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各物质的有关数据如下:
aA(g)+bB(g) cC(g)
起始物质的量浓度/( mol∙L−1)1.5       1               0
2s末物质的量浓度/( mol∙L−1)0.9       0.8            0.4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
②从反应开始到2s末,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③下列事实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υB(消耗)= υC(生成)
B.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D.υA:υB:υC=3:1:2
E.容器内气体C的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2)①锌电池有望代替铅蓄电池,它的构成材料是锌、空气、某种电解质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是2Zn+O2=2ZnO。则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_
②瑞典ASES公司设计的曾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如图,该燃料电池工作时,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023-05-1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到目前为止,由化学能转变的热能或电能仍然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
(1)从能量变化角度研究反应:。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从断键和成键角度分析上述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
键能(kJ/mol)436496463
则生成放出热量___________kJ。
(3)肼-空气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反应方程式是:N2H4+O2=N2+2H2O,该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4)用零价铁(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Fe还原水体中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___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2023-05-10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我国科学家设计的“海泥电池”,既可用于深海水下仪器的电源补给,又有利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其中微生物代谢产物显酸性,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电极为正极
B.质子从海底沉积层通过交接面向海水层移动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2O-4e-+H2O=CO2+4H+
D.高温下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失活,故升温不一定能提高电池的效率
2023-05-05更新 | 769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中,溶液为稀硫酸,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X为正极
B.X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Y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氢气产生在X电极上,移向X电极
D.电子流动方向为:X电极→导线→Y电极→溶液→X电极
2023-05-05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人们不仅利用化学反应获得新物质,也需从化学反应中获得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Ⅰ、键能是指在1 × 105 Pa、298 K时,将1 mol气态分子分离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其单位为kJ·mol−1,已知H—H的键能为436 kJ·mol−1;N≡N的键能为946 kJ·mol−1;N—H的键能为391 kJ·mol−1
(1)NH3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在1 × 105 Pa、298 K时,生成2 mol NH3(g),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 kJ,则Q =___________,能正确表示该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Ⅱ、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空气中NH3的含量监测原理如图所示。

(3)正极为___________(填“a”或“b”)电极,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溶液中OH向电极___________(填“a”或“b”)移动,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c(OH)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当转移电子数为6.02 × 1023时,被还原的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g。
10-11高一下·辽宁大连·阶段练习
6 .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2023-04-28更新 | 1845次组卷 | 115卷引用:四川省雅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7 . 肼-空气燃料电池具有容量大、能量转化率高、产物无污染等特点,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电极为正极
B.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理论上当燃料电池消耗时,电路中转移4个电子
D.工作一段时间后,KOH溶液的浓度基本不变
8 . 热激活电池可用作火箭、导弹的工作电源。一种热激活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作为电解质的无水混合物受热熔融后,电池即可瞬间输出电能。该电池总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在常温时就能正常工作
B.放电过程中,向正极移动
C.正极反应式:
D.每转移0.4mol电子,理论上生成41.4gPb
9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Zn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
已知:Zn与Al的化学性质基本相似,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电极材料为Mg和Zn,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该电池工作时,电流表指针偏向Zn。
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每转移0.1 mol电子,此时负极材料减少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实验2:电极材料为Cu和Zn,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该电池工作时,电流表指针偏向Cu。
由实验1和实验2可知,M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3)实验3:电极材料为石墨和Zn,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该电池工作时,电流表指针偏向石墨。
①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石墨电极上发生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实验4:电极材料为Mg和Zn,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该电池工作时,电流表指针偏向Mg。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可总结出影响Zn电极在原电池中得到或失去电子的因素为___________
10 . Fe-Cu原电池的示意图如图,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电极为正极
B.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移向Fe电极
D.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Cu→导线→Fe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