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进行了探究,其中甲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乙同学经过查阅资料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探究(盐桥内含有某种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起到连通电路的作用)。

(1)实验表明,图1中铜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中有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
(2)图2中的X、Y分别是溶液、稀硫酸,实验过程中只有正极上产生气泡,则X是_______,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当图1装置中的溶液质量增加时,生成氢气_______L(标准状况);当图2中锌电极的质量减少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_______
2 . 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电极与原电池的电解质之间关系,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用铝片、铜片、镁片作电极,分别与下列溶液构成原电池,并接电流表。
(1)若电解质溶液为0.5mol/L硫酸,电极为铜片和铝片,铝片上的电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若用浓硝酸作电解质溶液,电极为铜片和铝片,铝片为___________极(填“正”或“负”)。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若电解质溶液为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电极为镁片和铝片,则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
Ⅱ.肼()又称联氨,在常温下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
(4)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2021-11-04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4.1.1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 . 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NO2
B.Ⅱ中现象是因为浓HNO3会使Fe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此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表,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4 . 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H2放出;若电解Y2+和Z2+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的氧化性强于Y2+。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Z>Y>MB.X>Y>Z>M
C.M>Z>X>YD.X>Z>M>Y
2020-03-19更新 | 262次组卷 | 26卷引用:课时3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学习区 夯实基础(苏教版必修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下列事实,判断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①A+B2+=A2++B;②D+2H2O=D(OH)2+H2↑;③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      
A.D2+>A2+>B2+>E2+B.D2+>E2+>A2+>B2+
C.E2+>B2+>A2+>D2+D.A2+>B2+>D2+>E2+
2019-12-25更新 | 39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4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必修2 2-2-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练习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