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5 道试题
1 . 及铵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氨气的制备

①制备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图中的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按如图装置进行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
(3)氯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转化为无污染的,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 . 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①是浓盐酸,⑥是高锰酸钾,②至⑤是滤纸条,依次滴有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淀粉-KI溶液、含KSCN的FeCl2溶液,实验时滴几滴浓盐酸。已知:16H++10Cl-+2=2Mn2++5Cl2↑+8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处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氯水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
B.④处变蓝色
C.⑤处变红色
D.本实验可推知氧化性:KMnO4>Cl2>Fe3+>I2
2022-12-11更新 | 76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单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化学试题
3 . 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查阅资料】pH越小,c(OH-)越小,溶液碱性越弱
【实验过程】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数据
实验I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温度变化
实验II测量下述实验过程的pH变化
【分析与解释】
(1)实验I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_______
(2)实验II中,Na2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OH-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
(3)实验II中,滴加NaHCO3溶液的pH变化与滴加Na2CO3溶液的有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是由于滴加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有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参与反应。
4 . 学习小组利用如下流程制备过氧化钠,并设计实验验证其相关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钠被氧化失去金属光泽,颜色变为_______
(2)流程中生成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淡黄色固体溶于冷水中,待固体全部反应后,仍可缓慢释放氧气。为探究固体溶解后溶液成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①甲中产生较多气泡,证明固体溶解后溶液中有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
(4)小组同学将金属钠加热至熔化后,误通入了干燥的CO2进行反应,将反应后固体产物溶于稀盐酸,产生气泡,观察到难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①产物中与盐酸反应的物质可能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经检验,黑色固体为单质碳。写出CO2与N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2-11-29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方法无法区分两者的是
A.分别取1g固体于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滴加1~2滴酚酞溶液
B.取等体积、等浓度两种物质的溶液,各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分别取少许固体于试管中,各滴入几滴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
D.分别取少许固体于试管中,逐滴滴加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
2022-11-27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 化学试题
6 . 乙酸俗称_______,其分子式为_______,其官能团为_______。乙酸是一种比碳酸_______(填“强”或“弱”)的酸,向少量碳酸钙粉末中加入少量乙酸,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由此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的酸性比_______的酸性强。
2022-11-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版鲁科化学必修第二册第3章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课后习题
23-24高一上·全国·假期作业
7 .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而稀硝酸不能氧化一氧化氮。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试剂:浓硝酸,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NaOH溶液。
已知:NaOH溶液不与一氧化氮反应,能与二氧化氮反应。

(1)做实验时应避免将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①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其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该小组得出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022-11-26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5讲 硝酸(讲义)-【寒假自学课】2022年高一化学寒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8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1)请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____,其原因是____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____,原因是_____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
2022-11-25更新 | 5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隆化存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甲同学采用图Ⅰ装置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用排水法收集NO气体。

(1)反应过程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虽然收集到的气体为一氧化氮,但并不能说明反应中一定生成一氧化氮。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
(3)丙同学采用图Ⅱ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该实验的步骤如下表所示,请在表格中填写对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①从U形管左端加入稀硝酸,直至充满U形管右端
②用附有铜丝的胶塞塞住U形管右端,观察现象_________
③待反应停止后打开胶塞,观察实现现象_________
(4)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丙同学的实验存在什么缺陷_________
2022-11-2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2020版化学必修第二册专题7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后习题
10 . 如下图所示,将两只气球中少量的粉末同时倒入足量的盐酸中,写出反应的现象和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2-11-24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2020版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课后习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