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此正是“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历史记载和民间话本等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犹如川戏之“变脸”。研究发现,曹操在戏台上虽是白脸,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几个儿子都才兼文武。曹丕多才多艺,会使剑,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击败对手。反而是号称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则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带兵打仗,只是始终未能获得准许而已。还有研究者认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线,并非真想立功建业,只不过是想离开牢狱式的“封邑”。这说明
A.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2018-06-01更新 | 1279次组卷 | 1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发行的股票凭证。该股票凭证的历史价值在于
A.见证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
B.反映新中国改造民族资本的创举
C.导致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说明了建国初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3 . 源远流长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书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下列属于“正楷”的基本特点的一项是(  )
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审美价值
C.规矩和放纵并存,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兼具D.注意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是胡适发表的《新思潮的意义》所提出的新文化运动的纲领。他认为整理国故“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真价值来。”这表明胡适
A.认为传统思想文化没有系统化
B.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C.反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
D.与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
5 . 某校学生在进行题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论证最为严谨的是
话题人物看法∕史料结论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先秦诸子具有民主思想
董仲舒天子受命于天B天人感应思想强化君主专制
黄宗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C该思想已成为当时正统思想
谭嗣同君,皆大盗也D维新派都反对君主立宪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说明《资政新篇》
A.为中国民主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B.是农民革命斗争的产物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超前性
D.在当时有实施的可能性
2018-01-15更新 | 306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中央工作会议闭幕讲话所准备的手写提纲中提到“自主权与国家计划的矛盾,主要从价值法则,供求关系来调节”。这说明当时的邓小平
A.努力向国人揭示市场经济的本质
B.已开始酝酿市场经济的发展思路
C.正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舆论准备
D.已完成发展市场经济的完整构想
2018-01-13更新 | 639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列史料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料史论
A宋代“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商业税成为宋代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B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近代中国人崇洋媚外心理普遍
C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义和团运动排斥西方宗教
D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计划经济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儒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通过研究经典“本文”,直接探求圣人“本意”、经典“本义”,发掘经典中所蕴含的儒学价值,“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反映出宋儒
A.否定传统经学
B.重申儒家义利观
C.强调主体意识
D.批判周孔之道
2018-03-23更新 | 274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以一些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历史,因此有些历史事件,时间越久其历史价值越大,甲午中日战争就属于这类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天皇在宣战诏书中说:朝鲜是一个独立国家,现在中国侵犯了朝鲜的独立,所以我出兵帮助朝鲜巩固独立;其次,对中国宣战是为了保护朝鲜改革开放的成果;第三,不断地强调东亚和平、世界和平。

——雪珥重《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宣传战》

材料二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外,拿到中国2.3亿两白银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拿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与此相对,日本不再是国际政治中的大国了,并且要在美国的占领和指导下重建经济。虽然老牌的欧洲殖民列强——英国、法国和荷兰——在战争中获胜,但昔日的威望却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国家在战时被日本赶出了在亚洲的殖民地,始于16世纪的欧洲在亚洲之殖民主义的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打败日本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崛起为最强大的太平洋国家。这一转折预示着亚洲国际关系发展中一个全新篇章的开始。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天皇颁发诏书的意图是什么?如何认识其宣传手段?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材料二作者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没有赢家”?

(3)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对亚洲国际格局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