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材料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
C.戊戌维新D.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毛泽东曾说:“我们过去就是由先生抓着手学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五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这是因为中共通过该会议(       
A.结束了党内存在的“右”倾主义B.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C.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3 .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这些措施(       
A.实现了农耕经济取代原来的游牧经济B.加剧了汉族与蒙古族的民族对立
C.推动了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深度交融D.推动了专制主义制度达到了顶峰
4 . 1956年我国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农业合作社应对社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社员给予适当照顾,做到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这些规定(     
A.推动了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B.构建了农村的社会救济屏障
C.消除了公社社员的后顾之忧D.超越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3年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了鸦片战争以来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列强在华特权;接着又与10余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全民族抗日战争已进入反攻阶段
C.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派远征军入缅扭转了中英联军困局
6 . 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据此可知,北宋奉行的“养兵”政策(     
A.挽救了统治危机B.增强了军事力量
C.增加了财政支出D.体现了兵农合一
7 .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以后,形势大变,只听得这处也谈新思潮,那处也谈新思潮;这处也看见新出版品,那处也看见新出版品,且新出版品骤然增至四百余种之多。这表明,五四运动(     
A.利于推动近代国人思想解放B.起到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作用
C.开启了中国思想革命的先河D.倡导文学作品平民化与世俗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清时期,诸多贪财吝啬的徽商人物形象常常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主角。康熙《徽州府志》中也有:“然其(徽商)家居也,为俭啬而务蓄积。……女人犹能称俭,居乡数月,不占(沾)鱼肉,日挫针织缝纫锭。”这表明,明清时期(     
A.徽商形成一定社会影响B.商帮集团逐渐走向衰落
C.政府推崇徽商致富精神D.文学作品创作脱离现实
2022-12-23更新 | 42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现在)恢复和坚持了长期行之有效的各项经济政策”。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这一变化(     
A.有利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B.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完善
C.反映出当时彻底否定了计划经济
D.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对于守旧势力对变法的阻挠,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认为只要“就皇上现在之权,行可变之事”,只要皇上“杀二品以上阻挠变法大臣一二人”,然后再对王公大臣“厚禄以养之”,则“新法行矣”。这从本质上反映出维新派(     
A.企图与守旧势力实现政治妥协B.认为变法的阻力来自官僚贵族
C.对守旧势力阻挠缺乏足够重视D.缺乏全面领导变法改革的素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