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向的含硫废水中加入适量溶液,产生黑色沉淀且溶液的pH降低。在水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含物分数随pH的分布曲线如图
   
(1)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减小
B.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C.通入过量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
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2)时,溶液中硫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为_____
(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向的含硫废水中加入溶液后pH降低的原因:_____
(4)某温度下,CuS和饱和溶液中pS和pM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曲线Ⅱ代表的是B.
C.此温度下CuS的D.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
2023-06-2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考)化学试题
2 . 实验小组探究酸对平衡的影响。将0.005mol/L溶液(接近无色)和0.01mol/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红色溶液。取两等份红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并记录现象。
(1)水解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2)甲同学认为加入酸后,会使体系中___________浓度改变,导致该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加深。
【设计并实施实验】
【查阅资料】Fe3+均能发生络合反应:(黄色);(无色)。
(3)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与配位的原子是___________
实验Ⅰ.探究现象a中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
编号操作现象
向2mL红色溶液中滴加5滴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向2mL红色溶液中滴加5滴3mol/L溶液溶液颜色变浅,呈橙色
(4)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1)和实验(2)的结果,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现象a:___________
实验Ⅱ.探究现象b中溶液呈浅黄色的原因
编号操作现象
取1mL 0.0025mol/L溶液(无色),加入1mL 0.01mol/L溶液,再加入5滴1.5mol/L溶液溶液先变红,加硫酸后变为浅黄色
取1mL 0.005mol/L溶液___________
(6)结合实验(3)可推测现象b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可能有两种,分别是___________
(7)乙同学进一步补充了实验(4),确证了现象b中使溶液呈浅黄色的微粒只是(5)中的一种,请将实验④的操作及现象补充完整:___________
3 . 某小组同学探究盐对平衡体系的影响。
实验Ⅰ:探究KCl对平衡体系的影响
将等体积、低浓度的溶液(已用稀盐酸酸化)和溶液混合,静置至体系达平衡,得红色浴液a.各取3mL溶液a放入3支比色皿中,分别滴加0.1mL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①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颜色深浅有关,颜色深,透光率低。
在水溶液中由于水解而显黄色;溶液中存在(黄色)。
(1)稀盐酸酸化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采用浓度较低的溶液制备平衡体系,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颜色对实验干扰。
(2)从实验结果来看,KCl溶液确实对平衡体系有影响,且随着KCl浓度增大,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同学查阅相关资料,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原因1: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KCl溶液的加入使平衡状态因盐效应而发生变化。
原因2:溶液中存在副反应,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导致平衡状态发生变化。
(3)基于以上分析,该组同学取等体积的溶液a,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不同种类的盐晶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观察颜色变化,结果如下表。
序号加入少量盐溶液颜色
1红色
2KCl变浅
3略变浅
4NaCl变浅程度较大
①上述实验可证明盐效应影响了平衡体系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1和2       b.1和3       c.1和4
②选择实验___________(填序号)可得出结论:的盐效应弱于的盐效应。
(4)取等体积的溶液a继续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序号加入溶液溶液颜色
51mL浓盐酸明显变浅,溶液偏黄
61mL去离子水略变浅
上述实验可证明副反应影响了平衡体系,结合实验现象及化学用语分析副反应对平衡体系有影响的原因:___________
4 . 工业上常采取以下方法除去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完成下列填空:
Ⅰ.的除去。用溶液吸收生成氧化使再生,其原理为:_______
(1)硫杆菌存在时,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倍。由图1和图2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

(2)补全、配平再生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_______
(3)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用氧化,其氧化产物随参加反应的变化而不同。当=4时,氧化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Ⅱ.的除去。用NaOH溶液吸收,并用CaO使NaOH再生:NaOH溶液溶液
(1)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再生的原理_______
(3)也可用氨水除去。某废气含0.2%和10%(体积含量,其余为),一定条件下,该废气以的速率通过催化剂与速率为20 L/h的混合,再喷水,得到晶体(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通过计算说明速率控制在20L/h的原因_______
2021-04-17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的还原性强于Fe2+。为检验这一结论,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i.工业上,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
ii.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Fe(C2O4)3]3-Fe3++3C2OK=6.3×10-21
(实验1)用以下装置制取无水氯化亚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B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欲制得纯净的FeCl2,实验过程中点燃A、C酒精灯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
(3)D中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通过Fe3+和C2O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

现象

在避光处,向10mL 0.5 mol·L-1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 mol·L-1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亮绿色溶液和亮绿色晶体
(4)取实验2中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说明晶体中含有+3价的铁元素。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经检验,亮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设计实验,确认实验2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
(6)取实验2中的亮绿色溶液光照一段时间,产生黄色浑浊且有气泡产生。补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Fe(C2O4)3]3-___________FeC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3)又设计以下装置直接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7)描述达到预期目的可能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
2020-12-11更新 | 1229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实验:
实验Ⅰ:将Fe3+转化为Fe2+

   


(1)Fe3+与Cu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步骤1:取4mL_______mol/LCuSO4溶液,向其中滴加3滴0.1mol/LKSCN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uSO4与KSCN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
步骤2: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明显现象
查阅资料:ⅰ.SCN的化学性质与I相似ⅱ.2Cu2++4I=2CuI↓+I2
Cu2+与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将Fe2+转化为Fe3+

实验方案

现象

向3mL0.1mol/LFeSO4溶液中加入1mL8mol/L稀硝酸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查阅资料:Fe2++NOFe(NO)2+(棕色),3Fe2++2[Fe(CN)6]3=Fe3[Fe(CN)6]2(蓝色)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NO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
反应Ⅰ:Fe2+与HNO3反应;反应Ⅱ:Fe2+与NO反应
①依据实验现象,甲认为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__________(填“快”或“慢”)。
②乙认为反应Ⅰ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猜测正确,乙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如: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
请用上述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11更新 | 4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