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1,3—丁二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分两步:第一步进攻1,3—丁二烯生成碳正离子;第二步进攻碳正离子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加成产物比1,4—加成产物稳定
B.1,2—加成产物与1,4—加成产物互为同系物
C.两种产物均可发生加聚反应,且加聚反应后的产物不同
D.1,3—丁二烯与HBr加成反应过程中的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2021-07-11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 .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可表示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示可表示镁条与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
C.在该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D.该化学反应必须加热才能进行
3 . 亚硝酰氯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应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能提高反应物的相对能量
B.相对曲线Ⅱ,曲线Ⅰ表示加入催化剂
C.曲线Ⅱ的正反应活化能为
D.
2021-07-04更新 | 1091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传统的定量化学实验受到计量手段的制约而研究范围狭窄、精确度不高,DIS数字化信息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因为可以准确测量气压、浓度、pH、温度等而在化学实验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
Ⅰ.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锥形瓶中,再将注射器中某浓度的盐酸压入锥形瓶中,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定实验中密闭容器(气密性良好)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镁条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图2中a、b、c、d四个点中,产生氢气最快的为___________点。
(3)图中c点镁条已完全溶解,cd段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Ⅱ.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碳和一定量NO,发生如下反应 ,数字传感器测得浓度随时间变化如表:
反应时间/s08090100110
浓度/0.000.300.320.330.33
(4)若该反应在t s时恰好到达平衡,t所在时间段可能为___________
A.0s<t<80s            B.80s≤t<90s                 C.90s<t<100s             D.100s≤t<110s
(5)0〜80s用NO来表示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___
(6)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是___________
A. B.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C. D.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已知:反应体系中的体积分数
2021-07-04更新 | 47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10高一下·江苏宿迁·期中
5 . 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低于M和N的总能量
2021-06-26更新 | 499次组卷 | 10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金刚石与石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B.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C.等质量的金刚石与石墨完全燃烧,前者吸热更多
D.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
7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1molHCl气体通入足量0.1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可用于计算中和热
B.已知O2(g)=O(g)△H=+249kJ·mol-1,则O=O键的键能为249kJ·mol-1
C.已知C(金刚石,s)=C(石墨,s)△H=-1.9kJ·mol-1,则金刚石的燃烧热H1小于石墨的燃烧热H2
D.放热反应只有在低温时才能发生,吸热反应只有在高温时才能发生
8 . 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①碳酸钙高温分解②H2在Cl2中燃烧③镁与稀硫酸反应④水蒸气变成液态水⑤酸碱中和⑥NH4Cl晶体与Ba(OH)2•8H2O晶体混合搅拌⑦SO3与水反应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⑤⑦D.②④⑤⑦
2021-06-03更新 | 97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潮州湘桥区南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对下列实验现象或事实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结论
A合成氨需在高温高压下才能进行反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将CO2通入饱和C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CO2与CaCl2不生成CaCO3
D两支盛有5mL的H2O2的试管,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FeI2固体,加入FeI2固体的试管中产生气泡速度快I-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A.AB.BC.CD.D
10 . 为防止氮的氧化物污染空气,可用活性炭或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回答下列问题:
(1)消除NO污染物,可在一定条件下,用CO与NO反应生成CO2和N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g)+2NO(g)N2(g)+2CO2(g)。
①为提高此反应的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   C.使用适合催化剂     D.移出CO2
②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2)向两个1L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活性炭(足量)和1.0molNO,发生反应为:C(s)+2NO(g)N2(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NO和N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表所示:
物质的量/mol温度为T1/℃温度为T2/℃
05min9min10min12min05min9min10min
NO1.00.580.420.400.401.00.500.340.34
N200.210.290.300.3000.250.330.33
①T1时,0~5min内,以CO2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__mol·L-1·min-1
②T1时,能确定反应达到最大限度(即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min,此时,容器中CO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ol/L,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③容器中的温度关系为T1___________T2(填“>”“<”或“=”)。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