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战败后,有志之士与清廷高级官员都开始思考如何维护中国的海上利益。这一时期的海权思想,以魏源、李鸿章、郑观应三人最具代表性。(如下表)

人物

海权思想介绍

魏源

第一层是议守,也就是在战术上如何防御海上来敌;第二层是练兵,这里所谓的“兵”指的是现代化军队;第三层,是利用国际局势(以夷攻夷)与海外广大的华人力量,对英国形成战略包围网。

李鸿章

经手的洋务项目重要的部分系“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也就是说李鸿章的事业重心在于建构现代化的中国海军。主张建立具备规模的舰队,可以在大洋之上与列强争衡,是李鸿章与魏源早期近海与河口防御主张最大的不同之处。

郑观应

航运绝不可以操诸外人之手,如果利润被他国船队抢占,将会重伤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查泰西国例,通商之船只准径到一埠,其余沿海、沿江乃本国民船自有之利,外人不得侵夺。今各国轮船无处不到,获利甚厚,喧宾夺主,害不胜言。”

——摘编自王立本潘是辉《中国近代海权思想的建构与发展初探(1848—19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人海权思想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海权思想发展的影响。
2023-12-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讲“夷夏之辨”,但强调的是大一统框架内的夷、夏之别。孔子作《春秋》,强调大一统,在大一统下明“华夷之辨”,标准则是是否符合西周礼乐文明,因而夷、夏可互变:夷用夏礼,即符合华夏文化,则进而为夏;夏用夷礼,则退而为夷。孔子崇尚周的礼乐文明,认为华夏文化优于其他文化,故强调“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但并不排斥其他族类,其办学的方针即是“有教无类”,主张“修文德以来之”。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夷夏观,虽然强调以华夏礼乐文化为标准相区分,但它是大一统视域下的“夷夏之辨”,究其实,是要将各族一统于礼乐文化,因而强调兼容并包,本质上是中华各民族在大一统框架下互动、交融与发展。

材料二   东汉以来,入主中原的各少数民族一边自称为华夏先王之后,与中原汉人族源相同,一边主动接受汉族文化,以华夏正统自居,在其统治范围内努力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交融与中华文明认同。中国历史由此进入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南方汉族政权并立、共为中华的南北朝时期。两晋南北朝是政治上的大分裂、大动乱时期,但也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既有边疆民族的大规模内迁,也有中原汉人向南方及其他边疆地区的流动。这种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融与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内在联系与密不可分的整体性,强化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以上均摘自刘正寅《从民族交融发展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儒家民族观的基本内涵,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汉以来民族交融的新变化,并简析这一变化的影响。
3 . 截止到1985年,湖北全民企业劳动生产率由1980年12726元增加到16924元,资金利税率由1980年的16.8%提高到21.7%。湖北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0.8亿元,比1980年增加39.3亿元,年均递增14.2%,高于同口径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这反映出     
A.经济结构日趋优化B.经济改革释放活力
C.产权改革势在必行D.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2023-12-20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58年9月,毛泽东会见巴西记者时指出,“只要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我们一律欢迎。不建立外交关系,做生意也好。不做生意,一般往来也好”。他意在强调中国     
A.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的原则
C.愿与拉美国家直接建交D.重视对外交往和经济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康有为认为孔子的微言大义存在于《春秋公羊传》中,两千年来只有他了解这一点。他编纂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东汉以来的儒家经典统统斥为伪经,而把孔子称为改制立法的“素王”。康有为此举意在(     
A.澄清思想界的错误认知B.借助权威宣传改良思想
C.强调救亡图存的紧迫性D.掌握传统儒学的解释权
6 . 从明朝政治制度来看,明初洪武帝取消中书省而政归六部,后来皇帝不得不设内阁大学士而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表明明代内阁(     
A.影响了明朝政府的行政效率B.始终服务于专制皇权
C.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D.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
7 . 陈寅恪先生指出,“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实质是(     
A.文化的碰撞与交流B.少数民族封建化加速
C.华夏认同氛围浓厚D.国家统一趋势已显现

8 . 图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鸟足神像,这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这一文物印证了(     

A.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具备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D.宗教蒙昧主义思想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023-12-20更新 | 219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总理衙门官员郭嵩森指出,西洋各国与历史上的“夷狄”不可同日而语,“洋人之与吾民,亦类也”。他认为与西洋诸国交往,“朝廷为之瞻顾避就,以为迫不得已与之交接”,但“与西洋交涉已成终古不易之局”。其主张反映出他(     
A.有了初步的反清意识B.秉持新的世界审视视角
C.力主改变中国的体制D.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传统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