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已知FeCl3固体易升华,其蒸气为黄色。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 FeCl3能否反应产生Cl2,实验装置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现象
点燃酒精喷灯,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装置A中产生黄色气体,装置B中溶液变蓝
(1)装置A中产生黄色气体不能说明一定产生Cl2,原因为 _______
(2)除了生成的Cl2可使B中溶液变蓝外,推测还有两种可能。
①推测一:装置A中产生的另一种黄色气体也可使B中溶液变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为排除该气体的影响,可将装置进行改进,改进的措施为_______                  
②推测二: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可使B中溶液变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为排除空气的影响,可在开始加热A装置前,_______
(3)按照上述方法改进再进行实验,观察到装置A中产生黄色气体,装置B中溶液变蓝,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2022-12-2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2 . 醋酸钴[Co(CH3COO)2]用于生产涂料的干燥剂、玻璃钢固化促进剂,Co2+在溶液中易被氧化为Co3+。回答下列问题:

(1)以金属钴为原料,与稀硝酸反应可得硝酸钴溶液,再与纯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钴沉淀。将沉淀洗涤、分离,加入乙酸酸化,即可得到乙酸钴。写出金属钴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以醋酸钴为原料制备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钴,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长导管插入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测定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钴载氧量。

已知:(x为整数)。
①排尽量气管中空气的操作:打开K1、K2,通入O2___________
②除去装置中的空气后,关闭K1、K2,记录数据,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每次记录时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022-12-07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11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3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仪器略去),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a中试剂b中试剂c中试剂实验目的装置
A浓盐酸MnO2饱和食盐水制取并纯化Cl2
B饱和食盐水电石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验证乙炔具有还原性
C稀盐酸CaCO3硅酸钠溶液比较非金属性强弱:Cl>C>Si
D浓硫酸Na2SO3品红溶液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2022-11-15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4 . 滴定法测铀时需添加VOSO4做催化剂,该物质易被氧化,实验室常用Fe2+去除VOSO4溶液中的(VO2)2SO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VOSO4和(VO2)2SO4中V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b中反应所生成气体的作用仅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
C.用小试管在m处收集气体并验纯后,应先关闭K3,再打开K2
D.实验完毕,可用氯水和KSCN溶液检验c中溶液是否含有Fe2+
2022-10-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盛放的是_______溶液。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然后,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猜想I: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猜想II:硫酸钠和硫酸;
猜想III: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猜想_______不成立
b.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_______猜想Ⅱ成立
(反思与评价)小芳认为实验操作b.得出的结论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可以改为向溶液中加入少量________,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猜想II成立
2022-10-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6 . “大象牙膏”是一种神奇的化学反应,它会喷出大量的泡沫,就像是普通牙膏一样,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大象牙膏的名字,大象牙膏()的原理是双氧水+催化剂+发泡剂,混合时催化剂加快双氧水分解速率,分解出大量氧气。某小组同学欲探究的性质,过程如下:
【预测】聚焦中的O作为核心元素,因此预测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1)预测其具有氧化性的思路是_______
【实验和观察】小组同学分别选用酸性KMnO4溶液、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以验证预测。已知: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淀粉遇变蓝色。

(2)实验①利用了酸性高锰酸钾的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该实验中,证明酸性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现象除了溶液颜色变浅或褪色外还有_______。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_______MnO+_______H2O2 +_______H+ =_______Mn2++ _______O2 ↑+_______ H2O 。
(3)实验②是为了验证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解释和结论】
(4)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2-10-12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南北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化学试题
7 .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氯、铁、硫元素部分物质的性质。实验操作与现象如下:
序号操作现象
先滴加3滴溶液,无颜色变化;后滴加3滴新制饱和氯水,试管中溶液变红色且不褪色
先滴加3滴溶液,溶液呈黄色,后滴加3滴溶液,溶液变红色,随后红色褪去,溶液呈黄色
先滴加3滴溶液,溶液呈黄色,后滴加3滴溶液,溶液不变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先滴加溶液,后滴加新制氯水的目的是_______
(2)实验Ⅱ中,先滴加3滴溶液,溶液显黄色,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成了,理由是_______
(3)针对实验Ⅲ中,溶液不变红色的原因他们提出几种猜想:
猜想1:_______
猜想2:氯水氧化了
猜想3:氯水氧化了
(4)针对(3)中猜想2设计如下实验:

①B装置作用是_______
②C装置中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停止通入氯气后,取C中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再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C中生成了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经进一步检测,C中还生成了两种对环境友好的气体。C中“红色褪去”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022-10-12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稳派名校2023届高三10月统一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小组为了探究卤素的性质,设计一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序号操作现象
5 mL0.1 mol/LKI淀粉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溶液变蓝色,不褪色
5 mL0.1 mol/L NaBr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红棕色
在新制氯水中,滴几滴0.1 mol/L KI淀粉溶液溶液先变蓝色,后褪色
在新制氯水中,滴几滴0.1 mol/LNaBr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红棕色
取少量③中褪色后溶液分成甲、乙两份。在甲中滴加淀粉溶液;在乙中滴加适量KI溶液甲中不变色;乙中变蓝色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说明氧化性:Cl2>Br2>I2B.实验⑤说明氯水氧化了I2
C.实验④说明氯水不能氧化Br2D.实验③说明氯水氧化I2生成了HIO3
2022-10-12更新 | 45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稳派名校2023届高三10月统一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9 . 亚硝酸钠(NaNO2)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可作为肉类食品的护色剂,并可以防止肉毒杆菌在肉类食品中生长,保持肉制品的结构和营养价值;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中毒。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亚硝酸钠进行多角度探究:

I.亚硝酸钠的制备
(1)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中制备NaN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II.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常见氮的氧化物)
已知:①NO+NO2+2OH-=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NO:-152℃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____
(3)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右连接):A→C→____→____→____。____

(4)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
③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III.设计实验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
(5)供选用的试剂:NaNO2溶液、KMnO4溶液、FeSO4溶液、KI溶液、稀硫酸、淀粉溶液、KSCN溶液。根据提供的试剂,设计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方案:____
2022-08-2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5月)理综化学试题
10 . 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烃类都不与碱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乙烯的实验原理是烷烃(液态)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饱和烃。例如,石油分馏产物之一十六烷烃发生反应: C16H34C8H18+甲,甲4乙,则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可能是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C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4)查阅资料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________ (填装置序号)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为了探究溴与乙烯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以测定装置B中溶液在反应前后的酸碱度,简述其理由:_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
A.气体通入水中
B.气体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
C.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2022-08-1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