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氧化还原反应可拆分为氧化和还原两个“半反应”,某小组同学从“半反应”的角度探究反应规律。
(1)已知:的转化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生。
①该转化的还原半反应是,则相应的氧化半反应是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述还原半反应可知:增大可促进得到电子,使其___________性增强,进而与发生反应。
(2)探究与浓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①有同学认为与浓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其依据是___________
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硫酸与浓盐酸中接近】。
装置序号试管内药品现象
浓盐酸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粉+硫酸24小时后仍无明显变化
粉+浓盐酸24小时后气球变鼓
②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a.丙中气球变鼓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
b.经检测,丙中反应后溶液中存在。从物质性质角度分析丙中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___________
(3)探究以下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产生电流,左侧电极表面有析出。
①该装置中左侧电极作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写出该装置右侧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对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的反应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而总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结合上述实验思考,仅由以下实验用品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
片、浓溶液、蒸馏水、烧杯、盐桥、导线、电流表(选做下列a或b,若两个都作答,按a计分)

a.若能,在右装置图中填写烧杯中的试剂,并标出电子的移动方向
b.若不能,说明原因。
2024-04-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2 . 某学习小组将酚酞试液滴入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迅速褪色,为探究原因,查阅资料后做了分析和实验。
【查阅资料】
①Na2O2与水反应先生成H2O2,然后H2O2分解;
②H2O2类似于二元弱酸,,且具有强氧化性;
③酚酞在的溶液中变为无色。

(1)探究一:褪色原因
【提出猜想】
假设一:反应产生的O2将酚酞氧化;
假设二:反应产生的H2O2将酚酞氧化;
假设三:NaOH溶液浓度过高导致酚酞试液褪色。
实验如下表,请填写空白: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5mLpH=10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液,再通入足量O2溶液变红后不褪色假设一:_____
在5mLpH=10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液,再滴加1mL3%的H2O2溶液______假设二:成立
在5mL的NaOH溶液中滴加5滴酚酞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假设三:成立

【提出猜想】
(2)针对假设二,有同学提出还应补充实验才能证明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 H2O2,则补充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
(3)探究二:H2O2的性质及应用
①H2O2的酸性
用化学用语表示H2O2显酸性的原因______
②H2O2的还原性
某实验用量筒量取浓H2O2溶液配制溶液,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现用酸性KMnO4液滴定所配H2O2溶液,取25.00mL H2O2溶液于锥形瓶中,完成三次实验平均消耗KMnO4标准溶液22.50m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标定的H2O2溶液浓度为______
③若滴定时出现以下情况,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
A.装入标准酸性KMnO4溶液时,未润洗滴定管
B.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出现颜色变化就立即停止滴定
C.滴定前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记录标准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2024-01-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监测化学试题
3 . 实验小组对Mg与NH4Cl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1)用pH计测定1.0溶液约为4.6,分析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2)探究镁与NH4Cl溶液的反应:实验Ⅰ、Ⅱ所取镁粉质量均为0.5g,分别加入选取的实验试剂中。

实验

实验试剂

实验现象

5mL蒸馏水反应缓慢,有少量气泡产生(经检验为H2

5mL
NH4Cl溶液(pH=4.6)
剧烈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灰白色难溶固体
①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经检验实验Ⅱ中刺激性气味气体为NH3和H2的混合气体,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产生NH3的原因______
③已知灰白色沉淀中含有Mg2+、OH-。为研究固体成分,进行实验:将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洗涤数次,至洗涤液中滴加AgNO3溶液后无明显浑浊。将洗涤后的固体溶于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推测沉淀中含有______,灰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
④针对实验Ⅱ比实验Ⅰ反应剧烈的原因,小组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l:NH4Cl溶液中的H+溶解了Mg(OH)2
假设2:NH4Cl溶液中的溶解了Mg(OH)2
为证明假设的合理性.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取2根覆盖了Mg(OH)2的Mg条,分别同时放入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饱和NH4Cl溶液中。饱和NH4Cl溶液中反应更剧烈。

向饱和NH4Cl溶液中滴加浓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或略显碱性,再放入覆盖了Mg(OH)2的镁条。剧烈反应,但是比实验Ⅲ饱和NH4Cl溶液略慢,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和灰白色难溶固体。
实验结论是______
(3)甲同学通过深入思考,认为Mg与NH4Cl溶液反应剧烈.可能还与有关.并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了猜想的正确性.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证据为______
(4)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 . 铁是生产、生活及生命中的重要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
(2)碳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欲通过硫酸亚铁与碳酸氢钠反应在实验室中制备碳酸亚铁(装置如下图所示)。

向装置C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段时间CO2至pH约为7,再滴加一定量Fe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CO3固体。
①图1中装有稀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
②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的目的有____________
③试剂a是______,装置C中制取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化合物M是某种具有磁学性质的新型电子材料的主要成分,由两种元素组成。为了研究其组成,设计如下实验:

气体甲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请回答:M的化学式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向乙醛溶液中加入含的物质的量为1的溴水,观察到溴水褪色。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如下3种猜想:①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②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③由于乙醛分子中有不饱和键,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为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2种实验方案。
方案1: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方案2:测定反应后溶液中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检验褪色后的溶液显酸性,说明溴水将乙醛氧化成乙酸
B.若测得反应后为0,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C.若测得反应后为2,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D.若溴水能将乙醛氧化为乙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23-07-18更新 | 30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名校联合测评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化学试题
6 . 氯气可用于制取漂白剂和自来水消毒。
(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制备和除杂装置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锰被还原为)。
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
(2)“84”消毒液也可用于漂白,其工业制法是控制在常温条件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同学们探究“84”消毒液在不同pH下使红纸褪色的情况,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1:将5mL市售“84”消毒液稀释100倍,测得稀释后溶液的
步骤2:将稀释后溶液各20mL分别加入3个洁净的小烧杯中;
步骤3:用溶液将3个烧杯内溶液的pH分别调至10、7和4(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步骤4:在3个烧杯中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红纸,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烧杯溶液的pH现象
a1010min后,红纸基本不褪色;4h后红纸褪色
b710min后,红纸颜色变浅;4h后红纸褪色
c410min后,红纸颜色变得更浅;4h后红纸褪色
已知,溶液中、HClO和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由实验现象可得以下结论:溶液pH在4~10范围内,pH越大,红纸褪色_______
②结合图像进行分析,b、c两烧杯中实验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
(4)由于氯气会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人们尝试研究并使用新的自来水消毒剂,如气体就是一种新型高效含氯消毒剂。
①一种制备的方法是用通入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另一种制备的方法是用与盐酸反应,同时有生成,产物中体积约占,每生成,转移_______
在杀菌消毒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亚氯酸盐,需将其转化为除去。下列试剂中,可将转化为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KI
7 .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是否能与形成络离子。查阅资料:向难溶电解质中加入具有不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溶液,会使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增大,这种现象叫做“盐效应”。实验表明:“盐效应”与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电量有关。分别取等量的纯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实验Ⅱ中,KCl溶液能促进溶解B.相同浓度下,KSCN溶液盐效应大于KCl溶液
C.滤液中+2价铁离子总浓度:实验Ⅰ=实验ⅡD.实验表明,不能形成络离子
2023-01-03更新 | 92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沂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氨的催化氧化。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现象如下:C处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

(1)装置A中使用的药品是NH4HCO3固体,则A需要的仪器有试管、导管橡胶塞和__(填选项序号)。
a.锥形瓶        b.酒精灯        c.烧瓶        d.蒸发皿
(2)装置B的作用是___
(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该装置存在的主要缺陷是__
(5)如图所示的E装置可防止F中溶液倒吸进入D中,请在图中画出装置E中的导气管。___
(6)若进入F装置的物质成分和质量一定,可向F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填字母)使铜片溶解的质量增多。
A.Na2CO3 B.NaCl C.CuSO4 D.H2SO4
(7)乙小组认为可将甲小组的装置中A、B部分换成如图2所示装置(其余部分相同)进行实验。烧瓶中加入的是过氧化钠固体,则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最佳试剂是__,U形管中加入的试剂是__
9 .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盐酸,B为Na2CO3,C中盛有Na2SiO3溶液,则C中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酸性:H2CO3> H2SiO3
B.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C中盛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最终呈红色
C.若A为较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有Na2S溶液,则C中溶液变浑浊
D.装置D起干燥气体作用
2020-01-18更新 | 4063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为探究H2O2、SO2、Br2的性质,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ⅱ.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ⅲ.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1)在滴入浓硫酸之前要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_________性;H2O2的氧化性_________Br2(填“强于”“弱于”)。
(3)B中红棕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重新变成红棕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
(5)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SO2能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B和C之间增加盛放_________的洗气瓶。再次进行实验时,则C中未产生沉淀。
(6)为进一步研究SO2的性质,分别用煮沸和未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Ba(NO3)2和BaCl2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A中,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但pH传感器显示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C中出现白色沉淀比实验B快很多。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B、C中通入足量的SO2后,溶液酸性:B_________C(填“强于”“弱于”“等于”)。
(7)Na2SO3固体因贮放不慎发生变质。现取样品1.8克溶于水得溶液A,在A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沉淀B,将沉淀B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沉淀不仅不消失,反而增加了0.16g(假如沉淀完全转化)。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