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表中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除去锅炉水垢中的CaSO4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水垢,然后再用盐酸除去利用Ksp(CaSO4)>Ksp(CaCO3),实现沉淀的转化
B用广泛pH试纸测定1mol/LNaHSO3溶液的酸碱性测得pH=3.2NaHSO3溶液呈酸性,证明HSO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C在KSCN与FeCl3的混合液中再加入KCl固体溶液颜色变浅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D等体积pH=2的两种酸HX和HY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X溶液中放出的H2HX的酸性比HY强
A.AB.BC.CD.D
2022-06-1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 . 铁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Fe3+与SCN-的反应常用来检验Fe3+的存在: Fe3+ + 3SCN- Fe(SCN)3
若溶液中含有Fe3+,则加入KSCN溶液后的现象为 _________向加入KSCN后的混合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固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向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会观察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久置后变为红褐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FeCl3溶液常被用作蚀刻剂腐蚀印刷电路板: 2Fe3++ Cu==2Fe2+ + Cu2+在过量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依次发生______________两个反应(写离子方程式),若最后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
(4)FeCl2溶液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0.1 mol· L-1的FeCl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20min 后,Fe2+的浓度变为0.05 mol· L-1,则20 min内,以Fe2+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若要验证该溶液中Fe2+未被完全氧化,则可以需要加入_____若出现_________现象,则证明Fe2+未被完全氧化。
(5)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铁是第四周期第VIIIB族元素
B.亚铁盐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
C.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可用磁铁吸引的方法分离
D.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来冶炼单质铁
E.Fe3O4是一种纯净物
F.铁粉和氧化铝的混合物是一种铝热剂
2022-06-18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3 . 元素周期表中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
(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原子核外有___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写出其最外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__;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液溴的保存通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
(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填序号)。
A.的氧化性B.的熔点
C.HCl、HBr、HI的热稳定性D.HCl、HBr、HI的酸性
(3)反应生成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消耗,放热44.5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已知:的熔点为1040℃,在178℃升华。从物质结构的角度解释两者熔点相差较大的原因:_______
(5)HClO有很好的杀菌消毒效果。为增强氯水的杀菌能力,可以用饱和氯水与小苏打反应来达到目的,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
(6)下列从海洋中提取或提纯物质的生产或实验流程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海盐提纯:
b.海水提镁:
c.海带提碘:
d.海水提溴:
4 . 铜阳极泥含有Cu、Ag、Pt、Au、Ag2Se和Cu2S等,下图是从中回收Se和贵重金属的工艺:

已知:
①该工艺中萃取与反萃取原理为2RH+Cu2+R2Cu+2H+
在碱性条件下很稳定,易与Ag+络合:Ag++2[Ag(S2O3)2]3-,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80×101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焙烧”时Ag2Se生成Ag2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洗气”时n(氧化剂):n(还原剂)=_______
(2)写出“滤渣I”的一种用途_______;“酸浸氧化”中通入气体X可防止污染,写出X的名称_______
(3)在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_______。“反萃取剂”最好选用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4)“溶浸”中发生的反应为AgCl(s)+2(aq)[Ag(S2O3)2]3-(aq)+C1-(aq),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能否进行完全:_______。[已知Ksp(AgCl)=1.80×10-10]。
(5)“滤液IV”中含有Na2SO3,则“还原”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滤液IV”可返回“溶浸”工序循环使用,但循环多次后,银的浸出率会降低,原因是_______(试用平衡原理解释)。
2022-05-17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硫氰酸钾(KSCN),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常用于合成树脂、杀虫杀菌剂等。某化学小组用下图实验装置模拟工业制备硫氰酸钾,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已知:①不溶于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②D中三颈烧瓶内盛放、水和催化剂,发生反应,该反应比较缓慢且在高于170℃时易分解,在高于25℃时即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是____,装置D中盛装KOH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制备KSCN溶液:将D中反应混合液加热至105℃,打开K1通入氨气。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此时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保持三颈烧瓶内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
②打开K2,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继续保持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
(3)装置E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4)制备硫氰酸钾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经___(填操作名称)、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酸钾晶体。
(5)取少量所得KSCN晶体配成溶液,将装置E中混合液过滤得溶液x,进行如下实验:

①设计实验探究ⅱ中银镜产生的原因___
②小组同学观察到ⅲ中实验现象后,用力振荡试管,又观察到红色褪去和沉淀增多,请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____
2021-03-11更新 | 1366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测)-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6 . 过氧乙酸是具有重要用途的有机合成氧化剂和化工原料,实验室拟合成过氧乙酸并测定其含量。
(1)浓缩
在图示装置(加热装置已省略)中,由分液漏斗向冷凝管1中滴加30%溶液,最终得到质量分数约68%的溶液。

冷凝管1、冷凝管2中进水接口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②加热温度不宜超过60℃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合成过氧乙酸
向带有搅拌装置及温度计的500mL三口烧瓶中先加入16g冰醋酸,在搅拌下滴加90g68%溶液,最后加入4.1mL浓硫酸,搅拌5h,静置20h。
(已知:CH3COOH+H2O2+H2O)
①用浓缩的68%溶液代替常见的30%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充分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过氧乙酸含量的测定
步骤a:称取5.0g过氧乙酸试样(液体),配制成100mL溶液A。
步骤b:在碘量瓶中加入5.0mL溶液、3滴溶液、5.0mL溶液A,摇匀,用0.01mol/L的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
步骤c:向滴定后的溶液中再加1.0gKI(),摇匀,置于暗处5min,用蒸馏水冲洗瓶盖及四周,加钼酸铵催化剂20mL,摇匀,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5mol/L的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重复步骤b,步骤c三次,测得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①步骤a中配制溶液A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100mL容量瓶,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____
②设计步骤b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021-05-20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8讲 定性、定量实验(练)-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