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浓度不同生成的还原产物也可能不同,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及相关数据如下:

①A中为一定浓度的硝酸与Mg片发生反应,生成的气体通过B后,在B中只生成一种盐,剩余气体遇空气不变色,其体积为原体积的一半;
②从C进入D中的气体有两种,且体积比为1∶1;
③将D加热一段时间后,E中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逐渐变蓝。(设实验前,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气体的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NO+2NaOH=2NaNO2+H2O,且水蒸气的体积忽略不计,实验中的液体药品均过量。请回答: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硝酸与Mg片反应生成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硝酸在装置A的反应中所表现的性质有___________
(3)利用所提供的试剂(NaNO2溶液、KMnO4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溶液)设计实验,证明B中生成的这种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___________
(4)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若向反应后的A中加入足量的NaOH固体,使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其体积为硝酸与Mg片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的(同温同压),写出符合上述实验事实的硝酸与Mg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024-05-08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生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探究反应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进行相关实验。
Ⅰ.从理论上分析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于是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氧化
假设2:氧化
(1)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充满红棕色气体,关闭旋塞a和b;取下试管B,向其中加入适量粉末,塞上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
结论:甲同学认为假设2正确。
(2)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存在缺陷,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应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Ⅱ.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还认为易与发生反应,应该更易被氧化。查阅资料:;酸性条件下,能与反应生成
(3)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的反应。

①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
②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b.有红棕色气泡产生
c.有无色气泡产生
③C、E中所盛装的试剂不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无水硫酸铜       b.无水氯化钙       c.碱石灰       d.生石灰
④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的方法是: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___________,则产物是
3 .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的作用是为实验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
B.反应中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时,转移电子数为
C.装置C中加入的固体干燥剂可能是碱石灰
D.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装置A中的酒精灯,再点燃酒精喷灯
2024-04-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
(1)甲组同学取2mL0.1mol•L-1FeSO4溶液,加1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几滴3%H2O2溶液(用H2SO4酸化至pH=1),溶液颜色变红。甲组同学通过上述实验分析Fe2+具有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写出上面划线处操作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针对Fe3++3SCN-Fe(SCN)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不定项)
A.增大KSCN溶液的浓度,平衡常数增大
B.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适量KCl圆体,平衡不移动
C.加水稀释,平衡向左移动,且溶液的红色变浅
D.加入少量铁粉,减小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SO4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1滴KSCN溶液和13%H2O2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
(4)同时乙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2+与SCN-可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的电中性配合物。为证实该性质,乙组同学用FeCO3进行了如图所示的a和b两组实验:

写出实验a中FeCO3与K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
(5)反应S2O(aq)+2I-(aq)=2SO(aq)+I2(aq)在加入Fe3+催化后,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反应机理中有Fe2+出现。

①写出反应历程中“速率决定步骤”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由于Fe2+浓度较低而不容易被检测到,请回答Fe2+浓度较低的原因:______
(6)溶液中Fe2+与邻二集非X会生成橘黄色的配合物Y。
①邻二氮菲提供的配位原子是______
②使用该方法时,需要控制pH在2~9之间,其原因为:______
③取2.00mLc(Fe2+)=6.0×10-4mol/L的溶液,加入不同体积、浓度均为c(X)=6.0×10-4mol/L的邻二氮菲溶液,充分反应后加水定容至25mL,得到系列溶液,测其吸光度,结果如表:
V(X)/mL2.003.004.005.006.008.00
吸光度/A0.240.360.480.600.720.72
已知吸光度A与有色物质的浓度成正比。Fe2+和邻二氮菲X的吸光度近似为0。
Fe2++nX=Y(橘黄色)
结合上面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回答Y中Fe2+的配位数(与中心原子或离子以配位键形式结合的配位原子数目):______
2024-03-3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在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阀时,处的红色布条不褪色;当打开阀后,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瓶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①饱和溶液   溶液      ④浓硫酸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用下图装置探究二者的稳定性。

(1)该实验装置中,能否将的位置互换?_______(填“能”或“不能”)。能证明的热稳定性强于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写出,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除了热稳定性外,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用于鉴别_______
2024-03-27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7 . 硫酸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可生成,反应方程式为:,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硫酸亚铁装入如图所示的装置a中,打开,缓缓通入,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管中残留固体红色粉末是
B.装置b中的试剂为溶液,反应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C.装置c中的试剂为酸性溶液,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
D.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应该先检验
2024-03-24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周练A卷(1)试卷
8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已知:C+2H2SO4(浓)CO2+2SO2↑+2H2O)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装置H的作用为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9 . 为了探究元素周期律,设计实验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实验如下:
资料:稀溴水呈黄色;浓溴水呈红棕色;碘水呈棕黄色。
实验I
实验II取a中的黄色溶液少许,加入KI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实验I中b可以得出的氧化性强弱是___________
(3)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Ⅱ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得出氧化性Br2>I2
②乙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反思,认为实验II不能充分证明氧化性Br2>I2,他补做了实验Ⅲ.
实验III另取a中黄色溶液少许,加入足量NaBr固体,振荡,然后加入KI溶液和淀粉溶液。
补做实验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综合实验I和Ⅲ,得出氧化性Cl2>Br2>I2.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10 . ClO2是一种新型的环保饮用水消毒剂。为了收集ClO2并探究其性质,某课题小组拟选择下列部分装置进行实验(装置不可重复使用):

已知:①常温下,NaClO2固体与Cl2反应生成ClO2和NaCl;
②饱和食盐水可除去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③Cl2易溶于有机溶剂,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氧化性比氯气强。
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ClO2的制备实验:
(1)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故上述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A”或“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用上图装置制备二氧化氯:导管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n→p→j;本实验选择装置I而不选择装置H的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探究ClO2与少量Na2S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ClO2用N2稀释以增强其稳定性,并将适量的稀释后的C1O2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充分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一段时间后,通过下列实验探究I中反应的产物(已知:二氧化硫或亚硫酸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取少量I中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甲中,滴加品红溶液和盐酸品红溶液始终不褪色①无_____生成
另取少量I中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乙中,加入Ba(OH)2溶液振荡_______生成
③若C1O2中氯元素被还原为Cl,则ClO2与少量Na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2-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郑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