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2 道试题
1 .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2023-06-13更新 | 149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工匠们都有专门的匠籍,一入匠籍便终身不得改业;唐代出现了“纳资代役”,即缴纳一定量的货币代替服役;“和雇制”,官府出钱雇用技工、民匠从事劳役制作的制度也得到了推广。这一变化(       
A.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体现了租庸调被两税法取代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扩大了官营手工业规模
3 . 周人将分封的诸侯称为“诸夏”,将包括原夏、商统治区域在内的整个周诸侯分布之地统称为“区夏”。西周初期将京师之地称为“中国”,后该词的指称范围又扩大到整个“诸夏”,常以“中国”称“诸夏”。这些做法(     
A.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B.有利于华夏民族的形成
C.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D.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
4 . 如表所示是20世纪初中国出现的影响较大的小说刊物。由此可知,这些刊物的创办旨在(        
名称创刊人或主要编撰者创刊时间发刊词
《新小说》梁启超1902年10月发起国民政治思想,激励其爱国精神
《绣像小说》李伯元1903年5月藉思开化夫下愚
《新新小说》陈景韩1904年9月意在清润兼及,以一变旧社会腐败堕落之风俗习惯
《新世界小说社报》孙延庚1906年7月视为开通民智之津梁,涵养民德之要素
《月月小说》吴跃人1906年9月庶几借小说之趣味之感情,为德育之一锄云尔
《小说林》黄人1907年1月则其能鼓舞吾人之理性,感觉吾人之理性
A.推动文学革命发展B.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C.促进国人思想启蒙D.丰富民众文化生活
2023-05-18更新 | 22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嘉庆前期,江南官民不再以传统的奢华与精致为时尚,转而追求西方器物与审美。海宁人陈缠细致地记录了这一风俗变化,谓:“夫居处之雕镂,服御之文绣,器用之华美,古之所谓奢也。今则视为平庸无奇,而以外洋之物是尚。”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A.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B.对外贸易政策发生异变
C.受到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D.东学西渐影响社会风尚
2023-05-18更新 | 36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是役败后……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湾、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据此可知清政府战败后所造成的危害是(     
A.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7 . 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了(     
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B.西学东渐逐步推动中国近代化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2023-05-15更新 | 150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而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B.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
C.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D.社会阶层的流动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边区政府提出"在山野、田间随时随地可以上课"“采取军队的编制,养成儿童集体生活的习惯”,并规定体育课“要按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军事体育技能的培训,例如野外侦察、通讯、放哨、坚壁清野等。”这些措施(       
A.扩大了革命政权的群众基础B.提升了边区民众的文化素质
C.彰显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D.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据统计,在1918年以前的大约20年时间里,曾经发表过介绍和同情社会主义主张的文章的报刊不足30种:然而在1918-1922年间,此类报刊多达220余种,当时舆论界大有“不谈社会主义,则不足以称新文化运动的出版物的气概”。这一变化说明(       
A.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同B.思想解放运动方向的转变
C.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得以扩大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
2023-05-12更新 | 98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1月份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