置是___(填字母)。

(5)设计以提纯后的铜粉为原料制取Cu2O的实验方案:向烧杯中加入计量的铜粉,__,静置、冷却、过滤、水洗及干燥[已知在约50℃时,发生反应:Cu+H2O2+H2SO4=CuSO4+2H2O。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稀硫酸、葡萄糖溶液、10%的NaOH溶液和15%的H2O2溶液]。
2020-06-16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6月)化学试题
5 . 某工厂的固体废渣中主要含Cu和CuO,还含有少量Cu2O和SiO2等。利用该固体废渣制取Cu(NO3)2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Cu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2)酸溶时,反应温度不宜超过70℃,其主要原因是___,若保持反应温度为70℃,欲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写出一种即可)。
(3)过滤后所得废渣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
(4)Cu(NO3)2晶体受热易分解成CuO,同时产生NO2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由Cu(NO3)2溶液制备Cu(NO3)2晶体的操作方法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______
2020-06-0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高邮中学2019~2020年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0.65) |
名校
解题方法
6 . 以硅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CuSiO3·2H2O,含SiO2、FeCO3、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uCl2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SOCl2+H2OSO2↑+2HCl↑
(1)“酸浸”时盐酸与CuCO3·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为提高“酸浸”时铜元素的浸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适当提高盐酸浓度;②适当提高反应温度;③___
(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填化学式);“调pH”时,pH不能过高,其原因是___
2020-05-2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邗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新疆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印刷线路板废液(主要成分有Cu2+、Fe2+、Fe3+、H+、Cl-),可用来制备碱式碳酸铜,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为:10Fe2++2ClO3-+12H+=10Fe3++Cl2↑+6H2O
B.铜在空气中被腐蚀得到铜锈,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NaClO3和Na2CO3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均为sp3杂化
D.试剂X可为CuO,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pH值把Fe2+转化为Fe(OH)3过滤除去
2020-05-13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0届高三5月联考化学试题
8 . 某兴趣小组将过量Cu与FeCl3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将KSCN溶液滴加到清液中,观察到瞬间产生白色沉淀,局部出现红色;振荡试管,红色又迅速褪去。已知:
①CuCl2+Cu=2CuCl↓(白色)——该反应速率很慢
②2CuCl2+4KSCN=2CuSCN↓(白色)+(SCN)2+4KCl——该反应速率很快
③(SCN)2是拟卤素,化学性质和氯气相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KSCN溶液检验Fe3+时,Cu2+的存在不会对检验产生干扰
B.局部出现红色主要是因为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Fe3+,Fe3+与KSCN反应生成Fe(SCN)3
C.白色沉淀是CuCl,是溶液中CuCl2与Cu反应生成的
D.红色迅速褪去的原因是振荡试管时Cu2+与SCN-发生反应,从而使Fe3++3SCN-⇌Fe(SCN)3平衡逆移
2020-05-10更新 | 939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衢州、湖州、丽水三地市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以铜片(含少量杂质铁)为原料制取Cu(NO3)2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1)“酸洗”的目的是除去铜片表面难溶的Cu2(OH)2SO4,写出“酸洗”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水洗”后检验铜片表面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
(3)“酸溶”时的装置如图所示,烧杯内所发生的反应为:
NO+NO2+2OH-=2NO2-+H2O
2NO2+2OH-=NO2-+NO3-+H2O

①“酸溶”时为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可以采取的方法有______
②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
(4)“调节pH=3~4,并保温3个小时”的目的是___
(5)烧杯中所得溶液经多步处理得到NaNO3固体。设计以烧杯中所得溶液为原料,制取NaNO3固体的实验方案:___
[已知3NaNO2+2HNO3=3NaNO3+2NO↑+H2O;Na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硝酸和NaOH溶液]。
10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将SO2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
B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苯层呈紫红色Cu2+有氧化性,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C向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甲醛、(NH4)2SO4饱和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生成蛋白质均发生了变性
D向5 mL 0.1 mol·L−1 KI溶液中加入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振荡,用苯萃取2~3次后,取下层溶液滴加5滴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反应2Fe3++2I2Fe2++I2是有一定限度的
A.AB.BC.CD.D
2020-04-30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学科网2020年3月第三次在线大联考(江苏卷)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