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0年,在德国出现了第一个机场。1919年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飞行技术得到迅速的应用,欧洲大城市之间定期旅客航班逐渐开通。192O'l939年,欧美国家的航线大量开通。同时为了加强和殖民地联系,各殖民国家和殖民地之间开通了跨洲的国际航线,如英国开通了到印度和南非的航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发挥了重要作用,航空业得到快速发展,这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刺激了机场的发展。美国联邦政府以更好地保卫美国国防及美国利益为由,才发巨资作专项资金建设和改进了数百个机场。1944年,国际民航组织成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民航组织为全世界的机场和空港制定了统一标准和推荐要求。

——摘编自李永《民航基础知识教程》

材料二1949522日,虹桥机场获得解放,成为军用机场,机场面积为2800亩。1963年,虹桥机场开通了上海—卡拉奇国际航空线,此时,机场占地6500亩;同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其开始扩建为军民合用国际机场;1971年,改为民航专用。1988年,在上海民航管理体制改革中,虹桥机场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从中国民航上海管理局分出。1994年,机场交给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至1999年年底,上海至世界各国开通航线的城市达112个、国际及地区城市52个。自2009年起,上海机场集团公司联手香港机管局成立了沪港机场合资公司。

——摘编自《21世纪上海空港发展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上半叶欧美民用机场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上海虹桥机场的变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海虹桥机场变迁的国内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民用机场建设产生的影响。
2021-10-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刚健有为、天人协调的精神,这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教人们在面对苦难时要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其次,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人是中心,强调的是先做人后做事,这种思想在当前素质教育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强调的是牺牲与奉献,家是人们避风的港湾,父母之爱与民族之爱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使得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十分强大,也正是这种文化才会使得中国人心中始终怀有落叶归根、血浓于水、尊老爱幼、厚德载物的认知。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影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发展的重要事件。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紧紧围绕革命性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化。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
2021-10-10更新 | 1425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春秋以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戏曲领域。古典戏曲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都与儒家思想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儒家文化的伦理精神及由其形成的“重实际,黜玄想”的“史官文化”,导致了古典戏曲与历史紧密相连,使历史故事成为戏曲重要题材来源,其内容主要体现儒家思想和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儒家文化所张扬的循礼守制、贵贱不逾而又以睦相守的程式化生活赋予戏曲以程式之美。程式化是戏曲走向成熟的标志,对程式的熟悉程度和驾驭能力是衡量戏曲艺术家的水平的重要尺度;儒家文化“中庸平和、道德至上、重名教纲常"的观念对中国传统戏曲创作思维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儒家文化要求每个人都严守本分,按照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行动。因此,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戏曲的众多方面均有深刻影响。

——摘编自李世英主编《中国戏曲艺术思想史》等

材料二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普罗米修斯为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的神话,塑造了一个为人类幸福而敢于反抗天神宙斯的英雄形象,歌颂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受苦受难的坚韧不屈精神;《俄狄浦斯王》描写的是人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尽管这部戏的主人翁没能摆脱命运的安排,但它讴歌了人类与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精神。

——摘编自庄锡昌《西方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戏曲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反映两部戏剧精神的语句,并分析古希腊戏剧文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西方戏曲文化的不同之处。
2021-05-0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湖南地区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原是闭关自守的封建大国,清政府跳不出“天朝至尊”的落后观念,把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的西方看成蛮夷之邦,对西方各国的通商贸易要求一味地回避、拒绝。但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凭借其坚船利炮和一系列极为不平等的条约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地扩大对外开放、对外通商和经贸往来已成定局,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由此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是以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同欧美各国进行贸易的,体现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自主性,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而40年代以后,由于鸦片的输入,中国对外贸易由出超逐渐演变为入超。

——摘编自刘光钦《晚清时期的对外经济贸易》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秉承独立自主与和平的对外开放政策来开展有关的贸易活动,由于不同时期的内外形势有着明显差异,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也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逐步扩大并深入发展。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访问中国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选择和我国建交,我国便积极地对外拓展经济联系,在1973年引入26个大规模项目和价值43亿美元的设备;1978年继续引入合同金额为78亿美元的22个大型项目,并提出将大连建成北方经济特区的设想。到1993年,我国逐渐形成领域宽阔、层次丰富、重点明确、点线面有机融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摘编自罗锦隆《浅析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对外贸易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外贸易状况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逐步扩大并深入发展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世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船山不仅精研儒学,且善诗文,工词曲,论诗多独到之见,而且旁及佛老,史论著称,提出“天下惟器而已矣”

“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循天下之公”“静即含动,动不含静”“时异而势异,势异而理亦异”等,为近世以来颇为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船山学思浩博,见解独到,但长期默默无闻。曾国藩极为推崇船山为人为学,整理出版《船山遗书》,刊刻与推广船山学问,使得船山思想大行于世,与当时启蒙思潮相对接,一时成为显学,才真正发挥其思想影响力。

——王月清《影响中国文化的十大哲人》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王夫之思想的影响。
2021-07-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利用日本细菌战犯及其技术,开始了大规模的细.菌武器研究和生产。朝鲜战争中,美军实施“绞杀战”一再遭受挫败后,于19521月开始秘密地在朝鲜和中国东北实施了大规模的细菌战。美军将毒菌经过人工培殖,附在动物或用品、食品、宣传品等杂物上,制成细菌弹,由飞机投掷布撒,或由火炮发射。面对美军的突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迅速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统一领导并组织全国军民进行各种类型的反细菌战斗争。志愿军普遍实施了防疫注射,同时帮助、指导驻地居民共同开展反细菌战斗争。同时,朝鲜和中国政府相继发表声明,并搜集美国细菌战罪证、组织和接受国际专家入朝鉴定、举办细菌战罪证展览。在世界人民正义声援下,中朝军民粉碎了美国发动的细菌战。

——摘编自张瑞、颜小平《抗美援朝战争反细菌战的胜利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发动细菌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发动细菌战未能得逞的原因。
2021-09-15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湘军施行“将必亲选、兵必自募”的原则:曾国藩挑选统领,统领挑选营官,以此类推,直到最基层士兵。曾国藩一般是从同乡、师生、友朋、同学中挑选将领及幕僚,他手下将领同样如此。曾国藩热衷于向士兵灌输儒家思想。他以礼义忠信为本,制定严格的军事纪律。湘军待遇远优于绿营军。营官每月工资是50两银子,这个工资水平相当于朝廷

从一品的高官。湘军在编制方面,以营为基本单位,分为水、陆两师,装备火器与冷兵器各半。火器中洋枪洋炮部分外购部分自主制造。

——据王盾《湘军史》等

材料二   民国倾覆,军阀混战,孙中山痛感没有自己的军队来维护新生的共和政权。1921年底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见孙中山,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作为建立革命武装之基础。19241月,黄埔军校正式建立。军校主要设政治、教授、教练等部。政治部主管政治教育、党务和宣传;教授部和教练部(后合并为教育部)分管军事学科和术科的教学与训练。一批苏俄专家直接参与军校的筹建和顾问工作。1924年,黄埔军校教导团成立。教导团效法苏俄红军,实行党代表制度。军校规定所有员生均需加入国民党,学员必须同时受军纪和党纪的约束。军队党化,破除了过去军队私有化的许多弊端,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巩固及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湘军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埔军校建立的背景及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埔军校的建军思想与湘军的不同之处。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作为京师左臂的山西,士卒懈怠,关隘破败,最初边防多依赖大同镇。但在嘉靖十九年(1540年)后,蒙古军数次攻入山西抢掠,汾河沿岸城镇损失惨重,而作为山西屏藩的大同镇消极避战,坐视蒙古军抢掠,山西镇的边防建设遂提上日程。朝廷将山西镇最高军事长官由副总兵升为总兵,给予其财力、物力上的支持。具体而言,山西镇建设主要包括:加强雁门、宁武、偏关三关边枪兵和边墙及城堡的修建;招募士兵,增兵戍守,强化训练;等等。完成边防建设后的山西镇成为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明朝与蒙古互市贸易提供了重要保障。

——摘编自刘志刚(明嘉靖列万历初年间山西镇边防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嘉靖到万历年间山西镇边防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嘉靖到万历年间山西镇边防建设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

材料二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
2021-06-08更新 | 8177次组卷 | 30卷引用:课时44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满族贵族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       建立起空前大一统帝国,并采取了颇具特色边疆管理措施。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采用不同统治体制,如东北三省为将军制下的州县、八旗并存制;内外蒙古为盟旗制;西藏以达赖和驻藏大臣协同管理噶厦政府制等。以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方式对蒙古族上层笼络安抚。在西南边疆地区取消土司制度实行改土归流。对喇嘛教予以大力扶持,利用喇嘛教及其领袖的影响力对蒙古、西藏地区进行统治……对于巩固统治或保持疆土不利的宗教或教派,则予以取缔,严厉打击。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措施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