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日益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2024-04-08更新 | 88次组卷 | 64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2024-01-16更新 | 149次组卷 | 70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实验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考古发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中,有大墓和小墓的差别。其中一组有七个墓,随葬品比较丰富,最多的达77件,最少的也有19件,都包括陶器、玉石器、猪头等;另一组只有四个墓,随葬品很贫乏,总共只有17件,为陶器、纺轮、獐牙等。由此可知,当时社会(     
A.手工技艺落后B.文化礼制产生C.经济发展落后D.阶级分化明显
2024-01-01更新 | 67次组卷 | 4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推广,耕作、施肥、灌溉等技术的提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升,进而推动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然而,分裂割据的形势又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表明(     
A.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B.农业是商业发展的前提
C.秦国具备了武力统一的条件D.社会经济发展阻碍统一
5 . 1941年,毛泽东鼓励党内同志加强对中国史的学习,为响应这一要求,《中国通史简编》在延安出版,其主旨在于“组成一部简明扼要的,通俗易懂的中国通史。”这一做法(     
A.适应当时民族解放的需要B.扩大了边区政府阶级基础
C.旨在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D.意在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66次组卷 | 456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地区时期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水以北郡数秦岭淮水以南郡数
西汉1037429
西晋1628676
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B.政治中心开始实现南移
C.西汉的疆域比西晋小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2023-12-14更新 | 335次组卷 | 57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青铜器主要属于(     
A.农具和酒器B.礼器和兵器C.农具和用具D.兵器和农具
2023-11-27更新 | 182次组卷 | 49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利于加强控制地方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利于加强皇权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2023-10-24更新 | 435次组卷 | 104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3-10-17更新 | 203次组卷 | 117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