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58 道试题
1 . “百折不回,十七次铁血精神,始有去年今日;一笔勾尽,四千年帝王历史,才成民主共和。”这一对联反映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2 . 19 世纪 40年代,中国某部著作汇集了当时所能得到的外国史地资料,由近而远,按南洋、印度、非洲、欧洲、南北美洲次第编排。其中,辑录有《铸造洋炮图书》《火轮船图说》《地雷图说》《攻船水雷图说》《西洋用炮测量说》等有关各种西洋船炮器艺图说50多幅。该著作的撰写意图是(     
A.总结强国御侮的办法B.加快近代海军建设
C.适应禁烟斗争的需要D.践行中体西用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五胡视自己为“炎黄子孙”,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开始自称“中国”,由此出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从承认东晋“正统”,到纷纷自称“中国”、“中国正统”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中原农耕经济遭到破坏B.民族交融及统一的民族心理渐趋形成
C.中原王朝权威受到挑战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023-12-26更新 | 88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屈民以申君”,要求臣民必须服从君主;同时也提出“屈君以申天”,君主必须要服从天意。只要君主的行为合乎“天道”,就可以永保太平。这(     
A.保障了西汉政权的长治久安B.适应了封建正统的需要
C.体现了强化君权的思想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2023-12-20更新 | 578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江南运河是隋代大运河的最南一端,隋炀帝时期全部疏通,地处运河上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细纻、棉布、纸张被列为唐代贡品。这表明隋唐时期(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2023-12-20更新 | 645次组卷 | 5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颁布市易法。该法规定,各常平所储存的钱谷为根本,当粮食的市场价格上涨过高时,则以低于市场价进行出售;当粮食的市场价格下降过低的时候,则向市场购买进行囤积。这一举措(     
A.有利于经济市场的稳定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
C.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D.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023-12-20更新 | 219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2023-12-19更新 | 903次组卷 | 20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66次组卷 | 45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伟大实践的精神结晶和价值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凝聚和锤炼出的浩然正气,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总写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正是转移到嘉兴南湖“红船”上召开最后一次会议,中共一大最终完成了全部重要议程,中国共产党才正式宣布成立,中国革命的航船才在新的起点扬帆启航。而“红船”在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意涵之后,就成了一个有着特殊寓意和政治意涵的象征性的政治符号。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

——高凡夫《“红船精神”提出的考察与认识》

材料二   井冈山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生动体现。历史证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是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政治发展很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农业大国,革命的道路应该怎么走?在共产党的导师著作里没有现成答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中国国情出发,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郭亚丁《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

材料三   长征跨越了中国14个省份,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斗,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翻越了40多座巨大的山脉,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价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除在少数地区短暂停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

——白云涛《长征精神与长征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并阐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人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困难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道路。
(3)据材料三,归纳红军长征所面临的困难。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