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的分离、提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淮南子》最早记载,熟石膏可作为制作豆腐时的凝固剂,其化学式为
B.将石油裂化为轻质汽油后燃烧比直接燃烧石油更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C.《本草经集注》中区分硝石和朴消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试验
D.《肘后备急方》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现代基于此法提取青蒿中的青蒿素所代表的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和烧杯
2024-03-01更新 | 4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调研卷化学试题
2 . 以工业废铜泥[主要成分为,含少量]为主要原料制备产品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除杂时,应在加入稀溶液前加入稍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B.在“除杂”后、“过滤”前应适当加热以保证除杂效果
C.由核外电子排布知稳定,但水相中少见化合物的原因是在水相中易歧化
D.洗涤时,应当用浓盐酸洗涤以减少产品在洗涤过程中的损失
2024-02-19更新 | 3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调研卷化学试题
3 . 合成甲基橙(,分子量为327,变色范围值为)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对氨基苯磺酸(分子量为173),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其溶解,另加入亚硝酸钠溶于水中,加入上述反应液的溶液。在(a)冰盐浴冷却并搅拌下,将该混合液加入盛有水和浓盐酸的烧杯中,温度始终保持在以下,直至产生白色沉淀(已知此反应大量放热)。
②在试管中将的N,N-二甲基苯胺(分子量为121)和冰乙酸混合均匀。在搅拌下将该溶液滴加到冷却的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此时溶液为深红色。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此时有固体析出,(b)溶液变成橙黄色,在沸水浴加热5分钟,抽滤,依次用少量水、乙醇、乙醚洗涤。得到(c)紫色晶体,产率约
③将粗产品用0.4%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重结晶,得到橙黄色明亮的小叶片状晶体。

根据上述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得到的N,N-二甲基苯胺需要在蒸馏后才能使用
B.使用乙醚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产物中残留的乙醇和水
C.重结晶操作时需要加入过量水使甲基橙溶解
D.N,N-二甲基苯胺的蒸馏应当在通风橱中进行
4 .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成功提取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发现青蒿素分子中的某结构在提取过程中对热不稳定,青蒿素分子结构和双氢青蒿素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水溶性好,且青蒿素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B.根据结构分析青蒿素能与碘化钠作用生成碘单质
C.可采用低温、乙醇冷浸等方法,萃取出青蒿素
D.青蒿素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2024-02-03更新 | 395次组卷 | 2卷引用: 浙江省义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首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的非金属性大于硅,可发生
B.碘单质易溶于乙醇,可用乙醇作碘水的萃取剂
C.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可用铁容器盛装浓硝酸
D.苯甲酸和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不同,可用冷却结晶法提纯含有少量氯化钠的苯甲酸
2024-02-01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三上学期首考适应性考试 化学试题
6 . 某研究小组制备纳米ZnO,再与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复合制备荧光材ZnO@MOF,流程如下:

已知:
①含锌组分间的转化关系:
的一种晶型,39℃以下稳定。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ZnO属于胶体
B.步骤Ⅰ,为提高产率应将过量NaOH溶液滴入溶液制备
C.步骤Ⅱ,为了更好地除去杂质,可用50℃的热水洗涤
D.用和过量反应,得到的沉淀无需洗涤可直接控温煅烧得纳米ZnO
2024-01-24更新 | 46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三上学期首考适应性考试 化学试题
7 . 硼氢化钠是一种潜在储氢剂,在有机合成中也被称为“万能还原剂”。实验室制备、提纯、分析纯度的步骤如下。
Ⅰ.的制备
利用如图甲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略)进行操作:

(ⅰ)打开,鼓入,升温到110℃,快速搅拌,将融化的Na快速分散到石蜡油中;
(ⅱ)升温到200℃,关闭,打开通入,充分反应后制得
(ⅲ)升温到240℃,持续搅拌下通入,打开滴入硼酸三甲酯[分子式为];
(ⅳ)降温后,分离得到的固体混合物。
已知:
:可溶于异丙胺或水,常温下与水缓慢反应,强碱环境下能稳定存在
:难溶于异丙胺
异丙胺:有机溶剂,沸点:33℃
Ⅱ.的提纯
可采用索氏提取法提纯,其装置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将的固体混合物放入滤纸套筒1中,烧瓶中加入异丙胺。烧瓶中异丙胺受热蒸发上升,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再经导管返回烧瓶,从而实现连续萃取。

Ⅲ.纯度分析
步骤1:取m g产品(杂质不参加反应)溶于溶液后配成溶液,取置于碘量瓶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
步骤2:向步骤1反应后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用稀硫酸调节pH,使过量转化为,冷却后于暗处放数分钟。
步骤3:将步骤2所得混合液调pH约为5.0,加入几滴淀粉,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中氢化合价相同B.装置甲应该处于无水、无氧的反应环境
C.装置乙中异丙胺蒸汽沿导管2上升D.萃取完全后,在圆底烧瓶中

(4)按照先后顺序对本实验的滴定操作排序
检查是否漏水→蒸馏水洗涤→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加液至“0”刻度以上
b.调整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下方,记录读数
c.倾斜转动滴定管,使标准液润湿滴定管内壁,将润洗液从下口排出
d.赶出尖嘴部分气泡
e.向碱式滴定管中加标准液
f.向酸式滴定管中加标准液
g.左手控制活塞(或挤压玻璃珠),右手振荡锥形瓶
h.左手振荡锥形瓶,右手控制活塞(或挤压玻璃珠)
(5)产品中的纯度为__________%。
2024-01-12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化学(浙江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8 . 纳米被广泛的用于结构陶瓷、催化材料、光、电、磁和热等功能材料。某兴趣小组利用废弃的含有溶液制备纳米

已知:在较高的盐酸浓度下,、乙醚形成化合物而溶于乙醚,当盐酸浓度降低时,化合物解离。请回答:
(1)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试剂X为______
(2)步骤Ⅳ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下列有关萃取和分液的说法正确______

A.进行操作A时,溶液中加入乙醚后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如图振荡
B.振荡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放气
C.一次萃取后若在水相检测到,需加入乙醚再次萃取
D.为了加快反应速率,Ⅳ应将溶液一次性加入溶液Ⅱ中,有利于沉淀的生成
E.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总体积不超过其容量的
(4)市售PAC是由水解产生的一系列中间产物脱水聚合而成,其中稳定存在形态为聚十三铝,简称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PAC的净水效能。向溶液中缓慢滴加一定量溶液,若只生成,则理论上_______
(5)为了发挥PAC净水的最佳效能,一般要将水的调节在。若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下使用PAC,净水效果不佳,结合铝元素的存在形式分析原因_______
2023-12-24更新 | 27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选考模拟化学试题

9 . 工业制备茉莉醛()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庚醛易自身缩合生成与茉莉醛沸点接近的产物
A.乙醇只作溶剂,苯甲醛和庚醛直接混合后保温反应
B.萃取分液过程中需酸洗、水洗,干燥剂可选用浓硫酸
C.可将最后两步“分馏”和“柱色谱分离”合并为“真空减压分馏”
D.可采用质谱法测定茉莉醛部分结构信息
2023-12-24更新 | 51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选考模拟化学试题
10 . 下列玻璃仪器在相应实验中选用合理的是

A.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①②③
B.蒸馏法分离:②③⑤⑥
C.浓硫酸催化乙醇制备乙烯:③⑤
D.滴定待测液中的含量:④⑥
2023-12-24更新 | 556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选考模拟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