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苯甲酸乙酯可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也大量用于食品中,实验室制备苯甲酸乙酯的原理为:

+C2H5OH+H2O

已知:.分水器可以储存冷凝管冷凝的液体,当液面达到支管口时上层液体可回流到反应器中,通过下端活塞可以将密度较大的下层液体排放出去。
.“环己烷—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沸点),一些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颜色、状态沸点()密度()溶解性
苯甲酸无色晶体249(升华)1.27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苯甲酸乙酯无色液体212.61.05微溶于热水,与乙醇、乙醚混溶
乙醇无色液体78.30.79与水互溶
环己烷无色液体80.80.73不溶于水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X中加入12.20g苯甲酸、20mL环己烷、5mL浓硫酸和少许碎瓷片,并通过分液漏斗加入60mL(过量)乙醇;
②控制温度在加热回流2h,期间不时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
③反应结束后,将X内反应液依次用水、饱和溶液、水洗涤。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层,水层经碳酸氢钠处理后用适量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
④向③中所得有机层中加入氯化钙,蒸馏,接收的馏分,得到产品12.0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冷凝管的进水口为___________(填“a”或“b”)。
(3)“加热回流”时,装置宜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_,判断反应完成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4)使用分水器能提高酯的产率,原因是___________(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
(5)若步骤③加入的饱和溶液不足,在之后蒸馏时,蒸馏烧瓶中可见到白烟生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本实验得到的苯甲酸乙酯的产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24-05-12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叶集皖西当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碘化亚铜(CuI)是重要的有机催化剂。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CuI,并设计实验探究其性质。已知:碘化亚铜(CuI)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易与KI形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完毕后,用如图所示装置分离CuI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

(3)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小组同学设计下表方案对CuI的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
I取少量CuI放入试管中,加入KI溶液,白色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加水,又生成白色沉淀
取少量CuI放入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振荡,产生砖红色沉淀。过滤,向所得上层清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将砖红色沉淀溶于稀硫酸,产生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
①在实验I中“加水,又生成白色沉淀”的原理是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Ⅱ,CuI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测定CuI样品纯度:取agCuI样品与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的酸化的双氧水,滴几滴淀粉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体积为VmL[已知:滴定反应为]。该样品纯度为___________(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如果其他操作均正确,仅滴定前盛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测得结果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24-04-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南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题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氧化铜制备配位化合物[Cu(NH3)x]SO4·H2O(亮蓝色),并测定该配合物的配位数。
制备[Cu(NH3)x]SO4·H2O的过程:

已知:2CuSO4+2NH3·H2O=(NH4)2SO4+Cu2(OH)2SO4↓(蓝色)
Cu2(OH)2SO4+2xNH32[Cu(NH3)x]2++SO+2OH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快氧化铜的溶解速率,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回答两种)。
(2)所用的氨气可采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制备,相应的制备原理为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3)当出现___________现象时,停止通入氨气。
(4)在步骤②中,倒入95%酒精,静置一段时间,出现大量蓝色晶体,在步骤④中,加入浓氨水洗涤沉淀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021-06-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A判断强酸和弱酸溶液显碱性,溶液显酸性可以确定是弱酸,无法判断是否为弱酸
B判断反应物的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溶液中加入溶液,达到平衡,再加入溶液,溶液红色加深说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验证的氧化性向黄绿色的氯水中加入溶液,溶液黄绿色褪去有强氧化性
D验证菠菜中含有铁元素将新鲜菠菜剪碎、研磨、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菠菜中不含铁元素
A.AB.BC.CD.D
2023-04-01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三)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A判断强酸和弱酸NaHCO3溶液显碱性,NaHSO3溶液显酸性可以确定H2CO3是弱酸,无法判断H2SO3是否为弱酸
B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向5mL0.1mol/L,KSCN溶液中加入1mL0.1mol/LFeCl3溶液,达到平衡,然后再加入1mL0.1mol/LFeCl3,溶液红色加深说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比较Ksp(AgCl)和Ksp(AgI)的大小取2mL0.1mol/LAgNO3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mL0.1mol/LNaCl溶液,再加入1mL0.1mol/LKI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I)
D验证菠菜中含有铁元素将新鲜菠菜剪碎、研磨、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说明菠菜中不含铁元素
A.AB.BC.CD.D
6 .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比较的水解常数分别测浓度均为0.1 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

B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相互转化的影响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黄色变为橙红色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C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乙醇中含有水

D

检验某有机物中是否存在醛基向3 mL 5%的溶液滴加3~4滴2% 溶液,然后滴加0.5 mL 4%某有机物,加热至沸腾,未观察到红色沉淀该溶液不含醛基
A.AB.BC.CD.D
2023-04-2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氯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氯的单质Cl2可由MnO2与浓盐酸共热得到,Cl2能氧化Br-,可从海水中提取Br2;氯的氧化物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与碱反应会生成ClO与ClO;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漂白剂和氧化剂。实验室欲由下列装置制取高浓度的HClO溶液,有关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各自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氯气B.制取氯水
C.提高HClO浓度D.分离HClO
2023-06-05更新 | 75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练习化学试题
8 . 下列由氯气制取高浓度溶液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制取氯水
C.用装置丙提高浓度D.用装置丁分离出溶液
2022-06-29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的化学性质。
Ⅰ.实验准备:饱和氯水的制备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使用上图装置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最适合用于处理多余氯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Ⅱ.实验探究
①取溶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溶液,溶液变红色;
②取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3滴溶液,振荡,溶液无现象,再滴加3滴饱和氯水,溶液变黄色。
【发现问题】小组成员针对实验②中溶液未变红色,而呈现黄色的现象展开了探究。
【查阅文献】
i.能将氧化成,硫氰常温下为黄色液体,易挥发,可与水发生反应:
ii.为无色配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一   被氯水氧化成,使溶液呈黄色;
猜想二   加入氯水后部分被氧化为(红色),但由于存在反应:,实验②生成的浓度比实验①的小,溶液在浓度较低时呈黄色。
【验证猜想】
(4)为验证猜想,小组成员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表格中的操作及现象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实验①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正确
取少量实验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饱和溶液溶液变浑浊猜想一也正确

【提出质疑】
(5)甲同学提出,实验④并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再次探究】
(6)小组成员进行进一步探究,请完成表格中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现象
滴加3滴蒸馏水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无明显现象
滴加3滴饱和氯水溶液变橙红色
滴加3滴溶液___________
得出结论i.由实验⑥的现象可以判断:猜想一不正确,
ii.结合实验⑤⑦⑧的现象可以判断:猜想二正确。

【得出结论】
(7)由实验结论可以判断:本实验条件下还原性强弱:___________(填“强于”“弱于”或“等于”)。
2024-01-22更新 | 49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乙酰苯胺是一种无色有闪光的小叶状固体或白色晶性粉末,是磺胺类药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剂、退热剂、防腐剂。乙酰苯胺的一种制备原理为: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性状密度沸点/℃溶解度备注
苯胺93无色油状液体1.02184.4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易被氧化
乙酸60无色液体1.05118.1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乙酰苯胺135白色晶体1.22304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实验步骤:
【步骤1】如图所示,在圆底烧瓶中加入无水苯胺、冰醋酸、锌粉,安装仪器,加入沸石,调节加热温度,使温度计温度控制在左右,反应约,当反应基本完成时,停止加热。

【步骤2】将圆底烧瓶中的液体转入烧杯中,加入水,搅拌加热至沸腾,使粗品完全溶解。
【步骤3】稍冷后,加入活性炭,并煮沸,趁热抽滤除去活性炭。
【步骤4】将滤液倒入烧杯中,自然冷却,析出晶体。抽滤、洗涤、干燥得产品,称其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
(2)【步骤1】加热可用_____(填“水浴”或“油浴”)。
(3)制备过程中加入锌粉的作用为_____
(4)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使用刺形分馏柱并控制分馏柱上端的温度在左右的原因:_____
(5)乙酰苯胺粗品因含杂质而显色,【步骤3】中加入活性炭吸附有色杂质,加入活性炭需要待沸腾的溶液稍冷却后再加入,其目的是_____
(6)该实验最终得到纯品,则乙酰苯胺的产率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7)乙酰苯胺可以在热溶液中发生水解,写出其反应方程式:_____
(8)当制备少量乙酰苯胺时,常用图所示的微型仪器组装成实验装置制备。当观察到_____现象时,反应基本结束。

2024-05-1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